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存阅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存阅刊
文存阅刊

周刊

文存阅刊/Journal WENCUN YUE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群众文化美术的活动创意及策划研究

    杨颖
    1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现在都普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基于上述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务必要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推广活动,特别是要在美术活动开展上要有一定的创意和想法,通过精心策划,不断提升群众美术文化活动开展水平,继而不断加强全民艺术文化修养。

    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创新策略分析

    文化权益全力保障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蔡令仪
    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秭归地处鄂西长江西陵峡两岸,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和革命先驱夏明翰的故乡,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等美誉。全县辖12个乡镇,有182个村(社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86万人。近年来,秭归县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全县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扶贫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探析

    董玉娟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润物无声的重要功能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覆盖所有高校,融入全体高校学生,高校校园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和引领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尝试构建新的模式,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传播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高校校园文化得以健康和谐发展。

    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管理问题研究——以鲁南高校为例

    傅雪晴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结晶。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高校作为育人的平台、知识传播的集中地,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非遗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音乐类非遗进高校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还都不尽成熟完善。通过对鲁南几所高校传承现状的研究,来探索非遗在高校传承管理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关于清代锡勒图库伦喇嘛旗的一个考察

    梅花
    16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清一代,锡勒图库伦旗作为唯一漠南蒙古的政教合一体制的旗,历史地位显著。因为没有土著民,来自各地的人口汇聚于此,故以"迁聚旗"而闻名。清廷的政策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该旗人口成分的多而繁杂。近年来锡勒图库伦旗历史文化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关蒙汉文献以社会变迁史的视觉,主要梳理探讨清代锡勒图库伦旗建旗由来、人口来源以及政教合一体制的独特性,试图对相关研究做些补充。

    清代锡勒图库伦政教合一人口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朱敬敬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应挖掘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多功能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观赏价值;强身健体价值;教育价值;凝聚各民族人民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要充分融合新时代元素,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自身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联系起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进而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

    传统体育文化壮族传统体育当代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惠民工作开展方向研究

    高小梅
    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重要推动,文化惠民便是现如今文化领域的首要任务,旨在让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目前,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推进下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但在满足了生理需求的同时,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也更高,而且据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未能够充分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因此文化惠民工作具有十足必要。本文中,笔者便就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方向进行了探究。

    新时代文化惠民开展方向

    浅谈三里河酒文化背景下的产品特色提升——以寺后老烧锅酒为例

    李文文
    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包装设计作为重要信息源,让生产者及消费者注意到其包装不仅要有文化的滋养,更要体现产品的理念。三里河文化历史悠久,陶器与黑陶是其中翘楚,酒文化和黑陶元素与本土白酒企业寺后老烧酒进行创意开发,以此激发消费者的收藏和购买欲望,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三里河寺后酒系列包装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文化。

    黑陶元素设计包装文化元素三里河酒文化

    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林振玉
    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期国家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国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也正在逐步转向精神文化水平方面,群众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学习也有越来越高的需求。文化馆作为文化活动的支撑之一,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

    浅谈文化馆内刊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白艳
    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馆内刊指的是文化馆自身内部发行的一些期刊,其中主要包括文化馆根据调查当地群众文化的需求和相关部门的精神指示,发行的一些内部资料出版物,是各个地区文献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群众文化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此,本文介绍文化馆内刊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发挥其作用的策略。

    文化馆内刊群众文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