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LOXL1-AS1通过靶向miR-142-5p/PIK3CA调控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李明谭诗云柴红
    778-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lncRNA LOXL1-AS1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上调或敲低LOXL1-AS1表达后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OXL1-AS1和miR-142-5p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两者靶向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上调或敲低LOXL1-AS1表达对miR-142-5p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EMT标志物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ZO-1)表达和PIK3CA表达.结果 敲低LOXL1-AS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并抑制胃癌细胞EMT;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OXL1-AS1直接靶向作用于miR-142-5p;LOXL1-AS1负调控miR-142-5p表达与活性,并通过miR-142-5p正调控PIK3CA表达;过表达LOXL1-AS1可促进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miR-142-5p可逆转LOXL1-AS1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促进作用.结论 LOXL1-AS1靶向miR-142-5p/PIK3CA调控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LOXL1-AS1胃癌miR-142-5pPIK3CA侵袭迁移

    长春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相关性分析

    蒋洁于军江海洋李兆雪...
    784-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耐药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链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pylori cagA、vacA、iceA基因,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毒力基因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 69株H.pylori对CLA、MTZ、TNZ、AMX、LFX、TET和AOZ耐药率分别为52.17%(36/69)、30.43%(21/69)、47.83%(33/69)、5.80%(4/69)、37.68%(26/69)、33.33%(23/69)、30.43%(21/69).cagA阳性检出率为89.86%(62/69);vacAs1、vacAs2、vacAm1、vacAm2、vacAi1、vacAi2、mixs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26%(54/69)、21.74%(15/69)、46.38%(32/69)、53.62%(37/69)、71.01%(49/69)、28.99%(20/69)、14.49%(10/69);iceA1、iceA2、mixi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6%(56/69)、15.94%(11/69)、2.90%(2/69).cagA、vacAs1b、vacAm1b、vacAm2、vacAi2、iceA2在耐药和敏感菌株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cAs1a、vacAs1c、vacAm1a、vacAi1、iceA1在耐药和敏感菌株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H.pylori菌株cagA基因与抗生素耐药性无相关性,而vacA和iceA基因与抗生素的耐药性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

    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IL-8、IL-10、IL-17的调节效应

    彭卫斌杨元生容海鹰沙卫红...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IL-8、IL-10、IL-17的调节效应.方法 将116例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标准三联疗法组、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行HE染色评估胃黏膜的炎症程度,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根除疗效,采用ELISA检测各组治疗前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L-17水平.结果 两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中,按意愿(ITT)及方案(PP)分析,联合益生菌疗法组(84.48%、90.74%)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60.34%、76.09%)(P均<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8、IL-10与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及IL-17的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益生菌疗法组比标准三联疗法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随着慢性胃炎炎症程度的逐渐加重,血清IL-8、IL-17水平逐渐升高,IL-10水平逐渐下降(P均<0.05).两组治疗后,H.pylori阴性与H.pylori阳性患者比较,血清IL-8及IL-17的水平明显下降,且IL-10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两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与IL-8水平呈正相关,IL-17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不仅能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且能降低H.pylori慢性胃炎患者血清IL-8、IL-17水平及提高血清IL-10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H.pylori效果.

    益生菌幽门螺杆菌胃炎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钙水平与疾病关系研究

    张方王丹丹耿丽董月美...
    794-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钙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确诊为UC的患者共38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8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后第一次空腹采血的血清总胆固醇、钙、磷、C反应蛋白及血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U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钙、磷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与C反应蛋白及血沉呈负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钙、磷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血清钙胆固醇维生素D代谢性骨病炎症性肠病

    内质网应激对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表达的影响

    徐玲田原张向颖王慧娟...
    799-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内质网应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肝细胞AML-12为研究对象,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以时间梯度、浓度梯度细胞诱导不同严重程度的内质网应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PPARα在内质网应激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动态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PPARα蛋白在内质网应激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位置变化.结果 在TM分别以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诱导AML-1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过程中,随TM刺激时间延长与浓度增加,CHOP、GRP78 mRNA和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而PPARαmRNA和蛋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表达趋势.在免疫荧光检测中,TM刺激早期PPARα 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晚期集中在细胞核内;低浓度TM刺激时PPARα的位置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高浓度TM刺激后,PPARα 聚集在细胞核中.结论 细胞轻度内质网应激时,PPARα表达升高,而在细胞严重内质网应激时PPARα表达下降.

    内质网应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32例临床分析

    杨益波余保平
    805-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10年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PPH患者.排除临床、影像学或实验室改变提示肝硬化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预后,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3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25例,女7例,年龄(57.3±10.2)岁.病因为:慢性胰腺炎(n=18)、胰腺癌(n=6)、胰腺囊肿(n=4)、急性胰腺炎(n=2)、胰腺手术(n=2).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非特异性腹部疼痛(n=20);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n=1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个月~7年),其中所有患者均有胃和/或食管静脉曲张,7例(21.9%)患者有脾肿大,5例(15.6%)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症.12例(37.5%)患者接受内镜治疗,8例(25.0%)患者接受脾动脉栓塞和/或脾切除术.4例(12.5%)患者死亡,3例死于胰腺癌复发,另1例死于与PPH无关的感染性并发症.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PPH通常与胰腺疾病有关,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是主要病因.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消化道出血和脾脏肿大是PPH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有胰腺病史合并UGIB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考虑PPH,与胃食管周围的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对于大量UGIB而内镜手术失败者和/或脾脏肿大的患者,主张进行手术和/或血管内治疗.抗凝治疗不是必须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考虑.

    胰腺疾病门脉高压症脾脏肿大消化道出血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在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

    宋晓改李三强文馨郭威...
    810-813,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在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将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40只.正常小鼠采用Lieber-DeCarli TP4030C对照液体饲料饲养小鼠8周,实验小鼠采用Lieber-DeCarli TP4030A酒精液体饲料喂养4周后联合5%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2 ml/kg,腹腔注射,2次/周,总共8周诱导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0、2、4、6、8周各取4只小鼠摘除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并取肝,用免疫组化法测定0、2、4、6、8周小鼠肝组织中ADAM9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小鼠经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后0、2、4、6、8周AST活性分别为(110±14)U/L、(163±52)U/L、(200±26)U/L、(229±17)U/L、(509±111)U/L,从酶活性可以看出,酒精液体饲料喂养2周后,血清AST活性开始上升,随着喂养时间的增加,血清AST活性持续升高,8周达到最高值(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酒精液体饲料喂养2周后,ADAM9的蛋白表达量上升,随着喂养周数不断增加,ADAM9的蛋白表达量持续升高,8周达到最高值(P<0.01).结论 ADAM9在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过程中表达不断升高且变化显著,与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可能起到促进肝纤维化的作用.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酒精性肝纤维化谷草转氨酶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

    高分辨测压联合阻抗-pH监测在功能性烧心、非糜烂性反流病及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苏亚荣尹春梅王琦韩子岩...
    814-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及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逐年上升,24 h食管pH监测曾被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分辨测压和24 h食管阻抗-pH监测技术已从食管动力、反流成分和反流程度等更深层地阐述食管反流病因和发病机制,尤其是对FH、NERD和难治性GERD等给出了新的和重要的诊断线索.

    功能性烧心非糜烂性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高分辨测压24h食管阻抗-pH监测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分析

    高娅婷黄会芳黄志琴李变玲...
    818-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均为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误诊率较高,由于二者的治疗方案差异较大,误诊造成的误治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本文就二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结肠镜下表现、病理学检查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缩短诊断时间.

    克罗恩病肠结核诊断鉴别

    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CT和EUS检查的意义—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黄佩娣张竞超李振国李健...
    82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1例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的病例分析,探讨十二指肠GP的CT及超声内镜(EUS)的基本特征、价值及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CT超声内镜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