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占斌

双月刊

1009-2242

journal@ms.iswc.ac.cn

029-87012707

712100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水土保持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影响的最高级别刊物。它以期刊的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服务于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被国内外10多个权威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在全国农业类期刊中多次名列第1。目前,刊物的覆盖面已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通过各种渠道交流至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物炭对南疆盐渍土盐分离子淋洗效果的影响

    孔芊芊朱连勇朱珠罗奇...
    325-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生物炭添加对盐渍化土壤盐分及离子淋洗效果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在土壤表层(0-10 cm)添加比例为 0.5%的猪粪(PMB)、棉秆(CSB)和玉米秸秆(MSB)生物炭,淋洗过程分为急降(P1)、缓降(P2)和稳定(P3)3 个阶段,通过测定淋洗速率、流量、累积浸出阴阳离子浓度、土壤剖面含水率和土壤剩余可溶性离子的含量来探究不同生物炭对南疆盐渍土盐分离子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CK)相比,生物炭的施用能提高各阶段淋洗液的流量和淋洗速率,在电导率快速下降阶段CSB处理流量提高 20%,PMB处理淋洗速率提高 29%,MSB处理最先使EC 值降低到 5 mS/cm,但对离子的去除能力提升较小.生物炭的施用对各阶段离子淋出先后顺序有一定影响,即促进 Ca2+、Na+、SO4 2-和Cl-淋出,抑制K+淋出.淋洗结束时,生物炭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残余含盐量.CSB处理可提高表层土壤保水能力,使得钠吸附比(SAR)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且对土壤中残余阴离子洗脱效果最好.表明CSB处理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土壤改良剂.研究结果可为南疆盐渍化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盐渍土生物炭电导率离子淋洗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阿克苏地区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李娟张永福余婷婷闫瑞齐...
    33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全面地监测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利用 MODIS多光谱传感器 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的遥感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运用 Moran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检测.结果表明:(1)2005-2020 年阿克苏地区 RSEI由 0.24 增至 0.27,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RSEI 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阿克苏地区北缘以及中部绿洲区,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沙漠、戈壁等地.(2)2005-2020 年,RSEI 全局 Moran 指数为0.80~0.87,表明阿克苏地区 RSEI呈较强的正相关;其聚集分布以高—高(H—H)和低—低(L—L)分布为主.(3)各因子对空间异质解释力(q 值)在 2005-2020 年存在不同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和降水为关键影响因素.同时,相比单因子,交互探测的影响力均大于单一因子的作用强度.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及方法借鉴.

    遥感生态指数阿克苏地区地理探测器

    东北黑土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生态敏感性评价

    晋一然澹腾辉唐琪华丽...
    34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黑土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壤质量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直接影响生态与粮食供给安全,为明晰东北黑土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评价生态敏感性,以 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东北黑土带 5 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研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20 年,研究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1 035.7km2,水域面积减少 975.8 km2,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耕地是阶段性变化较为剧烈的土地利用方式;(2)不同自然因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导因素,风速与高程、气温、蒸发量、地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3)随时间推移,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改善,高度敏感区域减少,轻度敏感区域增加,并且出现生态敏感高值区向北移动、低值区向南移动趋势,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高值区的形成可能与以风蚀为主的侵蚀作用有关.宏观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变化地理探测器生态风险评价聚类分析东北黑土带

    牛粪沼渣中多重耐药细菌的环境风险

    胡涛宋籽霖谷洁王小娟...
    350-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牛粪厌氧发酵沼渣中多重耐药细菌的环境污染风险,选用畜禽养殖中常用的 5 种抗生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金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对牛粪沼渣中可培养抗生素抗性细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多重耐药细菌的比例高达 76.5%,其中,抗 5 种和 4 种抗生素的细菌分别有 11,21 株.所有多重耐药细菌均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抗红霉素、金霉素和链霉素的细菌分别占总多重耐药细菌数的 92.0%,89.3%,61.3%.通过细菌 16 S rRNA测序鉴定,32 株具有 4 种以上抗性的细菌分别属于福氏志贺氏菌、摩根氏菌和假中间苍白杆菌,均为重要的临床致病菌.使用全基因组测序对 7 株典型多重耐药细菌携带的抗性基因进行分析,共检测出 28 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对应 9 种抗生素抗性类型.通过分析抗性基因及插入序列所在位点信息发现,多重耐药细菌普遍携带含有抗性基因和插入序列共存的质粒,表明抗性基因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和较强的传播风险.综上所述,牛粪沼渣中含有大量的多重耐药细菌,可视作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储存库,应重视沼渣农业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监测与评估.

    沼渣多重耐药细菌抗生素抗性基因质粒

    《水土保持学报》2011-2022年载文及影响分析

    王红红董志刚张义凡付会芳...
    358-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水土保持学报》,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及查阅期刊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法研究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11-2022 年的载文情况,了解其载文特点、发展态势和办刊质量,为《水土保持学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1-2022 年《水土保持学报》共发表论文 3 948 篇,年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科主要为农业基础科学和农艺学;论文基金比呈阶梯状增加趋势,且基金项目发文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平均占比达 73.26%;论文作者地区分布广泛,主要来自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且多为农林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期刊总被引频次逐年增长,影响因子和篇均被引频次也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处于农业基础科学学科 Q1 区.《水土保持学报》影响力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稿件来源除本校作者外,还应积极吸引校外作者投稿.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土保持行业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亦可为读者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中国知网载文分析引文分析期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