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共识在不同地区医院的应用

    张彩丽张艳李琳朱元民...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2014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关于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和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胃癌相关高危因素信息,根据《共识意见》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认,比较两组患者胃癌、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并分析胃癌高危因素.结果 384例患者根据《共识意见》分为胃癌高危组265例(69.0%)、低危组119例(31.0%).高危组患者胃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均为9.4%(25/265),显著高于低危组胃癌(1.7%,2/119)和癌前病变检出率(3.4%,4/119)(P<0.01),《共识意见》对胃癌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32.8%;高危组患者问卷调查中危险因素符合项数主要体现为2~3项,其中胃癌前疾病史及不良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014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在不同地区医院内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适用性相同,其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及总符合率较低.与其他高危因素相比,既往癌前疾病史、吃饭速度快及饮食不规律与胃部疾病相关性更高.

    胃癌共识意见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

    miR-118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增殖、凋亡的影响

    李珍杰李建生李东颖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1180在胃腺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miR-1180在胃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qRT-PCR检测58例胃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18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测miR-1180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慢病毒干扰技术下调SGC-7901中miR-1180的表达,检测下调后对SGC-7901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58例胃腺癌组织中miR-1180的表达明显增加(t=16.463,P=0.000),miR-1180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iR-1180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P=0.000),下调SGC-7901中miR-1180的表达,可见细胞增殖减少(3113±74 vs 1673±51,P=0.000),凋亡增加(4.313±0.220 vs 7.717±0.125,P=0.000);细胞周期G1期细胞明显增加(45.89±0.33 vs 60.44±0.390,P=0.000),S期细胞明显减少(35.523±0.354 vs 21.953±0.444,P=0.000),G2期细胞变化不大(18.587±0.672 vs 17.603±0.731,P=0.162).结论 miR-1180的表达促进胃癌的进展,胃癌中miR-1180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

    胃腺癌miR-1180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miR-302a靶向E2F1抑制胃癌BGC-823细胞EMT并降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

    赵平凡吕艳华赵田杨继元...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302a对胃癌BGC-82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在胃癌BGC-823细胞中转染miR-302a mimics,CCK-8测定细胞增殖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E2F1可能为miR-302a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在胃癌BGC-823细胞中共转染pcDNA 3.1-E2F1和miR-302a mimics,按照上述方法测定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E2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302a mimics降低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下调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促进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miR-302a靶向负调控E2F1表达.pcDNA 3.1-E2F1能够提高miR-302a mimics条件下胃癌BGC-823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 miR-302a靶向E2F1抑制胃癌BGC-823细胞EMT并降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胃癌细胞miR-302aE2F1侵袭上皮间质转化

    胡桃醌对胃癌细胞耐药性及细胞中ANXA2、ERCC1表达和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王昌高昝慧张万里田爱霞...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胡桃醌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及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XA2)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及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BGC-823/DDP细胞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胡桃醌组、顺铂组、胡桃醌联合顺铂组、LY294002(AKT抑制剂)联合顺铂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胡桃醌不同浓度组细胞中P-gp、MR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NXA2、ERCC1、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LY294002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胡桃醌增强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抑制细胞中ANXA2和ERCC1表达,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

    胃癌顺铂耐药胡桃醌膜联蛋白A2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AKT/mTOR信号通路

    PTEN/PI3K/AKT蛋白、miR-21在青海藏族及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杨生森邵莲桂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TEN/PI3K/AKT蛋白、miR-21在青海藏族及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的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藏族38例,汉族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miR-21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TEN/PI3K/AKT蛋白,分析不同民族胃癌患者不同组织PTEN/PI3K/AKT蛋白、miR-21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汉族、藏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汉族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藏族(P<0.05).汉族、藏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PI3K、AKT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汉族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藏族,但PI3K、AKT蛋白阳性率高于藏族(P<0.05).两民族胃癌组织中的PTEN、AKT蛋白、miR-21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相关(P<0.05),PI3K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在汉族、藏族胃癌患者中,miR-21与PTEN蛋白均呈负相关,与PI3K、AKT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TEN在藏族、汉族胃癌患者中表达水平降低,且汉族表达低于藏族,且PTEN与PI3K、AKT呈负相关,miR-21可能通过抑制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胃癌患者的发生、发展.

    PTEN/PI3K/AKT蛋白胃癌微小RNA-21临床病理特征藏族汉族

    磷酸化STAT3蛋白与胃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宋圆圆李晓丽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磷酸化STAT3蛋白(p-STAT3)与胃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6月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胃癌中p-STAT3蛋白表达与临床意义的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共1307例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STAT3蛋白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HR=2.38,95%CI:1.89~3.01,P<0.00001),其与胃癌分化程度(OR=3.08,95%CI:1.92~4.93,P<0.00001)、TNM分期(OR=2.87,95%CI:1.75~4.71,P<0.0001)、淋巴结转移(OR=2.53,95%CI:1.35~4.73,P=0.004)、远处转移(OR=0.17,95%CI:0.09~0.36,P<0.00001)、浸润深度(OR=2.74,95%CI:1.66~4.53,P<0.0001)具有相关性,而与性别(OR=0.97,95%CI:0.74~1.27,P=0.82)、年龄(OR=0.75,95%CI:0.53~1.06,P=0.10)、肿瘤大小(OR=0.76,95%CI:0.55~1.05,P=0.10)均无相关性.结论 p-STAT3蛋白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及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对胃癌的发展起调控作用,可能作为预测胃癌的一个分子标志物.

    胃癌p-STAT3蛋白预后临床病理特征Meta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对比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ⅢC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吴琼李宁邓文英马一杰...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在ⅢC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术后分期为ⅢC期的胃癌患者,其中13例术后辅助化疗采用了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三药组),20例采用了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两药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药组及两药组的无疾病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药组和两药组的中位DFS分别为22个月和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中位OS分别为27个月和2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及肝肾功能异常等.其中,三药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46.2%vs 10.0%)及血小板降低(30.8%vs 5.0%)的发生率高于两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46);三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略高于两药组(38.5%vs 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9);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术后分期为ⅢC期的胃癌患者,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入多西他赛的三药方案,可延长患者的DFS,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临床研究.

    胃癌辅助化疗多西他赛替吉奥奥沙利铂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异常与反流特点的研究

    宋冰张文婧王翀李东印...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监测87例GERD患者和70例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数据,同时应用便携式24 h食管pH-阻抗监测仪记录两组患者的酸暴露特点、反流类型及反流特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结果 rGERD患者中UES压力、LES压力显著低于GERD患者(P<0.05),rGERD患者LES的长度与GER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ERD患者中食管动力障碍比例高于GERD患者(70.00%vs 33.33%,χ2=4.891,P<0.05),DCI下降为特征的食管蠕动收缩障碍及间断收缩为特征的食管收缩节律障碍者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4%vs 62.07%;42.86%vs 37.93%,χ2=3.275、2.822,P>0.05).rGERD患者DeMeester评分高于GERD患者(P=0.014),rGERD患者反流性质中弱酸反流及非酸反流明显多于GERD患者(P弱酸=0.001,P非酸=0.017),而酸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酸=0.385);rGERD患者反流性状中气体反流及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多于GERD患者(P气=0.022,P气液=0.031),而液体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液=0.742).结论 rGERD患者与GERD患者相比,存在UES压力偏低、LES压力下降和食管蠕动收缩障碍等食管动力学异常;rGERD患者反流以弱酸反流及碱反流为主,而GERD患者以酸反流为主,同时rGERD患者中气液混合反流所占比例大,而GERD患者以液体反流为主.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障碍高分辨率测压食管胃交接部收缩指数

    环扫超声内镜术前评估对食管上皮下肿物内镜治疗的意义

    王芳崔晓丙曾志宇朱颖...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扫超声内镜(EUS)术前评估对食管上皮下肿物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内镜发现食管上皮下肿物并行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麻醉状态下行环扫EUS术前评估.食管上皮下肿物内镜下治疗可选择不同内镜下手术方式,黏膜肌层病变非气管插管麻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气管插管麻醉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或外科手术.结果 20例术后诊断为黏膜肌层病变中,19例术前环扫EUS明确诊断,1例术前诊断为固有肌层病变;8例术后诊断为固有肌层病变及2例黏膜下层病变中,术前环扫EUS均明确诊断.Weighted Kappa评价显示,点估计0.92268,95%CI估计0.77431~1.00000,提示环扫EUS诊断与术后内镜下诊断一致性优秀.结论 环扫EUS对食管上皮下肿物层次定位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检查可在患者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过程较舒适.

    食管上皮下肿物环扫超声内镜

    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

    姜宗丹张振玉王志冉丹...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为本地区根除H.pylori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集经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为H.pylori阳性的736例患者胃黏膜组织标本行H.pylori分离培养,采用Kirby-Baner(KB)药敏纸片法行药敏试验.并将其结果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H.pylori药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H.pylori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80%、42.53%、25.95%、1.49%、1.08%、84.78%.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初次根除与非初次根除H.pylori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53%vs 7.65%、33.82%vs 68.85%、18.63%vs 48.09%、0.72%vs 3.83%、0.72%vs 2.19%、82.64%vs 91.26%.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相比,甲硝唑增幅最大,由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60.5%升至近期84.78%,其次为克拉霉素,从29.5%升至42.53%,左氧氟沙星从14.7%升至2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H.pylori感染者初次根除时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较低.对于非初次根除患者,临床医师应结合地区耐药率、个人抗生素暴露史、经济效益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可获得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南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