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经济动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特种经济动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杨福合

月刊

1001-4713

tzjjdzw@126.com

0431-81919599

130112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种经济动植物/Journal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①特种经济动物:毛皮动物,经济(野生)动物,经济昆虫,珍(野)禽,观赏动物,国内外畜禽优秀品种,肉用犬,各地特有水(海)产动物,各地特有动物。②特种经济植物:野生(名特)果树,药源、观赏、油料、纤维、香料、饲料、蜜源、园林草坪、海(水)生,防风固沙(氮)、热带等植物,高产作物,野生和名特蔬菜,九州名产,食用真菌等。③信息:国内外毛皮市场行情及预测,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行情及特种经济动植物发展前景及其权威预测。办刊宗旨: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介绍特产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经济、新信息,成为广大读者致富的好帮手。读者对象:广大农民、下岗职工,特种种养企业(专业户),特产科技推广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农村各级政府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探讨

    王友生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生猪粪污给环保带来的压力,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其不仅可以减少猪场粪污排放,还可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围绕生猪发酵床建设要点、发酵床利用模式、发酵床使用过程中优缺点和发酵床管理维护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猪养殖企业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提高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推动生猪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猪发酵床饲养技术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构建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的几点思考

    李娅妮张丽峰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死牲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病原传播、食品安全等问题。随着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无害化处理现状,结合省内外成功实践经验,分析在内蒙古自治区构建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的可行性,提出建立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多方联动创新模式,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与保险政策联动、建立全流程科技智能监管平台、加强各联动单位的协同监督、建立评优激励机制等多项举措,保障创新模式的顺利实施。

    无害化处理保险养殖业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中"6S"管理模式的应用策略

    金万赫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作物种子产业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芯片",种子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中"6S"管理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6S"管理模式下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策略的落实,促进实验室操作效率提升同时降低风险,营造良好实验环境,为我国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种子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6S"管理模式

    金安区特色农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研究

    王善珍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安区依托本地资源,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推动金安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促进金安区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概括六安市金安区农业产业的基本情况,介绍金安区特色种植业现状,分析了金安区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金安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以期为金安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提供智库参考。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安徽六安金安区

    小陇山渭河流域猕猴桃建园土壤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杨巧妹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陇山渭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查找出土壤板结、养分不足、酸化以及有机质含量过低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季节增加深翻次数改良土壤结构;科学配置N、P、K用量,N、P、K配比为1﹕0。8﹕1以提高土壤养分;在猕猴桃单株栽培中应用石灰、生石灰等调节土壤酸碱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5~8 kg/株,通过以上管理技术,提高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机质含量,对促进小陇山渭河流域猕猴桃产量和质量双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小陇山渭河流域猕猴桃园土壤管理技术应用

    枣庄市小麦苗期"一喷双防"绿色节本增效技术

    毛爱军刘树艳梁宏杰董艳...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苗期进行化学除草时,多数地块除草与防病或防虫不同步进行,常造成人工成本或机械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采取除草剂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喷施,实现了同时防草虫或草病的目的,每亩每季节省一次人工或机械投入5~10元,同时抓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亩增产3%~5%,实现农业绿色节本增效。

    枣庄市小麦苗期一喷双防绿色节本增效技术

    陇东子午岭林区退化林修复技术与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贾随太何志瑞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东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受自然及人为干扰严重,加之林木个体生长竞争未及时通过人为干预促进,造成林分衰退,林木衰败,林地退化,林缘区水土流失现象加重,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衰减,区域森林质量整体水平不高,所以,对该地区林分退化的研究和解决工作尤为重要。在结合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林分退化原因及修复技术和质量提升对策,供广大森林经营工作者参考。

    退化林修复质量提升研究子午岭

    天柱山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

    钟家立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天柱山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和不足,提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优化康养环境、培育特色康养品牌、促进产业融合的思路,并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宣传森林康养理念、培养康养人才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山岳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天柱山

    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分析

    李军张建军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是有效修复生态系统,扩大森林资源,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开展深入分析,明确生态保护修复对林业经济发展意义,同时探讨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中的具体应用,且指出技术应用阶段的注意事项,旨在一定程度指导各地林业部门、营林单位提升对营造林技术的认识与应用掌握,继而构建绿色、稳定、多样化的特色生态系统,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采伐迹地火烧迹地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相培应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定期巡护,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护林员队伍,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全方位监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还能改善水源涵养,减少自然灾害,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管护升级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