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根际微生物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与转化,和植物的生长及健康密切相关.探讨不同种植年限枳壳根际微生物和土壤性质的变化,可为枳壳的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重庆市种植 4、20 和 40 a的枳壳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群落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连续种植40 a枳壳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4 a和20 a,而土壤pH则显著降低(P<0.05).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细菌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变化,而真菌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增加(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种植40 a的枳壳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与其他年限显著不同.在门水平上,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占总丰度的61.07%~87.79%;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总丰度的64.70%~85.75%.在属水平上,随种植年限的增加,40年枳壳根际土壤有益细菌和真菌属丰度较第4 年的显著减少(P<0.05),如鞘氨醇单胞菌属、苍白杆菌属、类诺卡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毛孢子菌属和毛壳菌属,分别下降了51.21%、91.32%、78.60%、81.87%、70.58%和60.74%.此外,致病菌属丰度显著增加,如镰刀属、Plectosphaerella属和Ilyonectria属分别增加了117.6%、323.9%和 1 631%.Mantel分析表明,土壤pH和营养因素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枳壳长期种植会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有益的根际细菌和真菌属丰度减少,而潜在的致病菌属丰度增加,这可能是枳壳长期栽培长势变差和病害逐渐加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