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经济动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杨福合

月刊

1001-4713

tzjjdzw@126.com

0431-81919599

130112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种经济动植物/Journal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①特种经济动物:毛皮动物,经济(野生)动物,经济昆虫,珍(野)禽,观赏动物,国内外畜禽优秀品种,肉用犬,各地特有水(海)产动物,各地特有动物。②特种经济植物:野生(名特)果树,药源、观赏、油料、纤维、香料、饲料、蜜源、园林草坪、海(水)生,防风固沙(氮)、热带等植物,高产作物,野生和名特蔬菜,九州名产,食用真菌等。③信息:国内外毛皮市场行情及预测,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行情及特种经济动植物发展前景及其权威预测。办刊宗旨: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介绍特产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经济、新信息,成为广大读者致富的好帮手。读者对象:广大农民、下岗职工,特种种养企业(专业户),特产科技推广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农村各级政府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杀菌剂对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季飞吴保瑞焦艳艳高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霉病降低西红柿的产量,影响其商品品质,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扩散和感染,减少作物损失。为探索不同杀菌剂对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选取不同的杀菌剂进行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杀菌剂对西红柿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西红柿产量的影响,发现使用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和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时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比对照组分别增产119。22%和122。66%。

    西红柿灰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亢保庆
    33-3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明确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设置3个处理组:人工除草组、草甘磷处理组、氟乐灵处理组,选用"烟富6号"苹果苗进行研究,通过对各处理组中苗木的株高、茎粗、根长、分枝数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处理对苹果苗木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甘磷组的苗木在株高、茎粗、分枝数量及整株生物量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分别为341。52 cm、17。33 mm、17。24个、424。82 g/株、577。97 g/株;人工除草组在根长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上结果最佳,分别达到:2 169。47 cm和181。23 g/株。综上,草甘磷可显著提升地上部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适用于需快速生长的苗圃管理,而人工除草对于重视根系发育的初期生长有利。

    苹果除草生长状况生物量

    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娟程乐庆谢宗远徐其领...
    35-3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情况,减缓农田面源污染和提高肥料利用率,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溉模式,分别为常规漫灌(CG)和滴灌水肥一体化(DF),副区为施肥方式,分别为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不施磷肥(NK)、不施钾肥(NP)、氮磷钾平衡施肥(NPK),共计10个处理(P<0。05),探究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表现。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不施磷肥(NK)、不施钾肥(NP)和氮磷钾平衡施肥(NPK)处理下小麦养分吸收量、回收利用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对应常规漫灌处理,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提高小麦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提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综上,研究可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可提高河南豫东地区小麦的产量,为进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产量养分吸收利用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邵峰
    38-3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5%戊唑·咪鲜胺水剂,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研究了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均在70%以上,其中以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2。35%,产量最高,为8 195。33 kg/hm2。综上,在小麦赤霉病发病初期喷施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60 mL/667 m2,间隔7 d喷施第二次能够明显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和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交替使用。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田间药效研究

    梁汝艳刘利民韩翔宇周旭春...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先玉335"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进行了8种药剂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将3。5%满适金悬浮种衣剂对种子按照1∶300的质量比进行包衣处理,玉米茎腐病防治效果及产量最高,建议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杀菌剂玉米茎腐病防治产量

    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周日巍郭亚男龚伟周琴...
    43-4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湿地松施肥方式、提高地力、改善林地养分,以江西省吉安市区域内种植10年以上的湿地松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缓释肥施用水平对地力及湿地松脂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吉安市湿地松种植生产中,施用缓释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进而提升松脂产量,其中以缓释肥高肥处理下松脂产量提升效果最优。

    湿地松缓释肥松脂产量

    土壤酸碱度对白蜡生长的影响

    周沄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土壤酸碱度对白蜡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pH4、pH5、pH6、pH7、pH8、pH9共6个处理,研究了白蜡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可影响白蜡生长和生理特性,在pH为4~9的范围内,白蜡幼苗均可生长,在pH为6~8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相较高,较适合白蜡生长,pH值在6以下和8以上的白蜡叶面积、苗高、地径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低,保护酶活性升高,因此,白蜡对一定程度的酸碱环境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最适生长土壤pH范围为6~8。

    白蜡土壤酸碱度生长

    鳞翅目害虫卵寄生蜂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李靖李宏光肖艳松杨学宇...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寄生蜂是一类专性寄生于寄主卵期的膜翅目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就利用其寄生特性,达到直接破坏寄主卵粒进而防止幼虫孵化造成损失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关于卵寄生蜂资源调查、生物学以及人工扩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卵寄生蜂的深入研究和工厂化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生物防治卵寄生蜂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人工扩繁

    "中国对虾"生态育苗技术研究

    张金波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出口品类,肉质鲜嫩、风味独特且富含蛋白质、脂肪与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国对虾"可作为新鲜食材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干品,对于药用方面有助于缓解皮肤溃疡、神经功能衰退等健康问题。虽然"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在高效生态育苗技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水质状况对育苗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毗邻渤海,是"中国对虾"的重要水产养殖基地,拥有众多水产养殖企业。通过对适用于无棣县"中国对虾"生态育苗技术,包括亲虾的选择与培育、产卵与孵化、幼体培育、水质管理以及病原体防治五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渤海湾地区的"中国对虾"育苗提供参考。

    "中国对虾"生态育苗技术

    成都动物园朱鹮展区改造效果分析

    梁尧杨悦徐珍鲜丽萍...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动物园周边高楼林立且游客量偏大,由于朱鹮胆小易惊,嘈杂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光线容易对朱鹮造成惊吓,因此鲜有朱鹮的饲养展示。成都动物园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引进朱鹮的城市动物园,希望既能保证朱鹮的动物福利和展出效果,又能让游客了解朱鹮的更多科普知识。因此,通过学习其它野生动物园和繁育基地的饲养管理经验,并基于朱鹮的生活习性和野外生境进行展区设计,既保证满足朱鹮的生活习性,又尽可能还原其栖息环境。成都动物园于2023年9月引进5只朱鹮,目前已成功适应新环境。现将展区改造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它面积有限的城市动物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鹮展区生态化野生动物保护城市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