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教育学刊
体育教育学刊

吕万刚

双月刊

2097-1028

TYHS@chinajournal.net.cn

027-87191930

430079

武汉市武昌珞喻路461号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武汉体育学院和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体育成人教育领域惟一的一家学术刊物,也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份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由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广州、天津、吉林、山东、首都、河北、南京、哈尔滨、集美大学、河南大学等体育院校以及人民体育出版社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编委会,各体育院校按重点学校配备教授专家任专栏作者,辟有成教论坛、理论探讨、研究报道、教学研究、运动训练、自学导师、中学体育、学员论文信息动态等栏目。《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是反映体育信息的窗口,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也是各级各类图书馆馆藏的重要体育类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参加体育兴趣班的健康效应研究

    钟华梅许文鑫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青少年健康主题数据库的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检验法等,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自评健康三个维度实证检验参加体育兴趣班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青少年参加体育兴趣班具有健康效应,体现在参加体育兴趣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得分和自评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精神症状自评得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机制检验发现参加体育兴趣班是通过促进青少年参加课余体育活动进而提高其体质健康得分、自评健康和降低其精神症状自评得分;异质性分析发现参加体育兴趣班影响青少年健康不存在性别及城乡差异,但参加体育兴趣班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得分的效果更明显,提高高中生自评健康的效果更明显.

    青少年体育兴趣班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自评健康

    初中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促进机制——基于SOR模型贸

    王聪帅闫建华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06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体育认知、家庭体育作业行为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关系.结果发现:(1)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体育认知、家庭体育作业行为、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192-0.749,P<0.001);(2)体育认知分别在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其效应值分别为0.147、0.078、0.088,各占总效应的19.76%、10.48%、11.83%;(3)家庭体育作业行为分别在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与体育认知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β=0.081,P<0.001;β=0.068,P<0.05;β=0.044,P<0.05),而分别在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之间,以及体育认知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之间调节效应不显著.建议从落实家庭体育"勤练"、优化学校体育"教会"和建立社区体育"常赛"等方面建立"家-校-社"共育模式以提高初中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初中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家庭体育环境师生关系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体育认知家庭体育作业行为

    我国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的价值尺度

    殷子骏史曙生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概括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遵循的价值尺度并对其审思.我国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经历了曲折化发展时期、系统化发展时期、科学化发展时期和针对性发展时期.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遵循三维价值尺度,即公共价值、协同价值和主体价值.幼儿权利的忽视致使政策的公共价值难以有效实现,共同体协作的欠缺导致政策的协同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特殊性的认知偏差造成政策的主体价值难以清晰体现.建议坚定治理目标,充分保障幼儿权利以主动回应公众期望;提高治理能力,系统建构共同体协作以充分发挥协同效能;完善治理体系,准确把握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以切实契合客观规律.

    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政策价值尺度公共价值协同价值主体价值

    "北冰南展"背景下南方高校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向研究——基于TPB拓展模型

    易斌王茜朱丹施文博...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引入新奇追求和校园冰雪文化变量,构建了南方地区高校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新奇追求和校园冰雪文化均会对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新奇追求与校园冰雪文化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因此,建议拓展宣传方式,营造校园冰雪文化氛围;利用社群影响,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完善"软硬"设施,提高学生知觉控制能力;把握学生新奇追求心理,促进学生持续参与行为.

    冰雪运动计划行为理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新奇追求校园冰雪文化行为意向

    认知与实践:"双减"背景下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体育课后服务的调查

    唐立慧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社会力量普遍关注政府购买体育课后服务,不同单位性质、业务范围与组织类型的社会力量对承接政府购买体育课后服务态度有一定差异.承接政府购买体育课后服务的社会力量类型分布多样,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体育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运动训练、组织比赛和素质拓展.在"双减"政策支持下,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治理体系,注重指导培训,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资源保障,探索建构社会力量承接体育课后服务的治理体系.

    "双减"政策社会力量政府购买服务体育课后服务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公体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刘玉财李乐虎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公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公体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数字能力,数字教学能力和数字内容能力三个方面.政策与实践导向利好,科技与人文同向助力,教学潜能蕴藏丰厚为高校公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教师主导系统的理念滞后和协同不足,技术赋能系统的技术失衡与人文缺憾,以及教学组织系统的驱动乏力和保障困难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难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引导,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理念落实;平衡数字化与教学能力发展,促进科技与人文应然归位;统筹多元组织力量,构划主体性教学组织系统.

    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高校体育高校公体教师教学能力

    产品脱销效应下体育爱好者口碑推荐倾向的形成机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刘超牛群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项实验,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检验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的中介机制,进一步探索体育爱好者自我建构对双中介作用(前半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在体育用品脱销与体育爱好者口碑推荐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中具有双中介作用,且需求型脱销比供应型脱销更易激发体育爱好者的精神归属感与心理愧疚感;(2)自我建构会调节精神归属感以及心理愧疚感在产品脱销与体育爱好者中的中介效应(前半路径)影响,高自我建构的体育爱好者,具有更高的精神归属感,低自我建构的体育爱好者具有更高的心理愧疚感.

    产品脱销效应体育用品心理愧疚感精神归属感自我建构

    线上观赛动机对观赛行为意向的影响:沉浸体验和感知价值的链式中介作用

    黄文哲成波锦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体育赛事线上观赛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引入沉浸体验和感知价值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检验了体育观众观赛动机对观赛行为意向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1)线上观赛动机、沉浸体验、感知价值均显著正向影响观赛行为意向;(2)线上观赛沉浸体验、感知价值在观赛动机和观赛行为意向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线上观赛的沉浸体验和感知价值在观赛动机与观赛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线上观赛行为的适用性.这对赛事运营者依据观赛动机差异策划体育赛事,激发线上观众多元化观赛动机,呈现形式丰富的赛事传播、提供沉浸的交互体验以及增强用户互动与黏性,实现赛事内容与用户之间的精准定位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线上观赛观赛动机行为意向沉浸体验感知价值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个体责任的实现路径

    刘虹甫宋玉芳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个体责任的长期缺位问题,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个体责任的现实必要性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其缺位原因在于:缺乏个体责任基本认知、个体责任意识较为淡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基于此,提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个体责任的实现路径:文化教育建立个体责任认知与意识、体育生活化落实行为自觉、协同社会责任助他与督他.

    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责任共同体个体责任社会责任

    数字治理助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逻辑、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

    魏利杰王政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及体育自身变革三个层面,分析数字治理助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目标逻辑;从技术赋能政府、技术赋权公众、技术赋质全民健康三个视角探讨其技术逻辑.同时,从法律法规、认知观念、资源分布、人才培养、利益博弈五个方面阐述数字治理助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道路上的制约因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转变发展理念,维护人文价值;解决供需矛盾,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积极推进多元协同治理,合理协调利益关系;加强数字法治建设,健全监评机制.

    数字治理公共体育服务体育治理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