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州学院学报
台州学院学报

冯尚申

双月刊

1672-3708

journal@tzc.edu.cn

0576-5137019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台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为主,也吸纳校外有较好质量的稿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编发论文突出科学性、高教性和地方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注意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求在学院学报共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设置了“天台山文化”、“台温经济”、“地方高教研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西方诗歌诗性观

    向天渊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300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诗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体样式,相对而言,史诗、抒情诗、自由诗和现代诗对后世影响较大,众多学者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阐释,从中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比如,"史诗"是用叙述、想象和韵律摹仿严肃行为的整一性艺术;"抒情诗"是通过音律、节奏、沉思及想象表达强烈情感的艺术;"自由诗"是虽无固定形式却有更高要求,虽可灵活多变却须自成一格的新体诗;"现代诗"则是具有实验性、体验性、开放性特征的诗性语言艺术.整体来看,西方诗歌以汪洋恣肆的风采,尽情发挥了各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质,西方诗学则以正反合螺旋上升的演进方式,给文学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动力.中国新诗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将外来诗学资源与本民族语言的诗性潜能整合起来,还需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行.

    西方诗歌诗性特质外来影响民族语言诗性潜能

    《瓦隆》杂志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的重塑

    李国辉
    9-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行》是一个短命的杂志,在它终刊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有陷入低潮的风险.比利时的《瓦隆》杂志恰好在1887—1892年的空白期,给自由诗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园地.它聚集了莫克尔、格里凡、穆雷、莫雷亚斯、雷泰等诗人,是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的汇合之地.《瓦隆》不仅发表了当时数量最多的自由诗,而且让自由诗运动离开纯诗的路线,强化了旋律主义路线的重要性,推动了象征主义自由诗理论的转型.

    《瓦隆》象征主义自由诗

    超越伦理的形而上追问——鲁迅《颓败线的颤动》的宗教哲学意义

    雷文学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颓败线的颤动》的主旨,并不是伦理批判.老妇人"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全面都颤动"在精神哲学上与克尔凯郭尔笔下的亚伯拉罕杀子献祭上帝的故事具有类似性:它们都采用旷野呼告的形式,以超越伦理的目光和在绝望中觉悟最高真理的悖论方式展开对新的精神哲学的呼唤,具有宗教哲学的暗喻价值.既有的价值观在此崩溃.鲁迅以此为中国人呼唤新的哲学作尝试,问鼎受难人生的真理.

    《颓败线的颤动》亚伯拉罕超伦理悖论

    《红楼梦》艺术工程总体设计探胜

    洪迪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是一项绝世的伟大艺术工程.作者曹雪芹通过创建以情、人为内核的华美梦幻之境,特设的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警幻仙姑、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甄宝玉等结构性人物,环境设置与人物聚散的独特营造等多维交错的总体设计和施工建设,方得成此人类史上伟大的最美小说.

    《红楼梦》艺术工程结构性人物总体设计

    贾珍拄拐礼制辨析

    张万里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珍拄拐是《红楼梦》礼制研究的焦点,红学共识"拄拐"实则"用杖".不同于"拐","杖"具有的礼制内涵,引发了两种继发猜测.部分学者依脂本"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认为贾珍用杖是以殡妻之礼对待儿媳秦可卿,用杖佐证贾珍不伦;部分学者依程本"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认为贾珍以殡君之礼对待儿媳秦可卿,用杖影射秦可卿具有皇族身份.然而审视用杖的礼法规则,贾珍本应为儿媳服大功,即便贾珍视儿媳秦可卿为妻,也因其父贾敬在世而不杖.而殡君之杖应为授予,贾珍并未逾制到殡皇室程度.贾珍拄拐并不能为两种继发猜想提供佐证.曹公用拐不言杖的引而不发,正是其"知止"的艺术妙笔.

    《红楼梦》贾珍拄拐秦可卿丧礼

    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方法之反思

    厚宇德刘姣婷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传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其取得的成绩无法掩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等单纯地做科技史视角的解读,导致结论过于简单化甚至片面化,不利于揭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微妙的深层关系.这些问题主要是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未来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势在必行.而求变的第一步是深入分析过往的误区与不足.

    笛卡尔科技史中国古代研究方法

    《履园丛话》中的工艺史料与科学思想初探

    邹旺郑文锋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履园丛话》是清代文人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该书中,作者钱泳结合自身见闻记述了当时诸多工艺技术及其发展情况,如摹印、刻碑技艺等.同时,《履园丛话》也是一部具有思想性的笔记小说,它的诸多条目展示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顺应自然、重视实践等科学思想.

    《履园丛话》工艺技术科学思想

    高校数智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赵小明陈平水潘仙张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高校数字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无法有力支撑智慧校园发展、基础业务系统建设不全面、数据孤岛、应用割据、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等不足,提出高校数智校园建设方案.以某高校的数智校园建设为例,通过构建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环境,打造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各个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和高效流通,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高校的数字化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数字化改革数智校园建设方案实施路径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张洋海尹兰香
    52-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应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高校应深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重构管理信息系统、再造内部审计流程、创新内部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技术手段等举措,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内部审计,从思想、理念、法规、技术、人员等方面全面推进,构建"区块链+内部审计"创新模式,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效率,确保审计成效.

    管理信息化区块链技术内部审计"区块链+审计"

    和合文化与共同发展——"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发言综述

    杨供法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于2022年11月29日在浙江天台山和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同步举行,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驻华领事等参会.他们围绕"和合文化与共同发展"主题,对话参会学者,共论和合之道.本届论坛着重讨论了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构建和合文化话语体系、天台山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深化了和合文化研究.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共同发展天台山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