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杂志

缪其浩

月刊

1000-4254

tsgzz@libnet.sh.cn

021-54051586 54039581

200040

上海市长乐路746号

图书馆杂志/Journal Library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图书馆杂志》(月刊)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1982年创刊,以理论探索与实践并重著称,尤其关注当代图书馆活动的总结与交流,受到读者欢迎。创刊3年邮发量即攀升至全国同类刊物之最,20年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理论探索、工作研究(辖公共、学校、科研图书馆分栏)、新技术应用、海外眺望、专业教育、新书推荐和文史天地等8个内容版块,全面传递专业活动与研究的最新信息。刊中刊2种:“讲座经典”刊出上海图书馆讲座每月最佳报告文本;“悦读时空”为名家读书、评书的动态报道。在历年来各种核心、优秀期刊评比中,得到专业内外、专家同行一致肯定,全部上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文化20年:回顾与前瞻"专家访谈

    于群蒯大申周德明
    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群回顾了2009-2013年间负责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公共文化司工作时期,参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所思、所感、所为,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变化很快,今后的工作要谋划好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抓好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创新、注重公共文化工作方法论的总结研究.蒯大申从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的角度认为,2005年10月至 2015年底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黄金10年,2016 年至2025年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10年.周德明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可重新谋篇布局、谋划分工协作、制定服务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公共文化20年:回顾与前瞻

    于群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群回顾了2009-2013年间负责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公共文化司工作时期,参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所思、所感、所为,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变化很快,今后的工作要谋划好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抓好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创新、注重公共文化工作方法论的总结研究.蒯大申从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的角度认为,2005年10月至 2015年底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黄金10年,2016 年至2025年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10年.周德明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可重新谋篇布局、谋划分工协作、制定服务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公共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20年

    蒯大申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群回顾了2009-2013年间负责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公共文化司工作时期,参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所思、所感、所为,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变化很快,今后的工作要谋划好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抓好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创新、注重公共文化工作方法论的总结研究.蒯大申从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的角度认为,2005年10月至 2015年底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黄金10年,2016 年至2025年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10年.周德明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可重新谋篇布局、谋划分工协作、制定服务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瞻前顾后再铸辉煌

    周德明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群回顾了2009-2013年间负责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公共文化司工作时期,参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所思、所感、所为,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变化很快,今后的工作要谋划好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抓好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创新、注重公共文化工作方法论的总结研究.蒯大申从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的角度认为,2005年10月至 2015年底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黄金10年,2016 年至2025年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10年.周德明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可重新谋篇布局、谋划分工协作、制定服务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文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公共文化20年:发展脉络、主要成就与新挑战、新任务

    李国新
    12-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5年被称为中国公共文化"元年".从2005年到2024年这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到2019年这十多年,是高速度、跨越式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年来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主要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颁布公共文化"二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领域实施"三项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当前,公共文化发展面临新挑战.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公共文化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建立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公共文化示范区总分馆制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上海实践"

    金武刚苏颜利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上海市先行先试、持续发力、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确立依法治文理念,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做好制度建设;二是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和新空间建设布局,分层分类打造人民心中的"文化坐标";三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汇聚、高效配置优质文化资源;四是聚焦都市青年群体文化需求,"量体裁衣"定制特色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五是引导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延时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六是鼓励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力量等多元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

    公共文化20年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海实践

    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坚持均衡创新——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发展20年

    卢轶群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年来上海不断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发展,全市街道乡镇已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织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管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发展活力.三是坚持多元融合发展,打造共建共享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效能.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群众文化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冯佳李亚男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文化的国际交流对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在对外开放战略背景下,群众文化国际交流持续推进.近年来,通过行业协会引领、品牌活动带动、聚焦外籍人士等方式,群众文化逐步形成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强了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国际话语权.未来,群众文化国际交流应积极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全面畅通国际合作渠道,着力创新特色系列品牌,加强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群众文化国际交流对外开放

    美国基层图书馆的运作:政策框架、行业支撑与服务创新——以马萨诸塞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罗艺杰杨洋肖鹏
    40-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美国各州乃至各地的基层图书馆都有着差异极大的政策、管理和运营模式,但从"州"一级切入展开美国基层图书馆的研究,仍属于此前较少涉及的研究角度.文章选取马萨诸塞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作为 3个代表州,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 3个层面对美国基层图书馆的相关联邦与州法律规定、行业组织举措以及基层图书馆基本服务与创新服务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总结出 4条美国基层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第一,多级政府经费保障,社区经费共同助力发展;第二,基本服务获得保障,结合社区需求创新服务;第三,通过项目申请资助,确保项目落地推动发展;第四,重视专业队伍建设,聚焦馆员的领导力培养.

    基层图书馆运作模式马萨诸塞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

    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张慧丽李雁云杨芬夏嫡...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统筹规划新时代古籍工作、大力推进古籍数字化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图书馆坚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理念,借助馆藏古籍资源积极开展数字化工作,依托读者用书数字化、教学及科研项目推动、项目带动、积极参与国家层面古籍保护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梳理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数字化的流程、安全管理及服务方式,总结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本馆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高效发展,同时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借鉴.

    古籍数字化用户需求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