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殊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殊钢
特殊钢

汪学瑶

双月刊

1003-8620

tsg-mag@hs-mail.hb.cninfo.net

0714-6297386,6297313

435001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316号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特殊钢/Journal Special Stee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特殊钢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主要宣传国家特钢生产、科技政策、报导特钢研究成果、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传递国内外特殊钢经济信息。它是我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外著名数据统计和收录用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稀土精炼与电渣重熔3%Cr轧辊钢对比分析

    袁麟胡小强刘洋李殿中...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稀土精炼和电渣重熔两种工艺制备的3%Cr轧辊钢为研究对象,采用SEM、ASPEX等表征手段和电解萃取、拉伸、冲击等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轧辊钢的成分差异、显微组织、夹杂物特征,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精炼轧辊钢中w[Ce]≤0.01%,w[Al]=0.022%,电渣重熔轧辊钢中w[Al]=0.018%,两种工艺对钢中杂质元素的控制水平相近.经相同工艺热处理后,稀土精炼和电渣重熔轧辊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二者辊身的组织均匀性基本一致.稀土精炼轧辊钢中夹杂物主要为椭球状的CeAlO3和Ce2O2S,平均尺寸约为4.17 μm,面积百分比约为0.006 6%;电渣重熔轧辊钢中夹杂物主要为不规则的Al2O3,平均尺寸约为3.88 μm,面积百分比约为0.008 1%.而且,稀土精炼轧辊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电渣重熔的相差不大;但是,稀土精炼轧辊钢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及冲击功与电渣重熔的相比,均具有较大提升.

    轧辊钢稀土精炼电渣重熔非金属夹杂物力学性能

    稀土Gd对Ni-Cr-Mo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杨志豪王琳琳梁田贾洞潇...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Gd镍铬钼合金作为乏燃料贮运用中子屏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却在热加工时极易发生开裂,为了优化合金热变形工艺参数,本文以Ni-Cr-Mo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Gd加入后引起的组织变化.在变形温度为1 000~1 200 ℃、应变速率为0.01~5 s-1条件下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计算合金相关材料常数及热变形激活能,构建热加工图并确定热加工窗口,结合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Gd对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i-Cr-Mo合金中加入了 1.2%的Gd,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从472.15 kJ/mol降至422.9 kJ/mol,在热变形时合金的能量消耗效率更高,组织演变更充分,塑性失稳区域由高温向低温逐渐转移,并且增大了合金在1 000~1 060 ℃,0.01~0.32 s-1低温低应变速率下安全区的面积.合金最佳热加工区间为:0.5真应变量,温度(T)为1 113~1 164 ℃,应变速率(ε)为0.01~0.2 s-1.Gd在晶界或枝晶间以金属间化合物GdNi5析出,GdNi5相作为硬脆相,在热变形过程中其周围产生较大应变,导致组织中畸变能更高,从而促进周围变形晶粒发生再结晶,降低组织中的残余应变.

    中子吸收材料真空感应熔炼GdNi5相变形激活能热加工图动态再结晶热变形行为

    Si对缆索钢丝绳用热轧盘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建平唐正友张翰文邓通武...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EBSD)仪器对两种不同Si含量的热轧盘条的横截面和纵截面的组织形貌进行观测,并用万能试验机测试热轧盘条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珠光体转变的过冷度增加,热轧盘条的珠光体团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减小.Si元素使Mn元素在渗碳体中偏聚,增加了渗碳体的稳定性,减小了渗碳体片层的球化倾向.Si元素使盘条横、纵截面珠光体的织构强度减弱,珠光体组织更加均匀,取向更加随机.Si元素能大幅度提升热轧盘条和成品钢丝的强度,小幅度提升塑性.低Si盘条的抗拉强度为1 134 MPa,均匀伸长率为7.1%;高Si盘条的抗拉强度为1 263 MPa,均匀伸长率为7.3%.低Si钢丝的抗拉强度为1 937 MPa,均匀伸长率为2.2%;高Si钢丝的抗拉强度为2 106 MPa,均匀伸长率为2.3%.

    缆索钢丝绳热轧盘条Si元素珠光体组织性能

    B对Fe-Cr-B-C合金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李阳赵广迪臧喜民姜昊源...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调控Fe-Cr-B-C合金强韧性匹配的新方法,研究了 B对其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经1 050 ℃空淬处理后,在低w[B](0.000 6%)合金的枝晶间析出大量极细二次碳硼化物,在中w[B](0.51%)和高w[B](2.89%)合金基体中析出弥散的二次碳硼化物.随B含量增加,二次碳硼化物的颗粒度增大,颗粒密度降低.经1 050 ℃空淬+500 ℃回火处理后,三种B含量合金中的二次碳硼化物均增多,且析出区域扩大.低B合金的枝晶干为粗大板条马氏体,枝晶间由针状马氏体、高密度二次碳硼化物及少量凝固析出相构成,其冲击韧性最佳,洛氏硬度居中;中B合金主要由弥散分布着二次碳硼化物的针状马氏体基体以及网状硼碳化物构成,其洛氏硬度最高,冲击韧度居中;高B合金由弥散分布着少量二次碳硼化物的γ基体及更致密的网状硼碳化物构成,其洛氏硬度和冲击韧度均最低.另外,中B和高B合金的网状硼碳化物发生了局部断网,导致其冲击韧性较铸态下明显提高.

    Fe-Cr-B-C合金B热处理显微组织二次碳硼化物强韧性

    Nb对GH4169合金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王哨兵孙文强王曼周珠...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真空自耗、均匀化热处理、锻造、热挤压、冷轧、热处理等工艺得到Nb含量分别为4.90%和5.30%的两种GH4169合金管,在其他成分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 Nb含量对GH4169合金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下,随着Nb含量的增加,Nb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细小;200 ℃和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随着N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GH4169合金管材中的析出相含量也增加.GH4169合金管在不同的固溶热处理和相同的时效热处理工艺下,得到GH4169合金管材的晶粒度尺寸在4.0-7.0级,晶粒尺寸越小,管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越高;在相同的晶粒度下,Nb含量越高,管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随着N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GH4169合金管Nb含量晶粒度室温拉伸200℃高温拉伸析出相

    125ksi超级马氏体油管成分-组织-性能-工艺综合控制技术

    赵吉庆万五霞李造宇杜丽萍...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125ksi钢级15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高强度、高韧性匹配与耐CO2腐蚀性能,是深度>7 000 m深井油井管的候选材料.从成分设计、生产工艺、组织调控等方面,论述了 15Cr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油管的高强高韧综合控制技术.成分控制方面,采用无δ铁素体成分设计,w[Cr]取15%,w[Ni]取6.5%~7%,w[C]取0.01%~0.03%,w[Cu]取1.25%~1.5%,Cr、Ni元素合理匹配是降低δ铁素体含量的主要因素,C、Cu含量的合理匹配是获得高强高韧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冶炼工艺方面,研究了电弧炉钢杂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V、N、Al杂质元素会增加15Cr钢的硬度,将回火温度提高至550~575 ℃,能够降低硬度保证韧性.热加工成型方面,通过热变形试验,获得了15Cr钢的动态再结晶规律,制定了无缝管热穿孔成型变形温度1 100~1 150 ℃,能够获得细小的再结晶晶粒.组织性能调控方面,通过热处理工艺研究,确定了正火温度采用950~980 ℃,即能保证晶粒尺寸不明显长大,又能获得高强度与高韧性的匹配.

    125Ksi钢级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成分设计强韧化匹配

    改善模具钢洁净度与抛光性能的冶炼工艺实践

    刘泳张雲飞赵英利赵楠...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模具钢H13镜面抛光效应较差的问题,通过冶炼工艺优化改进,改善模具钢的抛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镜面效应与钢的洁净度有密切对应关系.从电弧炉配料结构、脱氧制度、LF精炼炉吹氩控制、VD真空炉的高真空度周期优化,较全面地采取了改进措施,即电弧炉配料时采用增加DRI的使用量,采用硅预脱氧,优化钢包底吹氩控制和提高VD高真空度周期等措施.夹杂物有效尺寸从优化前的27.93 μm下降到23.65 μm,夹杂物数密度从256个/cm2,下降到176个/cm2,夹杂物数密度下降了31.2%,B类和DS类以及TiN类夹杂物总量上得到了控制,抛光性能的顾客满意度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模具钢H13抛光性氮含量夹杂物数密度

    电弧炉配加直接还原铁对炼钢的影响

    徐鹏康旭曹震巍王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全废钢及配加10%、20%、30%比例直接还原铁(DRI,direct reduced iron)试验研究了 Consteel电弧炉配加不同比例DRI对冶炼技术经济指标、钢水洁净度和电弧炉终渣成分的影响,并根据试验情况对金属料加入、吹氧喷碳、造渣辅料加入、排渣等冶炼控制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耗、钢铁料消耗、造渣辅料消耗和渣量等逐渐增加.且DRI加入比例在30%时,因炉渣量较大,在冶炼过程中后期有炉渣从炉门溢出.同时,电弧炉配加DRI后钢水洁净度明显升高,电弧炉冶炼终点氮、磷、硫和残余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且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弧炉终点钢水氮质量分数下降速率变小.此外,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弧炉终渣FeO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DRI加入比例20%时效果较好,冶炼周期较短,与全废钢炉次相比电耗增加不高,且氮和残余元素含量较低,满足大部分钢种要求.

    Consteel电弧炉直接还原铁技经指标洁净度电弧炉终渣

    下期要目

    58页

    130 t钢包底吹氩工艺数值模拟

    李琦邱国兴王恭亮高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30 t钢包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不同底吹工艺对钢包内流场及死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心距由0.65R减少至0.50R时,钢液平均流速由0.24 m/s下降至0.05 m/s,低流速区域占比显著增加,靠壁端钢液流动缓慢,渣金界面平均流速由0.18 m/s下降至0.009 m/s,死区比例由7%增加至25%,总体搅拌效果下降;当透气砖中心夹角由85°增加至180°时,钢液平均流速下降至0.09 m/s,渣金界面平均流速为0.05 m/s,死区体积比增加至28%;随着吹氩量的增加钢液流速明显加快,死区体积减小,钢液混匀时间逐渐缩短,200L/min时平均流速增加至0.43 m/s,渣金水平界面流速为0.32 m/s,不发生卷渣现象,钢液混匀时间为300 s.综上,确定两透气砖直径为φ165 mm,透气砖夹角为85°,透气砖中心距为0.65 R,渣层厚度为100 mm,空气层厚度为400 mm,底吹时间为600 s条件下,透气砖1的氩气流量为200 L/min,透气砖2的氩气流量为210 L/min为最佳方案.

    130t钢包底吹工艺流场死区分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