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占斌

双月刊

1009-2242

journal@ms.iswc.ac.cn

029-87012707

712100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水土保持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影响的最高级别刊物。它以期刊的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服务于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国内外10多个权威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在全国农业类期刊中多次名列第1。目前,刊物的覆盖面已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通过各种渠道交流至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松条件下滴灌频次对土壤理化指标及棉花产量的调节效应

    崔建平程强陈平郭仁松...
    263-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土壤理化指标及棉花产量的调节效应,对优化新疆棉田滴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7年,在深松40 cm条件下,设置4,7,10 d/次3个滴灌频次,灌溉总量均为3 600 m3/hm2的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滴灌频次对棉田0-60 cm土层内土壤容重、紧实度、含水量、盐分含量及产量构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内,不同处理0-40 cm土层内的土壤容重表现为10 d/次>4 d/次>7 d/次处理的变化趋势,40-60 cm土层则以4 d/次处理略高,7 d/次处理在0-60 cm土层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均处在较低水平;不同土层深度下,各生育时期7 d/次处理土壤含水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2年平均分别较4,10 d/次处理高出14.1%和18.0%;0-60 cm土层内,处理间各生育期土壤含盐量变化情况表现为4 d/次>7 d/次>10 d/次处理,随着灌水频次减少土壤盐分浓度峰值逐渐下移,不同处理在20-40 cm深度形成明显的积盐区;不同滴灌频次下,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均以7 d/次处理最高,4 d/次处理最低,与4,10 d/次处理相比,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高出12.1%和10.0%.因此,适中的灌水频次(7 d/次)有利于维持作物生长的土壤耕作环境及适宜的水分盐分环境,可促成棉花产量的形成.

    灌溉频次深松土壤理化性质产量

    盐碱胁迫对滴灌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继峯王振华张金珠赵娣...
    270-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盐碱胁迫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和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桶栽试验方法,人工配制不同盐碱程度的土壤(CK:1.5 g/kg,S1:4 g/kg,S2:7 g/kg,S3:10 g/kg),研究滴灌条件盐碱胁迫下加工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1处理对加工番茄的生长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 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与CK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S2与S3处理对以上指标均有一定的抑制性,最小值均出现在S3处理,但在生育后期,S2与S3这2个高盐碱处理下,加工番茄的气 孔限制值降低,普遍低于S1与CK处理(P<0.01),说明在生育后期高盐碱胁迫下加工番茄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高盐碱胁迫导致叶片气 孔关闭的非气 孔限制因素造成的;S1处理使加工番茄增产2.1%,而S2与S3处理因抑制加工番茄生长,使其分别减产18.7%和65.4%;果实膨大一期是加工番茄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此时,加工番茄长势迅速,干物质积累加快,达到全生育期的最大值.研究结果为新疆盐碱地加工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盐碱胁迫加工番茄滴灌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产量

    γ-聚谷氨酸对土壤结构、养分平衡及菠菜产量的影响

    刘乐费良军陈琳傅渝亮...
    277-28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增施γ-PGA(0.1%,0.2%,0.3%,0.4%)对土壤团聚结构、土壤养分平衡、菠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γ-PGA施量增加,水稳性团聚体(W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增大,而团聚体破坏率(PAD)与分形维数(D)均减小,说明γ-PGA对改善土壤团聚结构具有显著的效果;随γ-PGA施量的增加,菠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减少,土壤养分残留量与盈余量增加,养分表观损失量减小;5组处理中,0.1%施量的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最优,0.4%施量对作物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的平衡产生负效应;菠菜产量及经济效益均随γ-PGA施量增加而显著减小,0.4%施量时较未施γ-PGA减产42.98%;菠菜经济效益拟合结果表明γ-PGA在0~0.1%施量范围内菠菜获利高于不施加γ-PGA处理.综上,0.1%施量对改善土壤结构与养分状况、促进作物增产及作物养分吸收效果较优,这对进一步将γ-PGA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供了理论参考.

    γ-聚谷氨酸菠菜土壤团聚结构养分平衡产量经济效益

    东鱼河春季沉积物反硝化脱氮作用与N2O排放研究

    邓焕广张智博张菊刘涛...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东鱼河春季沉积物的反硝化脱氮作用以及N2O产生速率,于201 7年5月沿东鱼河采集沉积物和表层水样,分别采用乙炔抑制法和培养法分析测定了反硝化作用和N2O产生速率,利用顶空法提取水样中N2O结合双层扩散模型法估算水体N2O的排放通量,并结合水体理化性质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鱼河春季沉积物反硝化潜势为7 305.8~26 947.7 μmol/(m2·h),但从上游到下游沿程均呈先增高后波动降低的趋势;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为86.6~694.2 μmol/(m2·h),显著低于对应点位的反硝化潜势(P<0.01),且二者的沿程变化规律不一致;反硝化速率仅与沉积物中NH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其受沉积物和上覆水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且可能存在硝化反硝化的耦合作用.沉积物N2O产生速率在19.8~144.3 μmol/(m2·h);水体表现为大气N2O的排放源,排放通量为170.9~667.8 mol/(m2·h),显著高于对应点位沉积物N2O的产生速率(P<0.01),且与上覆水的DO和NO2-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东鱼河在春季除沉积物产生N2O外,其上覆水中氮转化过程亦是向大气排放N2O的重要途径之一.

    反硝化作用N2O沉积物东鱼河

    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对季节性干旱区新垦植烟土壤的改良效应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李霞张丹青会李欣...
    288-293,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保水剂(Guilspare)施用量(0,2,4,6L/m2)结合豌豆(Pisum sativum Lin)翻压对攀枝花平地镇新垦植烟土壤保水能力、土壤培肥和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可使土壤的失水过程显著减慢,保水效果4L/m2>6 L/m2>2 L/m2.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有效氮、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4 L/m2保水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6.1~28.3倍,保水剂主要通过增加翻压豌豆的生物量提高土壤肥力,进而影响烤烟农艺性状,4 L/m2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使烤烟叶厚度或叶质重增加,2 L/m2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使烤烟产量增加了10.30%,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和产量.在烤烟化学指标方面,6 L/m2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处理烤烟中部叶的总氮和钾含量分别为1.67%,2.24%,均达到优质烟水平(总氮含量1.5%~2.5%,钾含量>2.0%),保水剂结合豌豆翻压降低了烤烟糖碱比,提高了氯钾比,使烤烟内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趋于平衡,增加了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保水剂结合绿肥增加了烤烟下部叶的综合质量,降低了上部叶和中部叶的综合质量,可能与新垦植烟土壤中部叶和上部叶生长期靠后而得到的土壤水分和肥力供给不足有关.

    保水剂豌豆土壤改良烤烟品质

    局部涂抹纳米碳与尿素溶液对桃树梢叶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王国栋肖元松彭福田张亚飞...
    294-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7年生的鲁星油桃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涂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纳米碳与相同浓度尿素溶液(0 μg/mL+0.2%,50 μg/mL+0.2%,100μg/mL+0.2%,200 μg/mL+0.2%,分别以CK、NC50、NC100、NC200表示)涂抹部分叶片对桃树局部梢叶生长、氮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以期为桃树栽培过程中施用碳纳米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纳米碳后桃树涂抹叶片单叶面积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NC200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 孔导度比对照提高了15.8%,30.0%,12.4%;纳米碳的施用提高了桃树新梢的干物质积累量,NC100、NC200处理比对照增加了10.5%和12.9%,提高了新梢各部位的全氮含量;高浓度的纳米碳(NC200处理)提高了新生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随纳米碳浓度的增大氮素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NC50、NC100、NC200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13.6%,29.5%,40.0%;此外,新生嫩叶部分以NC200处理的氮素分配率最高,达19.55%,NC50、NC100、NC200处理氮素分配率比对照提高了4.5%,16.2%,17.1%,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碳能够促进新梢叶片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有效提高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效率及新梢局部氮素利用率,影响氮素在梢叶各部位间的分配,促进氮素向生长中心(新生嫩叶)的转移.

    纳米碳涂抹15N氮素利用率氮素分配率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砂土对汞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道涵李泽龙汤家喜
    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砂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溶液(固/液)、初始汞浓度、溶液pH、腐殖酸、硝酸钠浓度对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砂土吸附HgCl2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液越小,初始汞浓度越大,土壤吸附能力越强;土壤对汞的吸附量随溶液pH,外源腐殖酸浓度,硝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溶液pH为7.5,外源腐殖酸浓度为0.6 mg/g,硝酸钠浓度为0.08 mg/L时,土壤对汞的吸附量分别达到最大.影响砂土吸附HgCl2的因素大小依次为初始汞浓度>固/液>pH>硝酸钠浓度>腐殖酸浓度.草原地区砂土对汞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与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吸附过程不可逆.

    氯化汞砂土吸附

    亚铁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分层效应影响

    张燕伏春燕阎百兴李新华...
    306-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模拟试验,考察并探讨不同浓度亚铁添加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氮和COD去除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亚铁有利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各层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去除效果,而且添加亚铁浓度为50 mg/L的人工湿地系统优于其他各处理组,但是过高的亚铁添加又限制了氮的去除效果,尤其是对下层铵态氮的去除能力有抑制作用,但是均高于对照组,而且亚铁添加影响了湿地系统这3种无机形态的氮分层效应.亚铁的添加促进试验初期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层COD的去除效果.亚铁离子进入人工湿地后,系统中各层铁元素浓度迅速下降,但是由于铁元素的变价结构及其易水解特性,使得各处理系统出水pH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且下层pH低于上层和中层,同时也使得系统各层氧化还原电位(ORP)发生变化.亚铁添加促进了湿地系统中ORP的分层,却减缓了ORP的下降.

    有机物芦苇炉渣

    模拟干湿交替环境作用下狗牙根根系分泌物对消落带Pb的影响

    成晴何沅洁蒋越陈宏...
    315-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狗牙根根系分泌物对消落带Pb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的作用,通过模拟试验,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植物狗牙根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研究在干湿交替环境作用下,根系分泌物对污染土壤及上覆水中Pb总量、土壤中Pb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环境作用下,表层土壤中Pb含量不断减少,底层土壤中Pb含量不断增加;2次落干-淹水结束后,各处理表层土壤中Pb含量为混酸>柠檬酸≈乙酸>丙二酸>对照,底层土壤Pb含量为混酸>柠檬酸≈乙酸>丙二酸>对照.表层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Pb是导致土壤总Pb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大减少幅度分别为24.89%和19.04%;但添加了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处理,表层土壤中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Pb含量比对照高,可交换态Pb含量比对照低;且有机酸促进了底层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态Pb含量的增加.在2次淹水过程中,上覆水Pb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分子量有机酸抑制了土壤向上覆水释放Pb.总的来说,在干湿交替环境作用下,狗牙根根系分泌物降低了表层土壤中Pb环境风险.

    低分子量有机酸干湿交替Pb消落带环境风险

    生物质炭对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

    刘巍陈效民景峰郭碧林...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生物质炭添加对Cd污染土壤中Cd形态、植株对Cd的吸收分配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污染稻田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在湖南省长沙市Cd污染稻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生物质炭添加量处理(0,10,20,30,40 t/hm2),分析生物质炭对Cd在土壤中形态转化和水稻器官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通过将土壤中酸溶态Cd钝化为可还原态Cd以减少在水稻器官中的累积,钝化量随着生物质炭增加而增加,土壤酸溶态Cd较CK降低3.83%~19.08%;且茎对根和糙米对茎的转运系数随生物质炭的添加分别降低4.23%~9.30%和1.39%~8.33%;土壤酸溶态Cd含量直接影响糙米中Cd含量,且受土壤pH和土壤有机碳的调控.Cd污染稻田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20t/hm2生物质炭添加量可以作为研究区周边Cd污染稻田修复的参考标准.

    生物质炭水稻镉污染原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