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MOTETomek过采样方法与领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

    张伊杰刘宝良王承民杨镜非...
    635-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不平衡数据上得到准确分类的故障诊断模型,提出将SMOTETomek过采样方法与领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故障诊断算法框架.首先利用滑动窗口采样技术将数据采样成二维时空窗口数据,然后执行SMOTETomek过采样操作,可保留并丰富完整的时序故障特征.针对过采样算法引入噪声信息的问题,引入领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算法在原始数据与过采样后的数据之间提取不变特征,使得过采样算法的引入的噪声信息可被过滤掉.在中国某实际风电场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可在高度不平衡的数据上完成模型训练,准确识别各类型故障并精确辨识故障过程对应的时间窗口,诊断性能显著优于基于先前用于应对数据不平衡所普遍使用的过采样方法得到的模型.

    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深度学习SMOTE过采样方法领域自适应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李攀马腾杰林钰程陈志勇...
    645-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技术进行综述,介绍热解及重整制氢、气化制氢和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影响因素(原料、温度和催化剂等)和面临问题(焦油、催化剂失活和投入成本等),提出由原料特性和制氢条件选择制氢方式,再通过预处理和调控反应条件等可提高制氢效率.将3种技术进行对比,得出气化制氢的效率相对较高,气化和热解更适合含水量低的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在处理有毒废水等方面有优势等结论,并提出焦油的处理、制备催化剂和研发设备等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质制氢气化热解重整

    纤丝状生物质颗粒在抄板滚筒内混合特性研究

    顾丛汇刘源赵海超袁竹林...
    65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离散单元法对抄板滚筒内纤丝状生物质的运动与混合特性展开研究.针对纤丝状生物质颗粒的特殊结构构建颗粒几何模型和固-固碰撞模型,探究滚筒转速、抄板数量和抄板高度对纤丝状颗粒群混合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滚筒抄板对纤丝状颗粒群的抛撒作用是颗粒混合良好的关键.提高滚筒转速可促进颗粒混合,但转速的增大对混合的帮助存在上限,转速为10 r/min时混合质量最高;纤丝状生物质颗粒的混合质量与抄板高度密切相关,抄板高度h=25 mm时混合效果最佳.

    生物质滚筒离散单元法混合数值模拟

    基于磺化碳基固体酸的纤维素水解糖化研究进展

    陆佳苏小红刘泽刘伟...
    663-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磺化碳基固体酸制备原料及制备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分析磺化碳基固体酸物理化学结构与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构效关系,讨论碳基固体酸失活原因及分离回收方法.针对磺化碳基固体酸与纤维素间的传质限制,总结归纳先"降结晶、再水解"的纤维素高效水解策略.最后对磺化碳基固体酸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促进磺化碳基固体酸在木质纤维素糖平台构建中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生物质水解碳基固体酸纤维素糖化

    基于Non stationary-CNN-Transformer的海浪有效波高预测

    魏双安毅余向军吴琳...
    673-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浪有效波高序列波动性、随机性较强,难以精确预测以及模型无法高效挖掘深层特征间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on stationary-CNN-Transformer模型的海浪有效波高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平稳化模块减弱海浪时序数据的非平稳性;其次,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相关数据间的深层特征并构建特征向量;最后,使用含有平稳性注意力的Transformer描述波高序列的时间依赖性捕捉到序列之间的全局关系,通过逆归一化处理后获得有效波高预测结果.该方法可消除海浪时序数据的非平稳性,提升数据的预测效果,并具有优异的特征提取能力且善于处理大规模时间序列数据.在实验中应用澳大利亚的浮标实测数据,通过7组对比实验分别预测0.5、3、6、12和24 h的有效波高,对所提模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验证.算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在不同时间段精度有明显提升.

    海洋能时间序列海浪波高预测非平稳CNN-Transformer非平稳Transformer

    基于微阵列波能装置的半潜式风浪联合系统运动与获能研究

    曹飞飞曹春暖魏志文韩蒙...
    683-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海上风浪资源的高效利用,以Windfloat型风力机平台为基础,结合摇臂式波能装置,建立联合获能系统数值模型,并分析了波周期、PTO(power take-off)阻尼、浮子直径及摇臂长度等关键参数对联合系统运动与获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波周期的增大,平台运动幅度整体呈增大趋势,装置获能先增大后减小;随PTO阻尼的增大,平台纵荡、纵摇运动幅度逐渐减小,垂荡运动幅度及装置获能先增大后减小;随浮子直径、摇臂长度的增大,平台纵荡运动幅度逐渐减小、垂荡、纵摇运动幅度逐渐增大,装置获能随浮子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摇臂长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海上风力机运动分析波能装置能量吸收风浪联合系统

    中国南海海洋牧场的波浪能资源评估

    万勇冯晓顺程秋薇张晓娜...
    69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近10年的ERA5再分析海浪场数据,为中国南海周边4个省(自治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选取最适合开发波浪能资源的电站位置,重点研究各站点的波浪能开发潜力以及与波浪能装置布放方向有关的指标.研究表明:广东省惠州小星山以及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所选站点的波浪能开发潜力最高,获得高经济收益的潜力也最强;此外,后者所选站点的波浪能传播方向最集中,最有利于装置吸收波浪能资源.

    中国南海波浪能开发潜力重点单站ERA5再分析海浪场数据国家级海洋牧场

    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装置机电转换及控制研究进展

    刘艳娇黄铭冶彭爱武
    699-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间歇、随机及波动的波浪作用下,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空气透平转速和扭矩长期随海况多级变化、短时随波浪波动,机电转换系统结合变工况控制策略是实现输出电能最大化和平稳化的关键之一.该文从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技术原理及特点出发,重点分析机电转换环节运行工况、运行要点及拓扑结构,归纳总结不同类型控制策略,探讨机电转换及控制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能波浪能发电装置振荡水柱发电机控制

    内置偏心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运动响应分析

    王群峰薛钢秦健张振全...
    710-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浪激励下内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机理尚不清晰,影响了能量输出效率和稳定性.基于势流理论、莫里森方程和拉格朗日-欧拉方程,建立内置偏心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对比理论计算数据与水池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波浪激励条件、阻尼系数、偏心摆质量及偏心摆安装高度对装置运动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能量转换过程的混沌效应,明晰装置混沌状态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揭示能量转换机理.

    波浪能混沌理论能量转换数值模拟内置偏心摆参数分析

    流动控制组合对潮流能水轮机翼型水动力学的特性影响研究

    裴振刘永辉薛宇谭俊哲...
    717-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提升潮流能水轮机叶片的水动力学性能,将格尼襟翼(GF)和涡流发生器(VGs)的附加件组合引入到潮流能水轮机领域,研究附加件组合对改善水轮机叶片水动力性能的作用机理.以NACA4418翼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加装格尼襟翼、涡流发生器和二者流动控制组合的水轮机翼型三维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流动控制组合对水轮机叶片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安装GF可有效提高翼型段的升力系数,但会降低翼型的失速角;安装VGs可抑制翼型段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增大翼型段的失速角,但攻角越小水动力学性能改善效果越不明显;GF和VGs的流动控制组合则可将二者优势充分结合,在全面提高翼型段升力系数的同时,还可抑制翼型表面的流动分离、增大翼型的失速角,从而获得最佳的流动控制效果.

    潮流能叶片翼型数值模拟格尼襟翼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