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州学院学报
台州学院学报

冯尚申

双月刊

1672-3708

journal@tzc.edu.cn

0576-5137019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台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为主,也吸纳校外有较好质量的稿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编发论文突出科学性、高教性和地方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注意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求在学院学报共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设置了“天台山文化”、“台温经济”、“地方高教研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古代能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破坏议题之再探讨——以笔记小说史料为核心的考察

    厚宇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取暖、加工食物和照明等所需,古人必须解决燃料问题.中国古人开发利用的燃料有木(竹)炭、煤、天然气(火井气)、石油等几个基本种类.他们还发现了可用于加热的其他方法,如燃石灌水发热法等;但受历史条件制约,这类方法未能转化为方便适用的加热方法.中国古人在每一种类燃料的发现、开发利用与深加工过程中都有基于实践的智慧性创造与发明.基于古代笔记小说中的史料,对这些过程的再探讨,在将相关认识引向深入的同时,还清晰揭示出中国古代出现过燃料即能源危机;而为了解决危机,宋代对植被的过度砍伐,曾严重破坏了当时的自然生态,致使江浙地区沙尘暴频繁,异常天气时有出现.史料还充分表明,很多古代重要的技术与技艺发明,其主旨不是造福黎民百姓,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奢侈需求.

    宋代煤危机天然气石油

    西力东渐与明代火器技术的重塑

    冯震宇
    8-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最早使用火药和火器的国家,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下,火器技术到了明代中前期已臻于完善,中国成为火器种类最多、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明代中后期,伴随着西力(知识、技术)东渐,中西的碰撞和交流增多,明代火器技术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在西学的冲击之下,新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融入,重塑了中国传统火器技术的知识谱系,中国火器技术实现了转型.

    西学火器技术明代重塑

    《巴黎手稿》劳动异化思想的哲学党性问题再认识——对四类常见论述的反思

    彭志恩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巴黎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判定为唯心论的四类常见论述分别是:《巴黎手稿》以人为对象和从人出发论述历史必然导致唯心论;《巴黎手稿》所述人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本质属于费尔巴哈式的抽象人性;《巴黎手稿》对人的本质异化复归的描述属于唯心主义价值悬设;《巴黎手稿》是一部科学性不足的未成熟作品.这四类论述的共同问题在于,它们均避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考察,转而以其他范畴作为标准来判定劳动异化思想的哲学党性归属,导致评判标准的泛化.对这些论述进行辩驳,论证《巴黎手稿》劳动异化思想的唯物论本质,将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巴黎手稿》劳动异化唯心主义悬设人性

    本末甚明:论陆九渊对颜回之学的阐释

    杨抒漫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末"指《大学》提出的为学和修身所应当遵循的先后、始终之序列,其开端于"知止",完成于"至善".陆九渊以"本末甚明"概括颜回之学,并认为颜回之学的"本末甚明"体现在:其暗合于象山心学的发明本心、得其本心、复其本心的成己进路,去私为这一过程提供保障,克己则使颜回最终实现复心、复礼、复理,进而成就仁德与至善.陆九渊对颜回之学的阐释不仅具有深厚的心学意蕴,强调本心在成己过程中的中枢作用,还影响了包括王阳明在内的后世心学家,亦与朱子理学形成有效对话,显发易简工夫.

    陆九渊颜回心学本末

    戴复古诗歌中的理学色彩

    贾先奎盛凤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复古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深受理学的影响.其诗歌或者以理学思想为旨归,直接表达其理学见解;或者在写景叙事、往来酬唱中反映安贫乐道、从容达观的处世态度,清介自守、独立自持的心性品格,悠游泉林、静养其德的自得自适,蕴含着丰富的理学色彩和理学意味.其诗歌风格平淡质朴,用词不避俚俗,显示出理学在文字表述上的特质.

    戴复古理学达观自适平淡

    从项士元的藏书活动看其藏书思想

    张明君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士元是民国台州藏书家的杰出代表,他既将台州大多数藏书家旧藏中的精品收入囊中,成为地方文献的集大成者;又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将数万卷藏书尽数捐献,开启了近代台州私藏向公藏过渡的历史序幕.从项士元的生平和藏书活动中,可见他的藏书思想的特点:在藏书上不唯古本,专藏乡邦文献;藏以致用,重视整理利用;开放藏书,促进交流传播以及化私为公,接轨公共收藏等.

    项士元藏书活动藏书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时代方位和价值意蕴

    高立伟罗逸雪
    45-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铸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并没有过时,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历久弥新,在新进程中继续发挥着强大的思想精神引领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探讨大陈岛垦荒精神崭新的时代方位,深入挖掘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有助于为谱写好浙江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大陈岛垦荒精神时代方位价值意蕴

    论大陈岛垦荒精神重塑的意义、方位及实现逻辑

    周军虎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城市精神,在台州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塑以适应时代需要.在重塑的方位上表现为以新的政治站位提高其战略地位,以新的学术视野丰富其内涵,以新的现实样态拓展其外延等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建构四重逻辑,即以树立台州人民精神信仰为目标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理论逻辑,以厘清台州地域古今历史精神为脉络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历史逻辑,以反映和融入"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台州实践为基础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现实逻辑,以辉映浙江乃至全国地域精神为借鉴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比较逻辑.

    大陈岛垦荒精神重塑意义台州城市精神精神谱系

    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

    陈旭峰郭庆春王月娇
    56-6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维度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要使这些差异较大的话语体系进行对话和交流,就需要构建公共话语体系.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涉及五个方面的基本架构:中央和地方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意蕴;国家和社会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本体意蕴;理论和实践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意蕴;自然和人类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态意蕴;代内和代际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意蕴.

    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斗争性及时代意蕴

    李金花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陈岛垦荒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战天斗地、重整山海、改天换地的斗争性精神的展现,核心在于一个主体(垦荒队员)、两层目标(建设、发展)、三项要素(信念、修养、实践),即一代代垦荒队员依靠有理想、重修养、敢实践的三要素,发扬勇斗争、敢斗争、善斗争的精神,实现了大陈岛从满目疮痍到"东海明珠"的蜕变,开启了从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到现代化海岛的新征程.这种斗争性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垦荒"以及承担新时代建设任务的党员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时代启示.

    大陈岛垦荒精神斗争性党员干部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