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储能系统锂电池电热耦合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龙潘耿光超江全元马福元...
    318-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化学机理模型存在全阶结构复杂度高、电池温度变化过程无法精确描述的问题,该文提出将简化电化学模型与热力学模型耦合,建立简化电化学-热力学耦合模型,通过智能辨识算法获取模型相关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在宽环境温度范围、常用放电倍率工况下仿真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能较好地描述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变化.该模型以较低的模型复杂度和较高的模型精度描述电池内部电化学、热力学行为,可支撑电池状态估计和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模型参数辨识电化学机理模型

    基于MPC的耦合电感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

    樊启高刘柳毕恺韬艾建...
    328-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耦合电感功率变换器因耦合电感阻抗、电感值等参数差异易导致功率不均衡.针对耦合电感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对变换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电感电流解耦的数学模型,得到包括电感电流和飞跨电容电压等6个控制变量的解耦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MPC的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同时,为降低MPC算法的运算负荷,根据解耦控制模型重构模型预测价值函数,实现各控制变量独立动态寻优,使系统能在稳定控制输出电压及飞跨电容电压的同时,实现两相耦合电感的功率均衡控制.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对所提策略进行有效验证.

    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耦合电感模型预测功率均衡解耦控制

    储能调频控制参数自适应优化与退出机制设计

    杨永辉谢丽蓉包洪印马伟...
    338-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储能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以及储能调频效果和循环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储能调频控制参数自适应优化与退出机制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储能下垂、虚拟正(负)惯量系数对系统频率动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参数稳定变化的范围;然后,根据控制参数稳定变化区间,设计含虚拟负惯量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控制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和优势互补,加快频率恢复;再则,利用Logistic函数设计考虑储能荷电状态(SOC)的自适应反馈控制策略,同时引入储能退出机制,反馈调节优化储能出力,以期解决储能调频效果和循环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及对频率的改善作用.

    电池储能调频模糊控制参数自适应优化退出机制

    飞轮储能参与风电平滑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及无传感器控制

    郑顺河孟克其劳张建功梁开彪...
    347-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风电系统和飞轮储能系统运行特性的分析,针对飞轮转子设计难以安装位置传感器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观测器的飞轮储能无传感器控制策略,提高转子位置角估计精度.此外,针对飞轮储能系统参考功率指令滞后的问题,在无传感器控制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滤波算法作为飞轮储能控制系统的功率给定,以减小功率指令滞后现象.在Typhoon HIL 602+仿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飞轮储能系统运行性能良好,观测器具有优越的估计性能,能满足飞轮快速充放电并有效平滑风电功率波动的控制需求,同时提高储能利用率.

    风力发电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自适应算法飞轮储能平滑算法

    复杂工况下储能飞轮转子传力支承与减振设计

    林大方王四季王程阳刘源...
    35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工况下飞轮转子上、下传力支承角接触球轴承与支座间隙配合导致的振动问题,以及真空环境下振动控制问题,提出飞轮转子上支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下支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联合传力支承方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轴向力调整、磁轴承失效、轴向力平衡、支承刚度连续、支承系统变形协调等结构设计难题.同时引入一种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ESDFD),抑制转子径向振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ESDFD-储能飞轮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飞轮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单/双阻尼器对转子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针对转子一阶、二阶模态振动,采用单/双阻尼器控制方式,最大响应均低于30 μm,减振比超过90%.

    飞轮储能结构设计振动控制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与核反应堆耦合的新型制绿氨模型

    黄靖钟刘斌潘良明朱隆祥...
    36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气是高效氢能载体,可有效解决氢能载运过程中安全性和经济性难题.核能-碘硫热化学循环制氢是实现无污染大规模工业制绿氢的可行途径.目前对核能-碘硫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研究集中于核热耦合问题,未考虑氢气产生后的载运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核-氨-氢新模型.此模型首先进行核能制氢,再通过核热将其转化为氨气,优化核热的梯级利用并解决氢储运问题.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全流程,分析能耗、效率和成本.

    核能制氢热效率碘硫循环绿氨核-氨-氢新型模型

    基于萤火虫优化模糊P&O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樊立萍陈其鹏
    373-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量低、输出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萤火虫优化和模糊改进扰动观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利用双种群萤火虫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模糊控制的逻辑推理能力产生更精确的控制信号,通过Boost变换器对等效负载进行动态调节.结果表明:基于双种群萤火虫优化-模糊扰动观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能以更快的速度追踪到并稳定在最大功率点,降低了稳态误差,抑制了功率振荡,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显著改善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模糊控制萤火虫算法

    光火打捆直流送出环境下系统宽频振荡机理及特性分析

    马燕峰赵茜赵书强李然...
    382-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光伏和火电打捆经传统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送出系统并网引发的宽频振荡问题,首先,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和阻抗模型,并证明简化火电模型无法体现光火和直流交互作用模式,需采用六阶详细火电模型,进而在此模型基础上用特征值法计算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振荡频率;其次,通过阻抗法分析系统宽频振荡和交互作用机理以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模式的影响;最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验证系统宽频振荡机理及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宽频振荡是在某些频段下由系统的负阻尼特性所引发;元件参数的改变会通过影响系统阻尼改变宽频振荡幅值,进一步给出滤波器及换流器的合理参数范围.

    光伏发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宽频振荡阻抗分析法交互作用

    考虑风电条件风险的水火风联合调度模型及求解

    张彬桥张松甲冉远航李述喻...
    394-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战略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政策背景下,为准确量化风电等新能源消纳成本及其随机性造成的风险损失以支持电力调度决策,采用CVaR建模风电随机性造成的弃风和弃负荷条件风险值,并应用Copula函数计算连续马尔可夫链风速模型预测风电出力,建立风电不确定风险损失、发电成本和污染排放最小的水火风电短期多目标调度模型.并通过可变外部种群规模、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和基于K近邻距离的精英种群淘汰规则3方面改进SPEA2算法以对该模型进行高效求解.仿真结果显示CVaR能很好建模风电不确定风险,并通过改进SPEA2找到更好的Pareto最优解集.

    多目标优化风电不确定性条件风险价值改进SPEA2

    风光储参与电网预防-紧急控制策略研究

    万庆祝袁润娇李伊梦李治萱...
    404-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风光储有功功率连续平滑调节能力,提出一种风光储协同切负荷优化的电网预防-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风光储参与电网预防-紧急控制原理,给出风光储参与电网预防-紧急控制策略.在故障发生前通过削减风光出力预留有功备用容量,通过调整发电机机组出力、储能充放电状态平抑风光出力改变引起的系统功率波动;在故障发生后,优先考虑风光预留有功备用量填补系统功率不平衡量,若风光预留有功备用量不足,则采取切负荷措施进行紧急控制.然后,综合考虑风光有功备用成本、预防、紧急控制措施成本,分别建立风光储参与电网预防、紧急控制模型,采用Matlab/CPLEX求解模型.最后在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可再生能源优化成本风光有功备用预防-紧急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