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

方宁

月刊

0257-5876

cnwyyj@sina.com

010-64934162 64935587 64974775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文艺研究/Journal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文艺理论刊物。研究探讨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介绍各种学派,涉及思维科学、文艺学、文艺规律、艺术学、美学、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察冀前期戏剧与延安剧运新方向的形成

    秦林芳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3年初,以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保卫边区》等代表性剧作的出现为标志,延安剧坛形成了以"为工农大众服务"为宗旨、以现实性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剧运新方向.这一新方向的形成,是延安剧坛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进行反思、研究和实践的结果,但在这一过程中,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晋察冀前期戏剧也为之提供了经验.以《丰收》为代表的晋察冀前期戏剧作品,从内容层面对剧运新方向产生了影响;以《秧歌舞简论》为代表的晋察冀前期戏剧理论,从形式层面推动了延安剧坛对大众化形式尤其是秧歌的运用.晋察冀前期戏剧是延安剧运新方向建构的重要资源,为其形成提供了参照和助力.在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文艺活动的关系上,它成为后者影响前者的一个显例.

    游移的"小传":《图绘宝鉴》及其续作书写

    曹蓉
    12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画人小传是构成传统画史著作的主要内容,它具备一定的文本结构、内容要素、叙述顺序,具有单元化写作的特征.由此形成的画史著作传统,内容上呈现明显的沿续性,也因小传写作方式的变动产生著作重心的移易.文本层次分明的《图绘宝鉴》能够说明上述内容,其中的小传承袭前人文献中小传的人地、事迹单元,删除"陈旧"的画事、画说、载文等,加入"时新"的技艺单元.新增的技艺单元呈现分析化、知识化的特点,致使画史著作增多绘画鉴赏的趣味.这一趣味在明代持续蔓延,促使小传铺陈细节、变化形式、配以插图,更清晰地"解释"风格,这反映了鉴赏群体的扩大、鉴赏需求的成熟.

    画之善者:明清"铁泪图"的视觉性及其变迁

    张振宇
    14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晚明到清末,每遇严重灾荒时,常有善人刊刻描摹灾情的版画以劝赈济,如万历水灾中杨东明的《饥民图》、太平天国战乱下余治的《江南铁泪图》、丁戊奇荒时谢家福的《河南奇荒铁泪图》等,便为其中翘楚.这类被称为"铁泪图"的救灾图册看似简陋粗率,实则内蕴了丰富的视觉性议题,盖因刊刻者须基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时空和传播情境,通过对视觉秩序的精心设计,让灾情从不可见变为可见;并在观者和灾民之间建构起看与被看之关联,以实现劝赈目的.而在不同年代"铁泪图"的视觉性变迁中,不仅内蕴了刊刻者视觉观念和救世理念的微妙衍变,亦反映出其观看空间与观看行为的历时演进,更折射出晚期中华帝国荒政体制及其权力结构的深刻变化.

    稿 约

    前插1页

    作品选

    封2,后插1-后插3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