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壤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壤通报
土壤通报

张玉龙

双月刊

0564-3945

trtb@chinajournal.net.cn

024-88487155

110161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沈阳农业大学62信箱)

土壤通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土壤学会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承办的土壤学与肥料学学术期刊。为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研究成果、专题文献评述、国内外新技术及学术研究动向等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水土保持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院校师生及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有机肥与生物质灰渣配施对连作甜瓜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李青李其胜谢昶琰张苗...
    1386-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甜瓜连作障碍问题,探索绿色可持续且经济有效的缓解连作障碍策略与措施。[方法]设置化肥处理(NPK)、普通有机肥处理(OF)、生物有机肥处理(BIO)、含生物质灰渣的生物有机肥处理(BIOS)及生物有机肥与生物质灰渣配施处理(BIO+S),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连续施用2季后对甜瓜生长以及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NPK和OF相比,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及其与灰渣配施处理(BIO+S)都能显著提高连作甜瓜植株的株高、最大叶片面积、鲜重和干重。与BIO相比,BIO+S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连作甜瓜植株的茎粗、鲜重和干重,还能明显提升连作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与甜瓜的鲜重、干重、茎粗等生长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生物有机肥与灰渣配施处理在促进连作甜瓜生长和改良土壤性质方面的效果优于单施生物有机肥。[结论]生物有机肥配施灰渣能够有效促进连作甜瓜的生长,改善连作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和酶活性,从而缓解甜瓜连作障碍。

    生物有机肥生物质灰渣甜瓜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

    钾肥用量对宁南山区芹菜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伟冯海萍
    1395-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芹菜栽培生产的钾肥用量效应,为克服钾肥用量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芹菜病害频发、农户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皇后"品种芹菜为供试作物,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225、450、675和900 kg hm-2 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K0、K225、K450、K675和K900处理),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芹菜产量、养分吸收数量与根茎叶分配及钾肥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钾肥用量与上述测定指标关系,探究宁南山区芹菜栽培适宜施肥量。[结果]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后土壤全钾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以K900处理为最大、达21。78 g kg-1。单位面积和单株芹菜钾素吸收量以K675处理最大、分别为344。68 kg hm-2和1。57 g株-1。芹菜干物质积累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变化,但以K450处理最高,为64。17 g株-1。钾肥利用率在12。68%~34。43%之间,以K225处理为最高、达34。43%。芹菜钾素偏生产力和钾肥农学效率也以K22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006。43 kg kg-1和128。95 kg kg-1。当钾肥用量超过450 kg hm-2时,土壤钾素表观平衡为盈余。5个处理的芹菜产量依次分别为201。33 thm-2、223。00 t hm-2、233。33 thm-2、228。33 thm-2、217。67 thm-2,即各施钾肥处理比对照(K0)增产8。15%~15。90%,且以K450处理最高。用拟合钾肥用量与芹菜产量的关系曲线的方法,求得钾肥施用量为524。59 kg hm-2时芹菜产量最高、为478。11 kghm-2时施钾肥经济效益最佳。芹菜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及硝酸盐含量都以K900处理为最高。使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K450处理钾肥施用效果最优。[结论]为提高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降低过量施用钾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推荐种植芹菜的钾肥施用量为455。12~592。50 kg hm-2。

    芹菜钾肥用量产量钾素积累钾肥利用率

    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雷竹林土壤养分迁移和土壤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研究

    胡煜涛周军刚葛晓改高歌...
    1405-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雷竹林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为雷竹林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5月以浙江省富阳区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即生物质炭分3个水平B0(0thm-2)、B1(10 thm-2)、B2(30thm-2),氮肥分 3 个水平 N0(0thm-2)、N1(0。5 thm-2)、N2(1thm-2),生物质炭配施氮肥B0N0、B0N1、B0N2、B1N0、B1N1、B1N2、B2N0、B2N1、B2N2共9个处理,开展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雷竹林土壤养分垂直迁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为雷竹林经营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科学依据和指导。[结果]结果表明:①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增加土壤养分,在0~15 cm 土层中,低、高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显著增加土壤总磷,单施生物质炭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均显著增加土壤总氮、速效磷;在15~30 cm和30~50cm 土层中,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在垂直方向上,生物质炭单施或配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分迁移。②在水平方向相同土层中,纤维二糖酶,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随生物质炭或氮肥添加量呈现不变或递增结果,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15 cm 土层与氮肥添加量呈正相关。③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间存在相关性,土壤总氮、土壤总磷和土壤速效钾与纤维二糖酶、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土壤速效磷则与以上水解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雷竹林中适量的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正向影响显著,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引起土壤酶活性变化是土壤养分迁移的关键因素,适量的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提升雷竹林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炭雷竹林土壤有效养分土壤氧化还原酶土壤水解酶

    北亚热带大别山区不同马尾松林型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

    刘烨秦娟毕庆康陈立楠...
    1416-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北亚热带大别山区不同马尾松林型生长季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差异及变化规律,探究不同生长季影响林地土壤养分循环及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方法]以大别山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马尾松-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混交林、马尾松-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混交林和马尾松-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 7月和9月4种林型林地土壤pH值、肥力相关指标以及土壤纤维素酶(S-CL)、蔗糖酶(S-SC)、酸性蛋白酶(S-ACPT)、脲酶(S-UE)和酸性磷酸酶(S-ACP)活性,分析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pH值和肥力相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土壤全氮(TN)和有机碳(SOC)含量在7月和9月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林型;马尾松-化香混交林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在在7月和9月均为4种林型最高值。②7月和9月,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土壤S-SC和S-ACP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林型,马尾松-化香混交林土壤酶C:P和酶N:P均高于其它3种林型;4种林型土壤S-CL活性表现为7月>9月。③相关性分析表明:7月,土壤S-CL和S-UE活性与土壤pH值、TN、全磷(TP)和SOC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S-SC、S-ACPT活性及酶向量长度(VL)与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9月,土壤S-CL、S-UE、S-ACPT和S-ACP活性与土壤TN、TP和S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酶C∶P、酶N∶P及VL与土壤C∶N、C∶P呈极显著负相关。④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P、SOC和NO3--N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贡献显著,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结论]4种马尾松林型中,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和马尾松-麻栎混交林能有效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水平,促进混交林地的土壤养分循环。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酶活性化学计量比北亚热带

    添加紫叶和绿叶油菜绿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

    冯慧敏肖远业郭小丽魏旭...
    1429-1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紫叶油菜绿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情况,为新品种油菜绿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室内培养试验,以紫叶油菜绿肥和绿叶油菜绿肥为供试材料,针对不同土壤(黄红壤、红壤)设置CK(对照,无油菜绿肥添加)、T1(添加低量紫、绿油菜绿肥)、T2(添加高量紫、绿油菜绿肥)等处理,分析添加不同油菜绿肥后,不同处理土壤pH、物理性粘粒含量(PC)、物理性砂粒含量(PS)、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添加油菜绿肥后的各处理土壤pH呈下降趋势,其中黄红壤差异显著,降幅为3。70%~5。29%。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显著提高,黄红壤增幅依次为 10。35%~14。40%、258。58%~277。88%、135。06%~143。31%、41。83%~49。92%;红壤增幅依次为 8。41%~20。76%、52。27%~70。99%、56。06%~83。05%、39。50%~50。54%。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均显著提高,黄红壤增幅依次为 0。82%~16。35%、12。71%~37。46%、5。56%~19。01%;红壤增幅依次为 547。44%~2592。31%、2652。29%~3468。81%、208。57%~629。52%,且上述指标均以T2增幅最大。紫叶油菜与绿叶油菜对SOM、AP、AK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改良效果相同,但高量紫叶油菜比高量绿叶油菜更有利于提高土壤AN含量。[结论]T2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数量,培肥效果最好。同等条件下,紫叶油菜与绿叶油菜相比培肥效果一致,而高量紫叶油菜在提高AN方面比高量绿叶油菜更占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油菜绿肥紫叶微生物土壤肥力

    烟沫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周勋勋程永豪于雪娇叶文玲...
    1440-1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施用不同比例烟沫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减少化肥用量,为烟沫废弃物合理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富甜糯2号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采用田间土壤耕层(0~20 cm)黄棕壤作为供试土壤,设计6个处理(CK,100%无机肥;T1,80%无机肥+20%烟沫有机肥;T2,60%无机肥+40%烟沫有机肥;T3,40%无机肥+60%烟沫有机肥;T4,20%无机肥+80%烟沫有机肥;T5,100%烟沫有机肥),探究烟沫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中的氮素,对玉米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根系有机酸分泌物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与CK处理比较,T1处理地上、下部鲜重增效最明显,且土壤中硝化细菌数量提高显著(增幅为22。84%);T2处理株高和穗位数数值最大,且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提升最显著(72。70%)。不同比例烟沫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均增加,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降低。其中,T1处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显著。烟沫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根系有机酸分泌总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且T1处理有机酸总量改变最显著,增加17。82%。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T1和T2处理中,酒石酸、苹果酸、丁二酸、草酸分泌量分别增加,乙酸,柠檬酸分泌量较低。将根系有机酸分泌物与门水平前10种细菌群落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与丁二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与乙酸呈显著负相关;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与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与苹果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发现,丁二酸、酒石酸、苹果酸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及土壤全氮、铵态氮、穗位高、氨化细菌、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成显著正相关,[结论]20%~40%烟沫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和玉米根系有机酸分泌含量,从而促进玉米的生长。

    玉米烟沫有机肥根系分泌物氮素微生物群落

    土壤盐分含量对设施蔬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蔡树美诸海焘俞晓梅张德闪...
    1453-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析土壤盐分含量对滨海盐碱地设施蔬菜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探明设施蔬菜根际土壤离子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盐分的响应过程。[方法]研究以2个品种蔬菜(长香丝瓜、上海青)为试材,分析了不同土壤含盐量下(高盐,>4gkg-1;中盐,2~4gkg-1;低盐,<2gkg-1),2种蔬菜根际土壤主要盐基离子组成的差异,并利用qPCR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 2种品种蔬菜在不同土壤含盐量下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设施菜田土壤主要盐基阳离子Na+与K+、Mg2+与SO42-和HCO3-均显著相关,主要盐基阴离子SO42-与K+、Na+、Ca2+、Mg2+、HCO3-及Cl-均显著相关。高盐条件下设施蔬菜根际土壤中水溶性Na+和Cl-含量高于低盐胁迫,且高盐条件下长香丝瓜根际土壤中SO42-、HCO3-及Cl-含量均显著低于上海青。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设施蔬菜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含盐量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细菌。对比低盐和高盐条件下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细菌有2个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与norank_f_Methyloligellaceae)、真菌有8个菌属(腐质霉属Humicola与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中盐和高盐条件下,长香丝瓜和上海青根际土壤优势真菌腐质霉属Humicola和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丰度占比均大幅提升。[结论]高盐条件下长香丝瓜和上海青根际土壤水溶性Na+和Cl-含量均升高。设施蔬菜通过招募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腐质霉属Humicola和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等优势耐盐微生物来增强根系对土壤盐胁迫的适应性。

    土壤含盐量设施蔬菜微生物群落离子组成

    铜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汪楠楠王宇帆黄飞李兵兵...
    1462-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安徽省铜陵市老鸦岭尾矿库对周边农田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为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和土地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尾矿库为起点,向东南以1km为间距,共设置4处农田样地,分别记为NT0、NT1、NT2、NT3,对各样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和重金属富集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以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风险筛选值为标准,计算内梅罗污染指数,对尾矿周边农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毗邻尾矿库的NT0样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铜、锌、铅、镍、铬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4。37、1。19、0。64、0。24、0。13,综合污染指数为3。23,达到重污染水平。尾矿库周边约1km范围为重金属污染区,约3 km范围为重金属污染警戒区。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的脲酶活性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最为敏感,可指示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尾矿库周边的大豆生长状况与农田土壤铜、锌含量呈负相关,大豆植株对土壤中锌的富集和转运能力均高于铜。[结论]老鸦岭尾矿库会对其周边的农田土壤造成一定的重金属污染,抑制作物生长,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亟需进一步修复和治理。

    尾矿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大豆

    南京城郊道路两侧稻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严韵欣潘剑君赵美芳周芷嫣...
    1470-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城郊道路两侧稻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为道路沿线农田土壤中PAHs的污染风险调控提供依据,保障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方法]采集南京市江宁区周岗镇中心道路网两侧及道路垂向分布的水稻田表层土样(0~10cm),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分析16种优控PAHs的含量、组成及来源,并进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土壤中16种PAHs均被检出,∑16PAHs含量范围为265。75~1390。93 μg kg-1,平均值为551。52 μg kg-1,土壤中PAHs含量在道路垂向的分布情况表现为在离道路10 m处出现峰值,50 m后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高环PAHs与总PAHs趋势相同,而低环PAHs在距离变化上差距不明显。基于特征比值法的源解析结果表明样点土壤的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在离道路较近处以石油燃烧为主的交通排放占稻田土壤中PAHs来源的主要部分,超过一定距离则交通源的影响减少,受与木材、煤炭燃烧相关的居民区活动等其他因素影响更大。风险评估表明,土壤中PAHs的总毒性当量均未超过生态风险限值。[结论]南京城郊道路两侧稻田土壤PAHs污染水平较区域农田总体偏高,且在道路源的影响下其与距离道路远近存在一定相关性。

    城郊道路稻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风险评估

    生物质灰复配磷酸盐对污染土壤铜铅钝化的影响

    赵芷萱崔红标李帅胡少军...
    1482-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生物质灰(BA)的多孔结构和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时磷基材料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沉淀,从而降低其活性。本研究通过将生物质灰与含磷材料配施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以期进一步提高生物质灰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方法]将生物质灰与磷酸二氢钾(KH2PO4)以10∶4复配,按照土壤质量0。2~0。6%的比例添加复配材料,研究其对污染土壤中铜(Cu)和铅(Pb)的钝化效果。[结果]生物质灰复配磷酸盐(BAP)较单一生物质灰更显著的提高了土壤pH。经过45d的培养,BA与BAP处理土壤有效态Cu较对照最高分别降低57。0%和93。0%,有效态Pb降低64。6%和99。6%,同时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388%。BAP较BA更有效地促进Cu由活性态向中间形态转化,促进Pb由活性态向中间形态和稳定态转化。[结论]生物质灰复配磷酸盐有助于提高生物质灰对土壤Cu和Pb的钝化效果,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

    生物质灰磷酸盐钝化土壤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