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深层地埋管热泵系统供暖源侧参数设计方法

    李锦堂李骥张广秋孙宗宇...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赖于既有工程经验数据或地埋管换热能力短期测试结果,采用粗放式方法进行中深层地埋管热泵系统源侧设计,导致地埋管系统容量配置不合理,影响热泵系统供暖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改善地埋管系统设计现状,采用动态仿真手段,同时虑及设计负荷、累计负荷、负荷逐时分布规律,分析长时间维度中深层地埋管地热资源非稳态特性和岩土温度自恢复特性,提出基于地下岩土"终态年度周期性冷热平衡"状态来确定地源侧设计供回水温度,进一步以地源侧全生命期年均成本最低进行最优化计算来确定源侧设计流量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工程项目,实现了地源侧参数的设计优化.

    地热能中深层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长期换热性能年度完全可再生状态动态仿真

    富缺陷Ru纳米片驱动高分散Pt催化剂增强电催化析氢性能

    王乾森程庆庆李军杨辉...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无电沉积方法,以富缺陷片状Ru纳米颗粒(Ru NPs)为基底,制备出高度分散Pt负载在Ru表面的催化剂(Ru NPs@Pt).单电子顺磁共振实验证明了缺陷Ru的存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证实了高分散原子或亚纳米Pt的存在.所制备的电催化剂HER交换电流密度高达2.39 mA/cm2,明显高于商业化Pt/C;50 mV过电位下质量活性高达32.34 A/mgPt,是商业化Pt/C的9.37倍,且在低载量(2 µg/cm2)下表现出远超商业化Pt/C的稳定性,证明了缺陷Ru基底对Pt电催化性能及耐久性的提升作用.

    电催化析氢反应缺陷耐久性Pt

    燃料电池系统噪声源变分模态分解及偏相干分析识别研究

    叶遥立毛正松倪俪文李嫣然...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运用预处理、变分模态分析、偏相干分析等手段,对一款燃料电池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进行噪声测试及综合分析.结合不同工况下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的工作特性,识别不同工况下主要噪声源零件及其贡献.在低负载工况下,主要噪声源零件是氢气循环泵、水泵,其特征频率分别为200、1280 Hz,贡献量分别为0.42、0.77;在高负载工况下,主要噪声源零件是空压机,其特征频率为8920 Hz,贡献量为0.24.该文分析得到不同工况燃料电池系统的噪声特性,并提出适合非消声室测试噪声数据的分析方法.

    燃料电池声学噪声测试变分模态分解信号处理偏相干分析

    基于等离子体气化的医疗垃圾制备氢气/甲醇系统性能分析

    李镓睿陈衡赵淑媛潘佩媛...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提高医疗垃圾的能质利用效率,提出基于等离子体气化的医疗垃圾制备氢气/甲醇系统,其中产氢系统(方案A)将医疗垃圾转化为氢气;产氢气和甲醇双燃料系统(方案B)将医疗垃圾转化为氢气和甲醇.所有方案均采用30 t/d等离子体气化炉,并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评估和比较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方案A和方案B的流程效率分别达到70.07%和67.96%,但由于废气的循环利用,方案B的系统㶲效率比方案A高出2.19个百分点.相较于方案B,方案A的动态投资回报期更短(为4.40 a),净现值相对更高(为25556.62万元).

    医疗垃圾等离子体气化制备氢气制备氢气和甲醇性能分析

    适用于光伏直驱的碱液电解制氢高效变流控制策略

    熊家夏杨红程浩然彭勇刚...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升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调节灵活性,碱性电解槽因成本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工业电解领域.然而,由于其低载工况电解效率较低,导致其难以全范围跟踪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从电解槽激励电场分布的角度揭示高低载效率差异机理,并提出基于激励电场重塑的最优功率脉宽调制(OP-PWM)策略,然后设计适用于脉冲电解的双级式变流器,并对关键性控制参数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搭建的光伏直驱电解制氢平台对所述理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直流电解模式,OP-PWM策略可显著提升低载效率,提升幅度达到1.8倍.若将最小电解效率约束条件定为48%,则OP-PWM控制策略可将电解槽运行范围由28%~100%额定功率扩展至20%~100%额定功率.

    光伏电解槽DC/DC变流器制氢效率最优功率脉宽调制

    基于混合动力的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研究概述

    王克文张晓平周厚庆杨春华...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是一种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新型供电制式轨道车辆,其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轨道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阐述了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进展和趋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主要从车辆类型、燃料电池功率、续航能力、最高运行速度、动力模式和储氢容量及压力等方面概括了差异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模式的输出特性和在各环境下的动力匹配,证实了氢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形成的混合动力系统能更好地适应轨道车辆启停、怠速、持续高速以及爬坡等多种工况;最后,探讨了氢燃料电池的研究难点、氢气的储存及运输挑战以及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在轨道车辆上的发展潜力.

    氢燃料电池轨道车辆混合动力研究现状应用探讨

    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网薄弱区域动态无功需求评估

    戴剑丰王子博谢嫦嫦汤奕...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网薄弱区域动态无功需求评估方法.首先,采用随机矩阵理论对大规模风电场群接入的电力系统进行电压薄弱节点和薄弱区域辨识,若风电接入地区为电压薄弱区域,则令风电场群进入紧急电压控制预决策环节;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薄弱区域内暂态电压稳定指标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灵敏度的薄弱区域动态无功需求评估方法;最后,在风电场群接入的IEEE 10机 39节点系统上对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风电无功功率电压控制神经网络随机矩阵理论电压薄弱区域辨识

    基于Copula-Shuffle方法的风光互补制氢合成绿色甲醇系统两阶段随机优化

    周家辉张润之徐钢薛小军...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双碳"目标,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设计一种风光互补制氢合成绿色甲醇系统,提出面向电化工(P2X)系统的Copula-Shuffle风光出力不确定性与相关性调度场景生成方法.基于所提系统内各设备运行特性,以净收益最大为适应度函数建立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经过设计调度优化后,利用电解槽启停待调度及氢储能灵活调控,主动平抑风光不稳定输出,满足绿色甲醇合成设备的柔性变负荷调节与连续生产约束,实现各设备间的深度协同运行.所提系统可充分消纳新能源电力,具有初步盈利能力,研究成果可为绿色甲醇产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风光互补制氢甲醇优化调度随机性

    子模块混合型MMC直流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直流故障穿越策略

    马文忠王昊王玉生焦丽鑫...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路故障是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直流侧双极短路故障,首先研究基于串联双电容子模块(SDSM)与半桥子模块(HBSM)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结构,该结构与传统的半桥-全桥子模块混合MMC相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损耗,分析直流侧短路暂态运行下SDSM和HBSM的配置比例设计要求;其次考虑到SDSM无自主负电平输出能力,提出基于电流相位的故障穿越策略,采用分层控制的思想,构建相电流状态矩阵并结合其相位差,保障换流站在故障期间能降压运行,维持系统稳定工作;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验证上述分析以及所提故障穿越策略的可行性.

    直流输电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侧故障故障穿越配比设计

    基于绿证-碳交易交互机制与合作博弈理论的IES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徐睿婕任永峰祝荣贺彬...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发电端、固碳端与市场端三端共同发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IES)绿证-碳交易交互模型.其中发电端通过综合能源系统集中调度的优势,实现碳捕集电厂主体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主体的灵活互动;固碳端通过引入碳捕集设备与电转气设备,实现IES的低碳经济运行;市场端通过建立绿证-碳交易交互机制,提高IES的整体经济性的同时利用合作博弈理论,讨论合作成立条件,并基于Shapley值法对合作剩余进行合理分配.算例以内蒙古东部某综合能源系统为实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减少系统弃电量,发挥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作用,实现IES低碳经济运行,并为探究存量火电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可行性,探索燃煤电厂灵活性改造新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合作博弈绿证市场碳交易火电机组碳捕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