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中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中学刊
天中学刊

朱占青

双月刊

1006-5261

hhxytzxk@vip.163.com

0396-2879006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

天中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ianzho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统驻马店师专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第1、、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实践探索——以2005―2011年学位论文为视角

    李春燕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5―2011 年是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持续发力、崭露头角的时期,共完成个案故事研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30 多篇.学者对个案故事研究价值判定标准的不断探索,使得这一时期选题有章可循,形成了"三种规模"和"四大系列"的初步区分."文学文献+文化分析"模式在博士论文写作中适应良好,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学界的关注与认可.

    中国叙事文化学学位论文个案选题结构模式

    陶渊明生命境界论——兼论陶渊明思想之儒道归属问题

    刘伟安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渊明的卓异之处在于他立足于对现实中生命之忧患痛楚艰辛的深刻观照和体验,对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理想的生命范式进行了深入的哲性思考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最终达到了自由、本真、诗化、澄明、超越的生命境界.陶渊明的拂衣归田、躬耕陇亩、委怀琴书、性乐酒德、纵浪大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旨归,即个体生命之自然价值的充分实现.陶渊明思想之儒道归属是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以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还是自然价值之充分实现作为评判一位士人思想之儒道归属的最重要标准的话,那么后期陶渊明的思想归属是道家而非儒家.从陶渊明的人生实践及诗文中,无数后代士人皆汲取了如何面对得失、穷达、荣辱、生死等诸多困境的生命智慧.

    陶渊明生命境界自由本真

    论《唐音癸签》的杜诗观

    牛潇潇朱占青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音癸签》对杜甫的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涉及某一具体诗体的文体学特征、某一时期律诗文体学时,分析杜甫在这一诗体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杜诗的优劣如何;二是以杜甫为专题进行评价.胡震亨在肯定杜甫对律诗贡献的同时,也批评杜甫的夔州诗情感过激,有失律诗本色,不及在成都时期情辞兼美,表现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杜甫诗歌的立场.

    杜甫胡震亨《唐音癸签》律诗

    龚自珍的京师记忆与文学书写

    杨柳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龚自珍研究中,空间维度常常被忽略,迄今仅有个别学者论及江南地域文化对龚自珍思想的影响.实际上,北京之于龚自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其诗文中留下了许多这座城市的印迹.尤其是其居住和交游的宣南地区,更是留下了龚自珍青少年时期关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的亲切回忆.京师早年经历激发了他的生命热情,京师生活的某些场景,甚至还滋生出了一种特殊的生命忧情,长久地影响着龚自珍的精神世界.而燕邯山水峥嵘之气、宣南文化圈中汇聚的八方豪侠之士,也影响着龚自珍的人格建构和文学书写.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深深融入了龚自珍的血脉之中.

    龚自珍文学书写宣南北京

    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的性质与学术贡献

    黄春黎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是由听课学生据刘师培课堂讲授记录、整理而成,因此该书是一部教学实录.《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以研究为基础,其目的则是向学生讲授文章作法,近于文章学的传授;缘于课堂实录的原因,这部书直接呈现了刘师培授课的实况,从中可以发现讲授人突破了传统的文论叙述模式,标志着传统文论经由大学教育而开始现代转型.与此同时,《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有其区别于书面著述的一面,应从刘师培的教师身份和课程的教学性质去考察这份记录的真正价值,进而客观考察刘师培晚年的文学思想.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实录文章法大学教育

    新中国早期文学史范型的创设与调适——从红皮本到蓝皮本

    张潇丹陈文新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早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 17 年,即从 1949 年到 1966 年.北京大学 55 级红皮本《中国文学史》是这一时期集体写作文学史的先声,创设了新的文学史话语,却忽略了文学史的教材属性和传递知识的职能.其修订本黄皮本、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社科院本、游国恩等主编的蓝皮本在红皮本之后相继问世,增强了对文学史教材属性的关注:叙述方式从"以论带史"到以史为主,史料的选择、使用更为全面,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的叙述更为充实准确,文学流派和文学风尚的演变脉络更为清晰,建构起了较为严整的知识体系.王水照前后参与了红皮本、黄皮本和社科院本苏轼部分的编写,对比他对苏轼的不同叙述,可以对新中国早期文学史范型的调适获得深切认知.

    新中国早期文学史范型以论带史知识体系

    李林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郭雅斌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林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体现为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对党忠诚的高度觉悟、舍身为民的民族气节、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李林精神,有助于丰富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筑牢理想信念提供范本,为党员干部永葆政治本色树立标杆,为人民群众勇担历史使命注入动力.

    李林精神抗日战争党的精神谱系爱国主义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对敌货币斗争研究

    吴明怿黄晓玉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初期,冀鲁豫根据地货币金融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确保根据地经济安全,对敌开展持久斗争,要依靠稳定可靠的货币金融秩序才能实现.对此,中共制定了相应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现实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和完善,开辟了根据地对敌货币斗争的坚强阵地,极大保障了根据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经济掠夺和破坏,为保障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供给并最终战胜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货币斗争

    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探索

    韩占兵陈秀云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综合性产教融合平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性实践载体.黄淮学院围绕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打造协同融合发展专业集群、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工作,对产业学院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实践.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思想认同,通过健全配套措施提升保障水平,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聚办学合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价值逻辑探索实践

    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王冠军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新时代大背景,体现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特点和要求.目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齐、辅导员和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只有更加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不断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化教育协同机制,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