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刘卫

月刊

1001-2249

tzzz@public.wh.hb.cn

027-85358206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千禧园3号楼1-502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Journal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性期刊。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蝉联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本刊为月刊,64页码,标准16开,国内邮发代号:38-109,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BAQUS的ZTC4合金热等静压变形数值模拟

    甘恬尹昊陈宇豪纪志军...
    928-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BAQU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自主研发了热等静压温度场求解器,通过编写程序接口将温度场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加载到ABAQUS应力场模型中,建立了热等静压过程顺序热力耦合模型.为验证模型准确性,对两种试样进行热等静压模拟和试验验证,并研究了热等静压保温温度对ZTC4合金铸件缺陷闭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尺寸误差在 5%以内,915℃是最合适的ZTC4合金铸件热等静压温度.

    钛合金热等静压数值模拟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CuCrFeMnNi高熵合金的退火软化行为

    邵亚云
    935-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CrFeMnNi高熵合金,对其进行(600~900℃)×12 h的退火处理,通过显微硬度测试、物相分析和微观组织观察等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结构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FeMnNi高熵合金的烧结态硬度(HV)约为543,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显微硬度逐渐降低.当退火温度为900℃时,CuCrFeMnNi高熵合金的显微硬度(HV)降至268,约是烧结态的52%,表明该合金经高温退火处理后发生了显著的退火软化现象.XRD结果表明,CuCrFeMnNi高熵合金由烧结态的FCC主相(FCC1+FCC2)+ρ相的多相结构转变为FCC2相的单相结构.因此,该合金退火软化主要归因于ρ相的分解.

    高熵合金硬度退火温度退火软化相变

    L12型Al67Cu8Ti25细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陈旭席卫国陈吉程婧璠...
    940-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质粉末通过高能球磨和真空烧结制备了L12 型Al67Cu8Ti25 金属间化合物,并将其破碎后与Al粉进行混合制备了Al-25Al67Cu8Ti25复合细化剂.研究了球磨时间、烧结温度对制备L12型Al67Cu8Ti25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以纯铝和Al-5Cu-Mn铸造铝合金为对象,研究了复合细化剂对α-Al宏观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球磨粉末在600℃下烧结可制备单相的L12 型Al67Cu8Ti25化合物颗粒,随着球磨时间增加,烧结形成的化合物颗粒的平均尺寸减小至11 μm,形貌趋于球形.Al-25Al67Cu8Ti25复合细化剂对α-Al具有较好的细化效果,加入0.25%的Al67Cu8Ti25 细化剂后,纯铝及Al-5Cu-Mn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别细化至224 μm和137 μm.L12 型Al67Cu8Ti25 化合物是α-Al的有效形核质点,与α-Al的错配度为 2.35%,相比于Al3Ti,其错配度更小,异质形核能力更强.

    L12型Al67Cu8Ti25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组织晶粒细化异质形核

    精密铸造Be-Al合金的界面结构

    杨一群王东新张鹏李军义...
    946-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能谱仪(EDS)对铸造Be-Al合金的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e-Al界面上没有发生界面反应,界面结合良好.铸态Be-Al合金的界面几何结构为半共格界面,Be-Al界面为Be(0001)/Al(110)基面相结合,同时,界面处存在BeO和Al2O3颗粒.

    铸造铍铝合金界面HRTEM精密铸造

    近液相线温度注射对AZ91D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春榕谢胜川陈炽辉王加军...
    949-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Z91D合金的近液相线温度下,采用注射成形法制备半固态镁合金,分析了不同温度下AZ91D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EDS)观察合金组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AZ91D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β-Mg17Al12 相组成;注射温度为 595℃和 600℃有利于获得精细且弥散分布的初生球状晶;595℃和 600℃注射成形的AZ91D合金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 274 MPa、163 MPa、8.4%和 269 MPa、162 MPa、6.1%,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液态压铸件的下限值.

    AZ91D合金注射成形半固态近液相线组织性能

    耐热铸造Al-Cu-Mn合金高温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

    洪润洲杜辰宇师可馨张喆...
    95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Al-Cu-Mn耐热铸造铝合金,研究了在室温、250℃和300℃下以及不同温度稳定化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试样测试温度或高温稳定化处理温度升高,合金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升高,在300℃稳定化处理100 h后的抗拉强度最低,但也超过200 MPa.合金的主要强化相是θ相、S相、T相,高温稳定化处理后,θ相、T相发生粗化,从而导致合金强度下降.

    耐热铝合金稳定化处理力学性能微观组织

    5G基站散热器用高导电(热)压铸Al-Si-Fe铝合金的热力学设计与试验

    杨爽吴峻杰王朦朦黄仲佳...
    959-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基站中压铸铝散热壳体强度与电(热)导率之间的倒置问题,通过热力学计算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利用PANDAT热力学计算、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透射电镜研究了时效处理对压铸Al-7.5Si-0.8Fe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20℃×1 h时效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压铸铝合金的电导率,时效组织中沿晶界和晶内分别析出了Al-Fe-Si三元相和Si相,降低了Fe、Si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另外,经过时效处理,共晶Si网链连续性变差、铝基体的连通性增强也是电导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压铸铝合金散热器热导率电导率热力学计算

    大规格2A14铝合金铸锭氧化夹杂缺陷研究

    张娇娇孙小涵贺永东赵亿坤...
    96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超声波无损探伤、工业CT、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拉伸试验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研究了大规格2A14铝合金铸锭缺陷的形成.结果表明,2A14铝合金铸锭的主要缺陷是氧化夹杂,其微观组织呈现黑色不规则状,主要集中分布在晶界处和铸锭心部.氧化夹杂缺陷一般产生于熔铸阶段并伴随吸氢现象,是造成裂纹源的原因之一.通过对铝合金氧化物夹杂缺陷进行研究分析,并优化生产工艺参数路线,降低铝合金缺陷的产生几率.

    2A14铝合金氧化物夹杂吸氢缺陷分析

    Y含量对机械振动ZL114A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朱劲松芦刚陈晓廖青春...
    97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ZL114A的力学性能,采用稀土Y对机械振动下ZL114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Y含量对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能有效细化α-Al枝晶并促进α-Al枝晶由粗大的树枝状向蔷薇状转变,同时使共晶Si呈短棒状且均匀分布.随着Y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硬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Y含量为 0.6%时,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小,为20.4 μm,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及硬度(HV)值最大,分别为370.92 MPa、6.8%和91.08.当Y含量大于0.6%时,α-Al组织逐渐粗化,稀土相由较小的块状转变为长棒状.

    ZL114A合金稀土Y机械振动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SLM成形多孔结构TC4骨科植入物的仿真与力学试验

    朱陈成陈鸿玲傅高升张晨...
    975-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hino软件设计了两种多孔结构TC4骨科植入物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TC4多孔结构模型进行静力学仿真,得到了两种多孔结构及其不同孔隙率下的应力分布和等效弹性模量.通过激光选区熔化(SLM)打印出两种多孔结构TC4骨科植入物,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和纳米压痕试验,探究了两种多孔结构及其不同孔隙率下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多孔结构孔隙率越大,平均应力越小.相同孔隙率下,规则多孔结构的平均应力、等效弹性模量和渗透率均大于不规则多孔结构;规则多孔结构弹性模量为4.18~9.71 GPa,不规则多孔结构的弹性模量为2.69~5.84 GPa,均满足人骨弹性模量范围.相同孔隙率下,规则多孔结构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能均优于不规则多孔结构,与仿真结果一致.

    TC4SLM多孔结构骨科植入物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