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

方宁

月刊

0257-5876

cnwyyj@sina.com

010-64934162 64935587 64974775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文艺研究/Journal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文艺理论刊物。研究探讨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介绍各种学派,涉及思维科学、文艺学、文艺规律、艺术学、美学、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为一个学科的戏剧现象学

    石可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现象学是戏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当代戏剧研究走向精确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目前已成为戏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分科现象学的兴起;二是戏剧学研究范式更新、表演研究兴起后,相应的学术语境变化中后结构主义批评占据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带来一定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些学者开始采用现象学方法并发展戏剧现象学.目前,戏剧现象学在戏剧的现象学、戏剧现象学、戏剧和表演实践作为现象学三个层面展开.戏剧现象学的核心主题包括美学本体论问题、主体间性问题、技术和艺术关系问题,其分别对应于戏剧学中的戏剧本体论问题、观演问题、肉身环境和技术问题.戏剧现象学虽然也受到诸如过于主观、非历史主义等批评,但依然在实践性美学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失落的剧场公共性与重回公共空间

    李茜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剧场诞生于公共空间之中,同时也在历史进程中部分失落了自身的公共地位,这一"天然"的公共性及其"衰落"的双重现实,构成当代剧场公共性探索的起点.剧场重回公共空间的现代探索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借助对政治时事议题的表达使得戏剧更为贴近日常生活的世界,二是借助表演事件重新定义并促成一种实时公共空间的生成.两者都关涉空间中的群体行为和观众参与,对此影响最大的是当代的新媒介状况.新媒介条件改变了公共空间的构成和运行方式,扩展了表演行为的公共影响力,也为表演行为带来了新的实践可能性.这一新的现实,要求剧场在实践和理论上对公共性问题做出全新回应.

    形塑繁衍力——汉魏摇钱树再考察

    郑岩
    13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地区出土的汉魏摇钱树是一类重要的丧葬明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图像学和宗教学层面,侧重解析器物的文化内涵.回到图像本身,摇钱树座中对摇钱树自身形象的描写和陈述,是一种自我指涉的"元图像";树身设计和制作中的材质选择与造型表现,以技术为中介,形塑出秦汉以来的"机械之变";在墓葬这个可以被视为"装置艺术"的系统中,摇钱树内在的力量最终得以发挥出来.通过这几个角度的观察可以发现,摇钱树的基本意义在于财富繁衍,其余种种宗教性主题,则是由树的视觉意象和功能引发的次生性内容.

    从中央到地方:明代中期的京官外放、府县关系与广东铜爵

    万笑石
    1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世最早一批由明代官方督造的铜祭器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分属三地,涵盖府县不同层级.与前代乃至稍晚时期其他地区的铜爵相比,它们的造型别具一格,更偏近明代中央所倡导的瓷爵样式.这批广东铜爵一方面在材质上有悖于明代初年形成的"祭器皆用磁"的礼仪制度,另一方面又在器物形制上对瓷祭器进行模仿.深入考察这批器物的制作情境,不仅为中国古代艺术的跨媒介模仿现象引入一则新的案例,还有助于揭示明代各行政层级在践行中央礼制时存在的文化权力与自主性问题.

    作品选

    封2,161-19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