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蔡祖聪

双月刊

0564-3929

actapedo@issas.ac.cn

025-86881237

210008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土壤学报/Journal Acta Ped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中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综述与评论、问题讨论等。为中文(含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信息源数据库》等的来源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的收录期刊,该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被CA、PЖ、CAB系列及FAO Agris AGRINDEX等收录,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国内外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种植模式影响施肥导致的土壤反硝化势变化及其微生物机制

    王海翠刘兆东李丹丹柳开楼...
    24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田土壤反硝化势(soil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SDP)往往高于旱地土壤,但施肥对水田和旱地SDP的影响差异往往基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土壤类型获取,其准确性可能受外界条件干扰.以发育自同一母质的相邻水田和旱地长期试验为平台,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田和旱地SDP的变化及其与功能基因(narG、nirS、nirK和nosZ)丰度及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之间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水田中,与常规氮磷钾平衡施肥(NPK处理)相比,缺钾(NP处理)和缺氮(PK处理)的SDP分别提高33.01%和23.57%,而缺磷(NK处理)则降低35.76%,其中NP和NK处理的SDP变化与nirS基因丰度显著相关.这可能与施肥导致的土壤有效磷和氮/磷变化有关,而PK处理的SDP变化与nirS-型反硝化细菌Azospira sp.NC3H-14丰度的显著升高有关.在旱地中,与NPK处理相比,NP、NK和缺氮钾的P处理SDP分别提高13.94%、26.51%和25.41%,NK和P处理的SDP变化既与narG基因丰度显著增加相关,也与不同的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增加有关,其中NK处理与Azospira sp.NC3H-14和Ideonella sp.NC3L-43b丰度增加有关,P处理与Azospira sp.NC3H-14、Rhodanobacter sp.D206a和Rubrivivax gelatinosus丰度增加有关;而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影响narG基因丰度的主要因素.直接比较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水田和旱地结果可以发现,水田中施肥导致的SDP变化主要与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有关,而旱地中则可能同时受制于功能基因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水田旱地反硝化势功能基因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

    水稻土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

    吴敏李进芳魏志军李承霖...
    25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常熟和湖南桃源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示踪实验研究水稻土中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水稻土中均存在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常熟和桃源水稻土中DNRA的速率分别为0.38±0.15和0.36±0.21 nmol·g-1·h-1(以N计),当体系中Fe2+浓度为500µmol·L-1时,DNRA速率有所提升但并不显著,当Fe2+浓度为800µmol·L-1时,DNRA速率提升显著(P<0.05),分别提升至2.35±0.30和0.81±0.22 nmol·g-1·h-1.在800µmol·L-1 Fe2+浓度下,常熟水稻土中Fe2+氧化耦合DNRA的速率显著(P<0.05)高于桃源水稻土,与两种水稻土中nrfA功能基因丰度的高低一致.在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实验中,单一氧气处理、单一乳酸处理及氧气乳酸联合处理均显著(P<0.05)促进桃源水稻土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速率,而在常熟水稻土中,800µmol·L-1 Fe2+浓度下,单一乳酸及乳酸氧气联合处理显著(P<0.05)抑制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速率.以上研究表明,两种水稻土中均存在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氧气和乳酸的单独、联合作用可以影响Fe2+耦合DNRA过程,但具体影响因土壤而异.未来研究还应纳入更多土壤样本,综合考虑环境因子和土壤性质对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的影响.

    硝酸根异化还原亚铁氧化碳源氧气15N同位素示踪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高嵩涓周国朋曹卫东
    263-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闲田种植绿肥是传统的水稻土培肥增产措施,但绿肥-水稻种植系统中,不同绿肥种类对硝化作用的影响规律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冬种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对土壤性状及硝化作用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细菌抑制剂(卡那霉素和大观霉素)研究了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对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冬种三种绿肥均显著降低了早稻移栽前、分蘖期和拔节期的硝化潜势,同时增加了多数取样时期的铵态氮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与硝化潜势显著正相关.与冬季休闲相比,绿肥处理提高了大部分时期的AOA和AOB amoA基因丰度.同时,AOB在水稻主要生长期土壤硝化过程中均占主导地位,相对贡献约为61.02%~82.37%.不同绿肥处理在早稻分蘖期促进了AOB对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在早稻移栽前和拔节期降低了AOA的相对贡献.综上,绿肥可降低稻田土壤中的硝态氮淋失风险,冬种绿肥在稻田土壤氮素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绿肥硝化潜势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稻田土壤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的红壤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研究

    王辛辛刘岩张威周旭辉...
    27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源活性碳底物输入强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但是在系统发育分类水平上,细菌和真菌对活性底物的动态响应及利用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仍不清楚.以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3C标记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模拟培养并定期取样,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based stable isotope probing,DNA-SIP)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活性的真菌和细菌类群,并探讨不同微生物利用葡萄糖来源碳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微生物群落对葡萄糖的利用符合从细菌向真菌演替的r/K选择策略.在细菌群落中,隶属于富营养菌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对活性底物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寡营养菌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细菌的底物利用策略不同,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整个培养期间均可以利用葡萄糖和土壤原有组分.因此,葡萄糖的连续加入并未改变不同营养类型细菌的底物利用策略,而真菌对底物的利用具有广谱性特征,活性底物可诱导真菌对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

    底物利用策略13C-葡萄糖时间动态营养策略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氨氧化古菌和细菌丰度及组成的影响

    田美洁郭俊丽黎娟葛体达...
    285-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施肥影响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硝化微生物群落,但长期施肥对稻田不同土层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湖南宁乡稻田不同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施秸秆有机肥(ST)、有机-无机肥配施(OM)和施全量化肥(NPK)4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测序等技术,系统分析稻田不同土层(0~10、10~20、20~30和30~40 cm)理化性质和AOA、AOB丰度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ST、OM和NPK处理显著提高各土层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磷(Olsen-P)的含量及硝化势(NP),降低土壤pH.各处理中SOC、TN、碱解氮(AHN)和Olsen-P的含量及NP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H则表现出相反趋势.CK处理土壤AOB丰度均高于AOA的丰度,ST、OM和NPK处理促进AOA的生长,三种施肥处理中各土层AOA/AOB在0.77~31.28之间,表明AOA在硝化过程中具有潜在作用.长期施肥均显著富集AOA中的Nitrosocosmicus和AOB中的Nitrosolobus.冗余分析(RDA)表明AOA、AOB的垂直分布特征受不同施肥措施和土层分化的影响,Olsen-P和pH分别是驱动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演替的核心因子.

    长期施肥水稻土垂直分布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