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钙钛矿太阳电池"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张晓丹
    1页

    抗氧化小分子体掺杂对锡铅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董婧刘辉王三龙王鹏阳...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锡铅钙钛矿中存在各种缺陷,且Sn2+容易被氧化成Sn4+,从而导致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较差.研究发现4-香豆酸(p-C)的引入可显著改变薄膜的表面形貌、有效提高结晶性,且抑制Sn2+的氧化,有利于提高钙钛矿层与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匹配度.通过对钙钛矿光吸收层的缺陷进行钝化,可显著提升太阳电池的光电特性.最终,锡铅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提升65 mV,光电转换效率由18.14%提升至20.37%,并且电池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钙钛矿太阳电池抗氧化剂开路电压添加剂

    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及展望

    李彬程家豪李望南彭勇...
    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太阳电池复杂的协同效应.

    钙钛矿太阳电池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叠层太阳电池界面工程光学管理

    基于金刚线切片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苏诗茜应智琴陈邢凯李鑫...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免空穴传输层的策略,将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作为钙钛矿活性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旋涂法直接将钙钛矿薄膜制备在导电基底表面,其中薄膜的质量与均一性都得到改善.进一步地,将该方法应用在低成本的商用金刚线切片上,可在高粗糙度的硅表面制备出覆盖度高、形貌致密、无空洞的钙钛矿薄膜.在光电性能方面,用该方法得到的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1%,填充因子高达83%,两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8%.

    钙钛矿太阳电池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添加剂免空穴传输层金刚线切片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添加剂提高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

    李卓芯冯旭铮陈香港刘雪朋...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对宽带隙钙钛矿薄膜及电池的影响.研究发现PSS添加剂可改善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的形貌,提升结晶度并减少缺陷态密度,这有利于抑制混合卤素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相分离问题.J-V测试结果表明钝化后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掺有PSS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开路电压最高可达1.23 V,效率最高可达20.54%,并且相分离被抑制后的封装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显著改善,在一个太阳连续光照500 h后,电池效率仍可保持在初始效率的81.9%(氮气环境,温度40℃).

    钙钛矿太阳电池宽带隙结晶度缺陷钝化相分离性能

    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研究进展

    靳迦惠杨鑫炫范琳杨丽丽...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展,详细介绍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二氧化锡等)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此外,对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和界面修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4个介绍.最后,对该类电子传输层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形貌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

    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对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戴峣王鹏阳赵颖张晓丹...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倒置结构,带隙为1.68 eV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掺杂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以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提高太阳电池性能.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钙钛矿薄膜的缺陷密度明显降低;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钙钛矿薄膜的非辐射复合被显著抑制;最终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1.17 V,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1.42%,在氮气环境下储存1000 h后,未封装的太阳电池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6%,稳定性显著提高.

    钙钛矿太阳电池晶体生长宽带隙半导体钝化1,1'-磺酰基双(2-甲基-1H-咪唑)

    乙酸钾修饰界面用于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

    户立文胡隆生杨亿凡李国龙...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乙酸钾(KAc)修饰电子传输层,正置结构的SnO2/perovskite界面使用其具有的羧基和碱金属阳离子调节能级.研究发现,KAc薄膜的引入会对钙钛矿薄膜产生一定的表面陷阱钝化作用,表现出非辐射复合的减少以及体内和界面电荷复合的抑制.此外,调节钙钛矿晶体的生长,产生晶粒尺寸从450 nm增至600 nm且无针孔的钙钛矿薄膜,缺陷密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通过使用KAc来修饰电子传输层,可明显减少SnO2 电子传输层的缺陷及能级差;优化后的太阳电池效率提高7.63%,量子效率(IPCE)从87.3%增大到90.1%.

    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晶度缺陷密度乙酸钾

    正向偏置电压修复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

    郑志江王仁杰黄少彪杭陈旺...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偏置电压调控钙钛矿太阳电池离子迁移,抑制钙钛矿离子在界面的堆积、填充太阳电池缺陷,恢复老化太阳电池的性能.在对老化太阳电池引入正向偏置电压修复手段后,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从老化后的17.8%恢复到21.5%;在100 h的最大功率点跟踪中引入偏置电压修复手段后,获得3.1%总能量增益.通过自主搭建的集成表征环境,原位实时测量偏压修复太阳电池前后太阳电池电学性能和光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建立偏压调控钙钛矿离子迁移的物理模型,探究偏置电压修复太阳电池的背后机理.结果表明,该修复策略可通过调控离子迁移,钝化缺陷、优化载流子提取和输运、进而修复太阳电池.

    修复钙钛矿太阳电池偏置电压离子迁移

    利用溅射ITO层增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蒋树刚张晨轩刘红燕刘晔...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以银为背电极的正置结构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钼层与银背电极之间沉积一层铟锡氧化物(ITO)来对PSCs进行内封装的技术.为防止ITO层溅射对下方已沉积的钙钛矿层和有机空穴传输层造成损伤,研究ITO层溅射功率和厚度对PSCs光伏性能的影响,获得优化的ITO层制备工艺,发现在ITO层溅射功率为30 W、厚度为40 nm时所制备的PSCs光伏性能最优.为进一步提升PSCs性能,对比溅射法和热蒸发法沉积银背电极对PSCs性能的影响,发现与蒸发法相比,采用溅射银背电极的PSCs光伏性能更佳,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17.86%.PSCs光伏性能的长期稳定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表明,溅射ITO阻隔层的插入可有效抑制钙钛矿层中的卤素离子与银背电极之间的扩散反应,在不降低PSCs效率的同时可显著改善PSCs稳定性,所制备的PSCs在干燥空气中存放4500 h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5%.

    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溅射电极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