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整定方法

    张波高远王磊李铁成...
    53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最大化,提出一种以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为目标的容配比与变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分析容配比和变功率限值对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以及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功率器件寿命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参数优化整定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不同纬度地区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所提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光伏发电系统启发式算法可靠性容配比功率限值

    基于归一化控制器的光伏图像无监督域适应缺陷检测

    陈海永史世杰
    540-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在太阳电池数据集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动态开放场景下光伏缺陷检测的数据归一化控制器(DNC),以提高网络的域适应能力.在测试阶段,该文的DNC方法通过修改模型参数,根据小批次样本数据(0.5%)来实现领域统计纠正.DNC可将目标域产生域偏移的数据映射到与源域数据相同的分布空间,而无需提前标注数据或访问目标域的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NC能显著提高目标检测模型对域偏移数据的适应能力.仅使用少量未标记的目标域数据(少于0.5%)就可在分布外数据上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同时不会降低模型的预测速度(FPS).

    太阳电池无监督域适应目标检测数据归一化缺陷检测

    水上光伏覆盖对明渠水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闫琳琳练继建姚烨宋芷萱...
    548-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对缓解输水明渠藻类增殖问题的效果亟需评估.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为例,建立干渠安阳河节制闸至坟庄河节制闸渠段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析比较明渠水面悬浮式覆盖水上光伏带来的太阳短波辐照度变化和水上光伏不同覆盖位置对渠道水温和水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开展水上光伏项目时,渠道接收的太阳短波辐照度降低会使得水温、藻生物量和溶解氧含量下降,营养盐含量有所上升.太阳短波辐照度降低50%后,藻生物量开始逐渐降低.在覆盖率和透射率一定的情况下,不同覆盖位置情景下对藻生物量的削减峰值区别较小.当太阳短波辐照度由高到低逐渐变化时,流速变化对藻生物量的影响幅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光伏水质太阳短波辐照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速

    一种新型准Z源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

    张涛侯鹏鹏王尧彬李云飞...
    558-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准Z源阻抗网络DC-DC升压变换器存在电压增益低和元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准Z源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HSQZSC).首先,分析HSQZSC变换器两种模态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其次,与现已提出的Z源变换器进行性能对比,表明HSQZSC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和元件电压应力低的优势.然后,对其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小信号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最后,搭建100 W实物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HSQZSC变换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拓扑准Z源高增益

    基于多气象类型加权和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出力超短期概率预测

    赵洪山孙承妍温开云
    56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多气象类型加权和改进高斯混合模型,可实现对光伏出力提前15 min的超短期概率预测.首先,依据气象特征将历史数据划分为若干气象类型,然后,构建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获得每个气象类型出力数据的概率分布,其次,构建隶属度函数量化待预测时刻气象特征对于各气象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后,根据隶属度对各气象类型的概率分布加权.以实际光伏电站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气象类型,多气象类型加权模型的MAPE平均减少16.87%,ACD平均提升10.45%,AW平均下降2.49%.

    光伏出力概率预测超短期多气象类型加权改进高斯混合模型

    基于典型气象数据的太阳能汽车年性能分析

    林泽权赵斌裴刚
    57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耦合环境参数、汽车形状和用电需求的太阳能汽车能耗计算方法,基于典型气象数据,进行太阳能汽车年性能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动汽车相比,当光伏组件效率为24.4%(2021年单晶硅组件最高效率)时,太阳能汽车在北京地区的年充电量减少78.8%,年充电次数减少81.2%;在昆明地区的年充电量减少96.2%,年充电次数减少96.6%.当光伏组件效率达到28.0%时,太阳能汽车在昆明地区将不再需要从电网充电就可满足一年的用电需求.此外,还分析不同参数对汽车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和汽车光伏系统的成本,其中太阳能汽车在昆明地区的最佳停车朝向为南偏西70°.

    太阳电池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汽车性能太阳能汽车

    高温熔盐储罐基础中陶粒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易自砚李红星何邵华赵晴...
    58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熔盐储罐中储热介质温度约600℃,要求每天温降不超过1℃,为满足保温要求,储罐基础常以陶粒作为保温材料.通过对不同级配下5种典型陶粒的化学成分、材料特性和高温热工参数等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陶粒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变温度、热膨胀系数和不同温度(20~600℃)下的导热系数等关键参数,揭示了陶粒的导热特性和变形机理.

    太阳能热发电站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熔盐储罐基础陶粒相变温度

    聚光太阳能SCO2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范刚宋健宫啸宇傅子隽...
    590-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聚光太阳能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热发电系统展开研究,构建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分析集热侧、动力循环侧的性能,揭示系统集热-蓄热-热功转化之间的相互匹配特性规律,综合分析比较不同集热器、储热工质、动力循环组成的聚光太阳能SCO2热发电系统的全年发电量和年均光-电转化效率,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线性菲涅尔式、槽形抛物面式聚光方式相比,塔式聚光方式的集热量受季节影响小,单位面积上全年集热量最高,全年集热效率约43%;增大高温储罐工质温度或降低低温储热罐工质温度能增大系统年发电量与年均光-电转化效率;采用塔式集热、NaCl-KCl-MgCl2高温熔融盐、再压缩式超临界CO2循环的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最佳热力学性能.

    太阳能热发电超临界CO2循环热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太阳能驱动甲烷重整泡沫反应器聚光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

    刘锋章程博秦宁刘向雷...
    599-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太阳能光热驱动CH4/CO2重整体系中自然聚光条件下高斯分布入射热流特性,采用有限容积法(FVM)建立二维CFD模型,耦合导热对流、非等温平衡、辐射传热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多物理模型,结合蒙特卡洛光线追迹进行光学模拟,系统研究聚光特性对前表面能流分布、温度场分布和组分分布的影响,以及前表面温差和太阳能-燃料转化效率之间的联系.在对孔隙尺度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将泡沫外形优化为抛物凹面的结构,可使前表面温差显著减小,温度不均匀性显著改善,泡沫反应器性能进一步提高.随着凹面深度h从5 mm增至12.5 mm时,前表面最大温差从481.2 K降至95.49 K.其中当h=12.5 mm时太阳能-燃料转化效率达到最优值50.5%,与平面泡沫反应器相比提升20.4%.

    太阳能热化学甲烷能量储存重整反应能量效率

    太阳能界面蒸发驱动溶液再生的实验研究

    吴东旭程明浩张小松
    607-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液体除湿空调溶液再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太阳能界面蒸发的溶液再生方式.研究溶液种类、浓度对于再生速率和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热再生及膜再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个太阳强度照射下,温度为26℃、质量浓度为40%的LiCl溶液达到0.39 kg/(m2·h)的再生速率,质量浓度为80%的KCOOH溶液达到0.37 kg/(m2·h)的再生速率.与传统的膜再生以及填料塔热再生相比,该方式展现了较高的再生速率,因此基于太阳能界面蒸发方式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溶液再生方法.

    太阳能海水淡化空调蒸发溶液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