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流控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李玮田山廖斐董卫国...
    1201-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其早期筛查、积极介入治疗、改善预后一直是研究热点.微流控技术作为新兴发展的技术,有耗费耗材少、操作简便、特异性及灵敏性高等优点而常被应用于CRC的诊疗.本文就微流控技术在CRC诊疗中的应用研究作一概述,为其良好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结直肠癌微流控技术应用研究

    KDM2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研究

    李晓伟崔立红
    1205-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KDM2A)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CRC转移的调节.方法 利用数据库分析KDM2A在CRC组织、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利用Transwell实验研究KDM2A对CRC细胞运动能力的调节.结果 KDM2A mRN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其高表达患者预后差;KDM2A在高转移潜能的SW620及LoVo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低转移潜能的SW480及HCT116细胞,下调KDM2A的表达后,SW6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KDM2A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调节蛋白mTOR、Vimentin及N-cadherin在CR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KDM2A在CRC中高表达并提示患者预后差,KDM2A促进CRC转移可能与EMT相关,靶向KDM2A相关通路可作为CRC治疗的新思路.

    结直肠癌KDM2A肿瘤转移预后Transwell实验

    Wnt7a、CyclinD1、β-catenin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丛丛孙佳欢谢敏崔培林...
    1211-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Wnt7a、CyclinD1、β-caten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结直肠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指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根治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科确诊为结直肠腺癌的标本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0例和结直肠腺瘤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7a、CyclinD1及 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Wnt7a、CyclinD1和 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2)Wnt7a、β-catenin和CyclinD1与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Duke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评估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转移情况的参考指标.(3)Wnt7a、β-catenin、CyclinD1三者之间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三者均对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Wnt7a、CyclinD1和 β-catenin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关.

    结直肠腺癌Wnt7aCyclinD1β-catenin免疫组化临床病理

    KIFC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张岚董卫国
    1220-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家族分子C3(KIFC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GEPIA数据库分析KIFC1、KIFC2和KIFC3在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和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联合分析KIFC3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TIMER数据库分析KIFC3与常见细胞增殖、周期、迁移和侵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量的关系;细胞划痕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KIFC3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KIFC3在NCM460与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KIFC3影响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 KIFC3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紧密相关.基因富集分析表明,KIFC3参与细胞间黏附和紧密连接等生物学过程,且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相关性显著.干扰KIFC3表达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同时可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e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结论 KIFC3可能通过EMT参与结肠癌细胞转移,影响患者生存,有望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潜在靶点.

    KIFC3结肠癌EMT迁移侵袭

    血清CD26在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腺癌序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亚丹葛将黄树峰吴静...
    1226-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CD26在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肿瘤(癌及腺瘤)患者循环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14例,其中结直肠腺瘤患者68例,28例合并糖尿病;结直肠腺癌患者66例,26例合并糖尿病;内镜检查未见异常者80例,40例合并糖尿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CD26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内镜阴性到腺瘤到腺癌,血清CD26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CD26、CEA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结直肠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D26水平从内镜阴性到腺瘤到腺癌逐渐升高,提示其可能成为诊断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CD26糖尿病

    仪器法粪便隐血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张英辉康倩贾康妹谢惠...
    1231-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仪器法粪便隐血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690例就诊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应用仪器法、免疫法和化学法同时进行粪便隐血检测,以结肠镜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检测三种方法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三种方法对检测CRC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根据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经与金标准一致性分析后,仪器法、化学法、免疫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66、0.586、0.687,仪器法与结肠镜检测结果一致性最高.仪器法、化学法和免疫法检测CRC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8%/95%、95%/81%/84%、95%/82%/86%、76%/45%/52%、99%/98%/99%,仪器法与化学法、免疫法检测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疫法与化学法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仪器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好,更适合用于CRC筛查.

    粪便隐血实验粪便自动分析仪结直肠癌

    术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二者比值与直肠癌不良预后关系研究

    赵鹏跃李松岩杨星朋刘智龙...
    1234-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草/谷丙转氨酶(De Ritis ratio,DRR)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24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统计患者术前人口统计学特征、血常规、生化等临床指标,随访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如腹泻、便秘、肠梗阻、性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及术后3年的生存情况,比较术后3年生存组与死亡组的ALT、AST、DRR等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1年出现腹泻、便秘、肠梗阻、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共有49例(20.2%),术后3年随访死亡患者89例(36.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距肛缘距离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DRR升高是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男性、ALT降低、白蛋白降低、DRR升高、尿素氮降低等是患者术后3年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DRR升高是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ST升高和ALT降低是患者术后3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ALT、AST及DRR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ALT越低、AST和DRR越高,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因此术前监测ALT、AST、DRR有助于识别不良预后直肠癌患者.

    直肠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谷丙转氨酶预后危险因素

    个体化膳食对化疗期间的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参数变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武惠丽田涛张苗苗陈小芳...
    1239-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体化膳食对化疗期间的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参数变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首次接受化疗的Ⅰ~Ⅲ期的120例结肠癌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纳入无个体化膳食干预的Ⅰ~Ⅲ期的50例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个体化膳食干预,观察患者的营养参数变化,记录化疗开始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为基线数据,研究结束时间为化疗结束后的1周,对比分析两组化疗期间营养参数变化的趋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化疗结束后相关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基线数据相比,试验组相关参数下降趋势较小,对照组相关参数下降趋势较大.对两组化疗期间食物结构和能量数据分析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SGA评分与蛋白总量、热量总量、脂肪总量、总淋巴细胞、总蛋白、肌酐指数呈正相关(P<0.05).在线性回归分析中能量总摄入是PG-SGA的显著预测指标(95%CI:0.016~0.074,P<0.05)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个体化膳食方案可明显改善化疗期间营养相关参数,对防御化疗期间发生不良营养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个体化膳食营养相关指标化疗结肠癌老年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与食管反流情况的研究

    宾楚轩陈婧冯跃郭宝娜...
    1245-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患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与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rGERD患者73例,行24 h pH-阻抗监测及血清PGⅠ、PGⅡ、G-17检测,比较反流正常及异常两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Ⅱ、G-17水平,判断两者的关系.结果 直立位时,混合反流正常组与异常组血清PGⅡ水平、弱酸反流正常组与异常组PGⅠ/Ⅱ比值、混合反流正常组与异常组PGⅠ/Ⅱ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时,液体反流正常组与异常组血清PG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ERD患者混合反流异常时,PGⅡ水平降低;液体反流异常时,患者PGⅠ水平增加.PGⅠ/Ⅱ比值在弱酸、混合反流异常时均呈下降趋势,而G-17的水平与rGERD反流情况无关.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4hpH-阻抗监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miR-193a-3p通过HR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抵抗的初步研究

    孟芳钱立庭吕磊
    1250-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93a-3p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6MV-X射线照射4株食管鳞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比例;茎环引物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93a-3p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合成miR-193a-3p-mimic(3PM)和miR-193a-3p-antagomiR(3PA)并分别转染至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miR-193a-3p对放射耐受性的影响,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193a-3p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2AX及RAD5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筛选出放射敏感细胞株(KYSE150)及耐受细胞株(KYSE410)(4.3 Gy:13.9 Gy);miR-193a-3p的表达水平在KYSE410中高于KYSE150,差异显著(1:192);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93a-3p组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t=21.27,P<0.05),细胞凋亡比例下降11.10%,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P<0.05);抑制表达miR-193a-3p组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t=9.614,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加3.6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辐照后18 h,与对照组相比,上调miR-193a-3p表达,r-H2AX蛋白表达量减少(1.00:0.85),抑制miR-193a-3p表达,r-H2AX蛋白表达量增加(1.00:1.28),而RAD51蛋白表达量与之相反(1.00:1.55;1.00:0.63).结论 miR-193a-3p促进食管鳞癌细胞放射耐受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DNA损伤后修复有关.

    miR-193a-3p食管癌放射抵抗X射线r-H2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