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视觉特征的光伏组件语义分割模型研究

    王银沈灵鑫李茂环王健安...
    500-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的分割问题,使用MobileNetv2作为DeepLabv3+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使用位置通道注意力模块减少背景干扰,引入混合条带池化对ASPP模块进行优化,帮助模型进一步捕获全局和上下文信息.针对检测困难的屋顶光伏组件设计DeepLabv3-T网络,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融入纹理信息进行选择性背景抑制,实现光伏组件的精确分割.在PV_large和PV_roof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该文方法优于现有技术,DeepLabv3-T相较于DeepLabv3+,mIoU值分别提高了2.74%和10.53%.此外,设计消融实验表明各个改进模块的有效性.

    光伏组件语义分割深度学习图像纹理deeplab注意力机制

    基于聚类的HPO-BILSTM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周育才肖添谢七月付强...
    512-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光伏发电功率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和猎食者优化算法(HPO)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对光伏发电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再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FCM聚类算法将数据按天气类型分为阴、晴、雨;最后通过HPO筛选得出BILSTM神经网络的最佳超参数,避免因超参数设置不佳对实验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通过预测和对比实验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光伏发电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功率预测降维聚类优化算法

    光注入提升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

    沈旭宇黄信二吕文辉
    519-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制备工业尺寸的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光注入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注入有效提升了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经过光注入后电池光电转换绝对效率提升了0.33%,均值达到24.47个百分点.对比光注入前后的光电性能参数,其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光注入使得电池的填充因子被有效提升.结合光注入前后电池的Suns-Voc测试,证实了光注入能使电池的串联电阻大比例降低.因此,光注入改善电池性能的主要物理原因可归结为:串联电阻的降低提升了电池的填充因子.

    硅太阳电池异质结光注入光电转换效率串联电阻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热空气吹掠型太阳能蒸馏器对流传热性能优化分析

    高虹刘敬花闫素英聂晶...
    524-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热空气吹掠型太阳能蒸馏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和均匀设计法分析蒸馏器内流动与传热场协同角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场协同角的主要因素是热空气进口速度,热空气进口温度和水温的影响不显著.在蒸馏水温30~70℃、进口空气温度40~90℃,进口空气速度为8 m/s时平均传热场协同角最小,为73.14°,传热系数最大,可达到同等条件下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4倍.

    太阳能蒸馏场协同均匀设计强化传热

    月桂酸/硬脂酸/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谭倩莉刘慧芳张铭驿余本东...
    53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取月桂酸(LA)和硬脂酸(SA)作为相变材料(PCM),绘制LA/SA的二元平衡相图.研究发现,当LA与SA质量比为7∶3时,复合PCM达到最低共熔温度31.2℃,适用于建筑围护结构.并将纳米氧化铜(nano-CuO)、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作为导热增强材料加入到复合PCM中,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分散剂种类、不同纳米颗粒与分散剂比例、不同纳米颗粒浓度对实验材料稳定性和均匀性的影响,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热量(DSC)测试、导热系数测试以及吸放热过程分析对其热物性进行表征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0.2%nano-CuO/PCM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熔化潜热和凝固潜热相较于复合PCM分别降低了5.91%、5.44%;导热系数提高了30.0%.

    相变材料纳米颗粒相变潜热热储存热传导吸放热速率

    太阳能热发电用熔盐储热材料金属相容性研究

    王金龙鹿院卫吴玉庭张灿灿...
    540-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第三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熔盐与低温罐选材的相容性,该文以一种低熔点(142℃)、高分解温度(>700℃)的混合熔盐为腐蚀环境,通过静态腐蚀实验研究碳钢(A515Gr70)和两种低合金钢(Q345R、15CrMoR)在450℃混合熔盐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失重法测量不同金属的腐蚀速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仪(EDS)对金属腐蚀表面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和微区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钢不含有耐腐蚀元素Cr、Ni和Mo,腐蚀速率最大.15CrMoR表面氧化层以疏松多孔的Fe2O3为主,不能阻止熔盐浸入金属基体内部,导致氧化程度加重,耐腐蚀性较差.Q345R表面氧化层由致密性好的FeCr2O4、NiO和TiO2组成,对金属基体具有保护性,耐腐蚀性最佳.

    太阳能热发电腐蚀腐蚀速率合金钢熔盐氧化层

    太阳能烟囱用于城市隧道通风排烟的性能研究

    鲁宁谭泽宇刘茜黄有波...
    546-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太阳能烟囱用于城市隧道自然通风及火灾排烟的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烟囱高度、空腔间隙、太阳辐照度和火源功率对通风与排烟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隧道自然通风速率随烟囱高度、空腔间隙和太阳辐照度增加而上升,烟囱高度每增加1.4 m通风速率提高17%,空腔间隙每增加0.5 m通风速率提升16%,太阳辐照度增加200 W/m2通风效率提高11%.太阳能烟囱用于排烟的效率优于传统竖井,烟囱高度对排烟效率的影响较小,排烟空腔间隙临界值为1.5 m.基于太阳能烟囱内横向非对称抛物线温度分布,提出烟囱出口体积流量预测模型.

    太阳能烟囱城市隧道自然通风火灾排烟新能源

    珠峰地面太阳光谱观测

    拉瓜登顿措加旺姆诺桑王倩...
    554-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国际标准高精度太阳光谱仪在2020-2021年期间对珠峰周边地面进行为期一年的太阳光谱观测研究.结果显示珠峰地面瞬时太阳光谱及其积分值(总辐射)频频超过大气层顶部光谱和太阳常数,夏至珠峰当地正午太阳光谱峰值达2.211 W/(m2·nm).珠峰地面观测光谱积分值比海平面高出约15%.观测期间最高日平均光谱峰值达1.121 W/(m2·nm).珠峰地面月均太阳光谱相对均匀,变化幅度小.最高月均太阳光谱出现在3月份,主要原因是下雪引起地表高反射.全年观测发现珠峰地面太阳总辐照度中紫外线B占0.26%,紫外线A占5.33%,可见光占49.58%,红外线占44.83%.为对比高海拔和低海拔太阳光谱特征,在2021年夏季同步观测珠峰和北京太阳光谱.利用全球气溶胶监测网络相关数据,研究大气气溶胶和水汽总量对珠峰和北京太阳光谱的影响.

    珠峰太阳光谱太阳能生态环境

    基于天气分型的水平面总辐射及散射辐射建模分析

    李芬刘楚琦于淏屈爱芳...
    560-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无太阳辐射观测地区的水平面总辐射及散射辐射量提出一种组合模型.首先通过日照百分率将天气情况分成3类,在此基础上,探究总云量、气溶胶等气象环境因子对水平面总辐射的影响,构建水平面总辐射线性模型;其次,考虑不同天气类型下气象环境因子的特征,建立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PR)的散射比和散射系数模型,进而获得散射辐射量;最后,得到每种天气类型下最优水平面总辐射模型与散射辐射模型构成的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模型可有效提高水平面总辐射与散射辐射的预测精度.

    太阳辐射天气分型机器学习散射辐射气象环境因子

    复杂地形区晴空太阳辐射模型构建与应用

    丁雪倩张淑花金存银
    569-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昆仑山提孜那甫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大气数据基于Iqbal Model C模型估算晴空大气透射率空间分布,并引入地形开阔度(SVF)和遥感地表反照率数据分别用于估算散射辐射地形阻挡以及反射辐射反照率系数空间分布,最后结合Kumar模型的直接辐射地形阻挡模拟过程,实现对Kumar模型的改进,改进后模型综合考虑了大气以及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利用改进后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和分析,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值与站点观测值存在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2为0.9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7 MJ/m2,平均绝对相对误差(MARE)为12.26%.春季、夏季以及秋季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冬季模型的模拟精度较低,可能的原因为冬季MODIS大气数据有所低估.

    太阳辐射遥感地形MODIS大气数据大气透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