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经济动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杨福合

月刊

1001-4713

tzjjdzw@126.com

0431-81919599

130112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种经济动植物/Journal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①特种经济动物:毛皮动物,经济(野生)动物,经济昆虫,珍(野)禽,观赏动物,国内外畜禽优秀品种,肉用犬,各地特有水(海)产动物,各地特有动物。②特种经济植物:野生(名特)果树,药源、观赏、油料、纤维、香料、饲料、蜜源、园林草坪、海(水)生,防风固沙(氮)、热带等植物,高产作物,野生和名特蔬菜,九州名产,食用真菌等。③信息:国内外毛皮市场行情及预测,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行情及特种经济动植物发展前景及其权威预测。办刊宗旨: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介绍特产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经济、新信息,成为广大读者致富的好帮手。读者对象:广大农民、下岗职工,特种种养企业(专业户),特产科技推广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农村各级政府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度和17α-甲基睾酮、来曲唑对棘胸蛙雄性化研究

    李娟张廖瑞林周洁侯金亮...
    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棘胸蛙雄性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个体,全雄育种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迫切需要。以5400尾出膜7 d(开口摄食)的棘胸蛙蝌蚪为试验对象,在21℃(TNR)、24℃(TNR)、27℃(TNR)三个水温条件下,探讨来曲唑(LZ)、17α-甲基睾酮(MT)、17α-甲基睾酮与来曲唑组合(ML)对棘胸蛙雄性化的影响。以未添加激素为对照组(CK),实验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 LZ、80 mg/kg MT、40 mg/kg MT与50 mg/kg LZ组合(ML),分别在三个温度下饲养,通过性腺形态学与组织学判定幼蛙性别。结果表明:水温21℃、24℃、27℃时,CK组雄性率分别为43。07%±0。06%、47。86%±0。04%、62。16%±0。02%,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10。00%;LZ组雄性率分别为48。52%±0。02%、56。41%±0。05%、77。77%±0。01%,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14。29%、20。00%、40。00%;MT组和ML组雄性率均为100%,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36。36%和33。33%、28。57%、37。04%;27℃下变态的幼蛙个体普遍小于21℃和24℃,但无显著差异。综上,水温21~24℃下,在棘胸蛙蝌蚪期饲料中全程添加80 mg/kg MT或40 mg/kg MT与50 mg/kg LZ(ML),更有利于棘胸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性腺向雄性分化。

    雄性化温度17α-甲基睾酮来曲唑棘胸蛙

    一例急性肺炎致暹罗鳄死亡的病理学诊断

    王运盛戴春阔范晰琳国欣欣...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爬行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肺炎导致的死亡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诊断技术,导致多数情况下无法对肺炎进行定性确诊。2018年,北京动物园死亡暹罗鳄一只,经病理学诊断为急性大叶性肺炎。以此动物为例,对爬行动物肺炎的病理诊断进行梳理,以期为爬行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基础资料。

    暹罗鳄急性大叶性肺炎爬行动物病理诊断

    复方中草药对马立克氏病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玉红赵录波胡振梅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对蛋鸡场马立克氏病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挑选80只马立克氏病确诊鸡,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给予0、100、200和300 mg/kg复方中草药制剂治疗。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Ⅰ、Ⅱ和Ⅲ组终测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量显著升高(P<0。05),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马立克氏病鸡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试验Ⅰ、Ⅱ和Ⅲ组的球蛋白、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复方中草药可以有效改善马立克氏病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对马立克氏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在本试验条件下复方中草药的最佳剂量为300 mg/kg。

    复方中草药马立克氏病蛋鸡治疗效果

    农药增效助剂添加防治番茄白粉虱病效果研究

    杨朝银
    13-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作物生产中满足作物产量和提高农药防治效率的农药施加技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本研究于2022年在昆明市东川区舍块乡"西红柿种植技术及公岗管理"基地开展农药减量配施农药增效助剂对番茄白粉虱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农户常规施药量基础上减量20%,同时配施农药增效助剂可以获得较高的番茄产量及较好番茄白粉虱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可作为云南昆明地区番茄白粉虱病的防治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农药减量白粉虱病农药增效助剂番茄防治效果

    龙口市刺槐苗木叶片生理特性及光合作用特点分析

    滕倩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林龄刺槐苗木的叶片生理特性和光合作用,随机选取3块10年生、20年生和30年生的刺槐生长林,比较不同林龄刺槐苗叶片碳、氮、磷含量,氮磷重吸收特征以及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3组刺槐苗木叶片生理特性和光合作用存在比较显著差异(P<0。05),碳含量以10年生刺槐最高,氮磷含量30年生最高,10年生刺槐叶片氮磷重吸收率显著高于20年生和30年生刺槐(P<0。05),10年生刺槐苗木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参数更优。综上,10年生刺槐苗木叶片碳含量最高,氮磷重吸收率较高,光合作用显著,可促进苗木生长,而30年生刺槐苗木氮磷含量较高,说明生长发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氮磷元素限制,可通过提高刺槐苗木氮磷重吸收率促进苗木生长。

    刺槐生理特性光合作用氮磷重吸收

    不同处理条件对野生蒙药材小白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林娜李敏吴双英何陈林...
    18-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野生小白蒿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状态,以不同温度、不同土壤基质、不同浓度赤霉素为处理进行萌发试验,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小白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小白蒿种子在200 mg/L浓度赤霉素处理条件下,以园土和蛭石为基质,15℃恒温为最适萌发条件。

    野生小白蒿温度基质赤霉素种子萌发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

    赵晶晶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江苏省中医院中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天麻素标准品为对照品,以221 nm作为检测波长,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目标物质中的天麻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医院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2。84%。综上,该中医院的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质量较佳,且该法操作所耗时间较少、更为简便。

    紫外分光光度法天麻天麻素

    基于"间作、去顶、覆盖药渣"的北苍术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张媛媛赵鹏王永强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苍术野生资源的枯竭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因而亟待开发人工栽培技术。通过探究北苍术人工生态种植模式,包括与大蒜间作、病虫害生物防治、去除顶芽和地面覆盖中药残渣,旨在对苍术种植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与单独种植相比,北苍术与大蒜间作,同时经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苍术根腐病和白绢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54。8%和66。6%,蚜虫繁殖盛期推后10~15 d;去除苍术顶芽可使蚜虫减退率达85。2%。此外,土壤覆盖中草药残渣使土壤含水量提高了49。5%。综上,由间作、去顶尖、铺设药渣构成的综合措施可实现苍术的生态种植。

    北苍术大蒜间作去顶芽铺设药渣

    密植条件下开鲁县2022年不同引进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徐璐于新超王志红王海水...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区域玉米品种的引进进程,对于丰富区域品种多样性和促进农户增产增收至关重要。为明确不同引进玉米品种在开鲁县密植条件下的适应性,并筛选出适宜在开鲁县地区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2022年5~10月在开鲁县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引进玉米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引进品种的生育进程、倒伏情况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差异性,筛选得出适应性最优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在开鲁县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生育进程一致,无明显差异。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和倒折率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其中以玉米品种"德单1403"的倒伏情况和倒折最为严重,以玉米品种"宏博701"的倒伏情况效果最优。玉米品种"宏博701"产量最高,达到了1 084。27 kg/亩,而且秃尖较少,百粒重比较高,抗倒伏,适合密植栽培模式,可在开鲁县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玉米开鲁县适应性密植条件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相阳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缓解山东临清地区小麦种植生产中氮肥投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临清市开展田间试验,以当地最高施氮量300 kg/hm2为基础依次递减,共设置5个施氮处理,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和300 kg/hm2,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不同施氮量下的小麦籽粒灌浆模型,并计算对应特征参数和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基于Logistic方程的小麦开花后籽粒灌浆过程的模拟系数R2均在0。95以上,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施氮处理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小麦籽粒干物质累积量上限值(A)、相对增长率(K)、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Vmax)以及达到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时所对应的天数(Tmax)、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和产量均在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下有最大值。本研究可为山东临清地区小麦种植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加提供理论依据。

    小麦减量施氮籽粒灌浆特性产量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