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殊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殊钢
特殊钢

汪学瑶

双月刊

1003-8620

tsg-mag@hs-mail.hb.cninfo.net

0714-6297386,6297313

435001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316号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特殊钢/Journal Special Stee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特殊钢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主要宣传国家特钢生产、科技政策、报导特钢研究成果、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传递国内外特殊钢经济信息。它是我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外著名数据统计和收录用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底吹搅拌技术在电弧炉中的应用与发展

    贺庆姚同路李相臣赵进宣...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是钢铁工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现代电弧炉技术发展迅速,电弧炉底吹搅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推广,对电弧炉生产的高效化和节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电弧炉底吹搅拌技术的机理、工艺特点、系统组成、气体种类、底吹元件类型及工艺布置方式进行综述,并对底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模拟计算得出,远离底吹装置的区域,钢液流速明显偏低.结合炉型特点布置底吹装置及优化底吹气量,可改善熔池动力学条件,促进钢液元素传质,实现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深度开展底吹技术研发,与吹炼、供电、喷粉等工艺技术耦合,并结合新炉型特点制定底吹工艺制度,实现智能化底吹是发展现代电弧炉短流程技术的重要方向.

    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底吹搅拌数值模拟搅拌能

    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发展现状、成分设计及热处理焊接工艺分析

    徐浩刘建华刘洪波刘颖...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价格低廉的Mn替代价格较为昂贵的Ni,研发新型无Ni低温钢,已成为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用钢当前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依次介绍低温钢的概念和特点,以及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详细列举了国家与团体标准中关于高锰奥氏体低温钢成分及性能的要求.综合分析不同元素对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Fe-24Mn-0.45C-3Cr-0.5Cu系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综合性能优异,可作为高锰奥氏体低温钢成分体系优化设计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适当热处理可有效提升高锰钢低温韧性,而采用保护金属电弧焊后的焊缝低温韧性要优于埋弧焊,尽管两者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无较大差别.

    LNG高锰奥氏体低温钢成分设计热处理焊接

    中碳CrMo钢中Ti、Nb液析形貌及生成机理分析

    蒋乔张健倪燕红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观察微合金Ti、Nb、V在42CrMo钢连铸坯中的液析形貌,以及液析经加热轧制后的变化,同时,采用热力学计算的方式推导液析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含w[Ti]0.012%、w[Nb]0.030%、w[V]0.030%、w[N]0.003 5%的42CrMo钢410 mm×530 mm连铸坯中,可观察到Ti、Nb以复合碳氮化物的形式析出,形成微米级液析,w[Ti]较高(70%~83%)的多呈多边形块状,w[Nb]较高(70%~85%)的多呈薄膜状或不规则块状,液析中基本不含V元素;Ti和Nb的碳氮化物液析可互溶并共同生长,Nb含量较高的液析以Ti含量较高的液析为核心长大为块状,部分液析以含硫夹杂物为核心形核并长大;连铸坯心部的碳氮化物液析较多,并且尺寸较大(最长达35 μm),连铸坯表面的数量较少,尺寸较小(10μm以下);连铸坯经1 200 ℃加热并轧制后,液析可部分回溶,数量减少,尺寸减小,并且在轧制过程中破碎.

    TiNbCrMo微合金中碳钢液析

    200 mm厚度加氢反应器用特厚板12Cr2Mo1VR(H)的开发

    杨阳李忠波别佳保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加氢反应器特厚板12Cr2Mo1VR(H)钢的成分设计、冶炼、浇铸和轧制工艺,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热扩散率、热容量、钢板导热能力等重要相变参数,并分析了热处理制度对其组织、回火脆化性能、高温持久与蠕变性能的影响.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Cr、Mo(Mn)和V含量,控制各组织的形态和分布,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利用洁净钢冶炼技术将有害元素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有害元素晶界偏聚产生的回火脆化现象,利用水冷模浇铸技术和控制轧制技术控制原始晶粒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12Cr2Mo1VR(H)钢的抗回火脆化温度达到-51 ℃,钢板经模拟热循环后X向、Y向、Z向的三个位置拉伸性能差异范围在15 MPa以内,厚度截面表层、厚度1/4、厚度1/2、厚度3/4位置冲击功均达到280 J以上,无较大的位置趋向差异,在540 ℃温度下,加载力为210 MPa时,持续1 010h未断裂,高温蠕变弹性伸长率为0.147 5%,总塑性伸长率1.454 5%.

    12Cr2Mo1VR(H)特厚板水冷模铸回火脆化高温持久蠕变

    S对铸造高温合金K417G凝固行为的影响

    杨亚倩邢炜伟丁磊磊马颖澈...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 340~1 230 ℃采用等温凝固实验,研究了w[S]分别为0.000 1%、0.001 8%和0.003 7%对K417G合金凝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降低合金的固相线温度,扩大固液两相区,当w[S]从0.000 1%增加到0.003 7%时,合金的固相线温度由1 255 ℃降低至1 245 ℃.在凝固过程中S元素偏析于液相,并在终凝区析出Y相,且S促进Al、Cr元素在固液界面处的富集.在相同等温温度下,S元素对MC碳化物和γ+γ'共晶的析出温度与形貌无明显影响,但S含量的增加促使MC碳化物、γ+γ'共晶和Y相数量的增加,且Y相的析出温度从1 230 ℃提升至1 240 ℃.

    S等温凝固K417G元素偏析Y相

    La-Ce对GCr15轴承钢中夹杂物的改质效果及机理

    吴翔宇董丙成王梓菲田钱仁...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稀土La-Ce对GCr15轴承钢中夹杂物的改质效果,采用了公称容量为1kg的高温管式炉,冶炼了 6炉不同La-Ce含量的GCr15轴承钢钢锭,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并结合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不同La-Ce含量的GCr15钢中夹杂物的转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La-Ce的GCr15轴承钢中典型夹杂物为不规则状的Al2O3和MnS,La-Ce的添加会将其改质为类型较为复杂的稀土夹杂物,随着La-Ce含量的提高,1 600 ℃下钢中夹杂物的转化规律为 A12O3→REA1O3→ RE2O3→ RE2O2S RE2O2S+RExSy(RE为La-Ce).当 La-Ce含量为96× 10-6时,Al2O3和MnS均被改质为球状的RE2O2S·RExSy复合稀土夹杂物,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夹杂物的整体形貌控制较好.

    GCr15轴承钢稀土夹杂物改质热力学计算

    AOD法冶炼护环用奥氏体不锈钢1Mn18Cr18N

    章东海徐荣川郭畅许勇...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1Mn18Cr18N护环钢中氮的溶解度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发现增加钢水中Cr、Mn的含量,能够显著提高氮的溶解度.同时,随着钢水温度的降低,氮的溶解度也会提高.阐述了采用非真空感应炉和电弧炉、AOD与LF精炼等冶炼工艺生产1Mn18Cr18N护环钢的过程,并利用底吹氮气进行合金化处理,缩短了生产时间,同时成分控制也相当稳定.在使用AOD精炼底吹氮气进行合金化时,钢水中氮含量可达到0.547%,氮的溶解度趋于饱和.LF精炼过程在使用氮气底吹和含氮合金的情况下,钢中氮含量可达0.68%.

    AOD1Mn18Cr18N钢热力学氮气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

    GCr15轴承钢方坯连铸轻压下工艺优化与实践

    陈德张广军刘吉刚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GCr15轴承钢连铸坯均质化水平,改善内部裂纹、缩孔等缺陷,通过实物计算坯壳厚度生长比例、钢种热属性测试,设计浇注过程大压下和联合轻压下试验,监控浇注过程铸坯表面温度和拉矫机工作状态等方法,优化轻压下工艺.结果表明,连铸轻压下合理的起始位置R为42%~45%,为获得更优低倍质量,200mm×200mm、240 mm×240 mm、300 mm×340 mm三种规格连铸轻压下起始位置较原工艺后置1~3 m;以200 mm×200 mm GCr15为例,增加铸坯压下量,由1.25 mm/m提高到2.5 mm/m,可减轻铸坯轻压下裂纹,显著改善铸坯Y-Z纵向低倍成分和组织均匀性,轧材中心碳偏指数普遍达到0.97~1.03,实现了既不产生明显轻压下裂纹、又能改善中心偏析和V型偏析缺陷的目标.

    GCr15轴承钢铸坯低倍轻压下均质化凝固传热应变

    不同碱度渣对42CrMoS4钢中硫化物的影响

    王旭冀潘锡泉杨庚朝黄振华...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精炼工艺对齿圈钢42CrMoS4钢中硫化物的影响,从钢中硫化物的形态与分布着手,在精炼工序设计两种不同的碱度渣和钙含量工艺,试验生产4炉.对比分析铸坯和轧材中不同双层结构复合硫化物特征与硫化物形成机理.结果表明,LF造高碱度渣(R=6.5~7.2)进RH后不进行钙处理,铸坯1/4厚度位置复合硫化物整体成块状形貌,核心内部氧化物同样也成规则的块状,轧材内部氧化物主要以CaO为主,外围硫化物主要是高CaS比例的(Ca,Mn)S,基本不变形,A类细系夹杂物级别为2.0~3.0级;在LF造弱碱度渣(R=3.6~4.2)进RH后进行二次钙处理,将w[Ca]由0.001 4%左右提升至0.002 5%~0.003 2%,铸坯1/4厚度位置复合硫化物整体成椭球状形貌,核心内部氧化物同样也成规则的球状,轧材内部氧化物为较低CaO比例的钙镁铝酸盐,外围硫化物主要是低CaS比例的(Ca,Mn)S,硫化物成纺锤状,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A类细系夹杂物级别控制在2.0级以内.

    硫化物钙处理纺锤状渣碱度精炼工艺夹杂物

    高强焊丝钢N2M2T连铸坯表面缺陷分析及工艺改进

    苏永泽张行利代芳音崔贵博...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钢厂在冶炼N2M2T高强焊丝钢时,连铸坯表面出现的凹陷、角部深振痕裂纹及渣坑等表面缺陷,结合理论分析及现场实际生产情况,从保护渣理化性能、结晶器振动参数、一冷配水及钢中N含量等对铸坯表面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产生的表面缺陷主要与保护渣理化指标、结晶器振动参数、钢中N含量有关,而与一冷配水关系不大.生产实践表明,通过将保护渣碱度从0.6提高到1.19,w[C]从13.51%降低到8.21%,粘度从0.666 Pa.s降低到0.156 Pa.s,结晶器振动参数偏斜率由0.15提高至0.20,振频公式由60+50 V调整为90+60 V,钢中N含量控制在<50×10-6,连铸工序△N<7×10-6等措施,N2M2T高强焊丝钢连铸坯的表面缺陷得到明显改善,铸坯合格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为后续轧钢的稳定轧制提供了保证.

    高强焊丝钢铸坯振痕保护渣角部裂纹连铸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