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州学院学报
台州学院学报

冯尚申

双月刊

1672-3708

journal@tzc.edu.cn

0576-5137019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台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为主,也吸纳校外有较好质量的稿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编发论文突出科学性、高教性和地方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注意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求在学院学报共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设置了“天台山文化”、“台温经济”、“地方高教研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厉鹗论词绝句的批评观念与论说特色

    胡建次王雪婷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厉鹗《论词绝句十二首》体现的批评观念主要有四:主张师法姜张;倡导雅正;强调兴寄;崇尚清秀深婉之美.在论说特点上,他首次在题目中为论词绝句称名,体现出创作态度的严谨性.同时,开创一人一评的论说形式,完善了以注补诗的论说体式.厉鹗的论词绝句,在我国传统词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及地位.

    厉鹗论词绝句批评观念论说特色严谨性开创性

    民国时期老舍的娼妓书写——以《月牙儿》为中心的社会学考察

    洪晴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助推了娼妓业的发展,引发社会大众对娼妓不幸遭遇的强烈关注,改良娼妓和废娼运动呼声高涨.作为底层社会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娼妓生活在新文学中多有呈现.《月牙儿》是老舍娼妓书写的经典之作,从社会学视角对其进行考察,有利于发现底层女性从事娼妓职业带来的社会问题.

    《月牙儿》老舍社会学娼妓书写

    发掘与重构——"萧红现象"与电影际遇论说

    刘丽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历史尘封40年之久的萧红,在新时期的曙光中重新崛起,文学界和文化界掀起"萧红热潮",并且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萧红现象",尤以新世纪的两部电影《萧红》《黄金时代》为典型.这两部电影中所重构的"民国风"的生存与爱情、女性视角下对生存意义的追问成为学界发掘"萧红热"成因、探讨"萧红现象"意义的重要切入口.电影际遇下的"萧红现象"为文学与影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互动融合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一方面加速了大众对萧红本人及其作品的接受,另一方面也在显在的情欲主导和隐秘的男权压制的媚俗化表达中埋没了萧红作为优秀女作家的真正价值.因此,"萧红现象"所呈现出的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互动的向度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萧红现象"《萧红》《黄金时代》大众文化

    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的不同表现形态

    陈辉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沿海传统婚俗中,存在着婚礼仪式唱婚礼歌和吟"洞房经"的现象.它是古老的吴越歌谣在民间传统婚俗中的活态遗存,带有浓厚的宗教仪式感和民俗文化色彩,是婚俗仪式的诗意表达和艺术呈现.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相对固定的模式.台州"洞房经"、舟山"贺新郎"、嘉兴"浪柳园",不仅为婚礼歌贴上了地域的标签,也是不同区域文化传播、交流、融合以及生活变迁、民俗与民歌同步延续的生动写照.

    浙江沿海婚礼仪式歌"洞房经""贺新郎""浪柳园"

    大奏鼓"丑"舞探析

    林月娴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奏鼓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独特审美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鲜见的"渔村舞蹈",其"丑"舞形态自成一格.研究舞蹈中"丑"舞形态的生成发展、动律特征、装扮特点、审美心理及精神诉求,积极探索大奏鼓"丑"舞中"丑中见美,丑中有乐,丑中诞真"的人文意蕴,为大奏鼓现有的舞蹈研究提供新的有意义的参考.

    大奏鼓民间舞蹈台州审美特征

    信息动态

    封2,62,86,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