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中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中学刊
天中学刊

朱占青

双月刊

1006-5261

hhxytzxk@vip.163.com

0396-2879006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

天中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ianzho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统驻马店师专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第1、、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方法论探析

    钱燕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方法论.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秉持开放包容,才能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习近平守正创新理念的多维逻辑

    秦茂森盛少清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思想资源;从历史逻辑看,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新凝练;从实践逻辑看,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和前进方向,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及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守正创新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试析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主观因素

    张鹭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依法执政以及执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水平及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进程.目前,我国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淡薄、法治素养缺乏、依法办事能力不足,甚至权力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既有中国传统"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人情关系的影响,也有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军事思维的影响.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本领,就要发挥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使其树立依法执政理念,发挥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作用,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执政能力主观因素

    以赛亚·伯林对马克思的批评及其局限

    李娉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 20 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捍卫者和复兴者,以赛亚·伯林在其学术生涯中对马克思既给予了充分关注,又做出了激烈批评.在人格上,伯林把马克思刻画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复仇者"形象;在理论建构上,伯林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历史先知"的形象;在理论后果上,伯林把马克思描述为一个"极权者"形象.伯林对马克思人格的刻画并不完整真实,对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理解存在错误偏差,对马克思理论后果的评价充满偏见与不公.同时,伯林的批评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启发我们要审慎对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要在承认消极自由的基础上追求积极自由、要重视个体责任和自由选择.

    以赛亚·伯林马克思批评启发

    卢梭的立法者难题及其中国解决方案

    葛宇宁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卢梭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立法理论立法者

    论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观

    史少博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观是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女性主义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了严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复合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价值,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员.生态女性主义秉持一切平等的价值理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强权与奴役,主张既尊重男性,也尊重女性;既尊重人性,也尊重自然;既注重"工具理性",也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超越"强权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导向,对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取向

    "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问题研究

    李文英王菁华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处于求学成才关键时期的"零零后"大学生深受数字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交织的影响,极易在精神需求层面出现"躺平""摆烂""内卷"等极端化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精神需求理论为科学指导,深入剖析该群体精神需求的现实表现和本质特征,探寻其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

    地方政府纾困帮扶中小企业的问题与策略——以河南省"万人助万企"为例

    李勇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以来,我国各地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相继开展了纾困帮扶工作.纾困帮扶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政府单打独斗等问题.深化纾困帮扶中小企业工作,应该政产学研并举,形成"团队式"服务企业组织架构;以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壮大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和招商引资,既保现有企业,也增新兴企业;加大政府助企投资力度,探索企业多渠道投融资模式;发挥省市政府职能优势,加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扩大帮扶覆盖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完善助企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助企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中小企业河南"万人助万企"纡困帮扶

    功力深厚 严谨踏实——记穆克宏先生的学术人生

    叶枫宇詹淑然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穆克宏先生致力于六朝文学研究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他在六朝文学尤其是《文心雕龙》与《文选》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穆克宏先生治学注重从目录学入手,以客观史料说话,将六朝文学与文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循序渐进,自成体系.穆先生乐此不疲的治学热情、深厚踏实的学术功底和坚韧不拔的治学精神,均堪称学界楷模.

    穆克宏六朝文学《文心雕龙》《文选》

    论木斋"文学中国"概念的哲学思想及其意义

    彭志恒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斋指出,"经学中国"是反个性、反自由的,与人性相违背,而"文学中国"则是人性受到"经学中国"排挤、压抑之后生成的审美形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人性."文学中国"概念不仅不认为古典文学是否定性的,而且还宣称它是中华文明体遗留的仅存的瑰宝和财富.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生命在经学化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留下的痕迹,是生命按照人性法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证据.总体而言,"文学中国"这一概念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古典中国的一种价值判断.

    木斋"文学中国"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