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经济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经济与管理
外国经济与管理

谈敏

月刊

1001-4950

WJGL@mail.shufe.edu.cn

021-65904367

200434

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

外国经济与管理/Journal Foreign Economies and Manage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读者群是高等院校师生、科研人员,以及政府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营商环境的研究图景与未来展望——基于成本、资源和商业生态观视角的思考

    褚旭白云涛顾静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优质营商环境已成为企业等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作为企业等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总和,营商环境日益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因此,系统地梳理营商环境的研究重心和潜在问题,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至关重要.首先,本文基于成本、资源和商业生态观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不同理论视角下营商环境在内涵、维度、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及其异同,并基于"主体—环境—功能"逻辑概括出四类营商环境概念类型;其次,以"概念内涵与价值功能相匹配"为切入点,梳理了营商环境的影响效应,归纳出成本、资源和商业生态观视角下营商环境赋能经营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作用机制;再次,在梳理实践中营商环境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域—城市—县域—企业"的层次顺序,总结了中国已有研究对营商环境的维度划分与数据来源;最后,依据营商环境的研究现状,从明确核心概念、完善指标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中国营商环境的研究机会,以期为后续营商环境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新思路.

    营商环境成本观视角资源观视角商业生态观视角文献综述

    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研究——基于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视角

    周泽将刘瑾雷玲
    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型税收征管方式,纳税信用评级旨在通过守信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诚信纳税,其对避税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值得探究.本文以企业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能够有效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当集团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后,其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比例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便利并提升企业声誉风险来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低、行业经济地位低、产品独特性高的样本组中,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更为明显.文章深化了纳税信用评级改善企业税收遵从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税务机关针对集团公司有的放矢地开展反避税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纳税信用评级避税治理集团公司低税率异地子公司

    税制绿色化与绿色投资者进入——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证据

    刘毛桃方徐兵应望江
    3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和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环境保护税法》税制绿色化绿色投资者政府环保补助环境信息披露

    司法专业化改革与企业短贷长投——来自破产法庭设立的证据

    甄玉晗
    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19年开始我国各地设立破产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司法专业化改革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法庭设立显著降低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具体来看,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偿还风险,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从而降低短贷长投.同时,该改革还通过提高企业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最终降低短贷长投.异质性分析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区法治环境好、行业竞争不激烈、企业破产风险大、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经济后果表明,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提升了创新质量而非创新数量.本文为司法专业化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理解和减少企业短贷长投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司法专业化改革短贷长投长期借款过度投资企业创新

    双重目标期望逆差与公司创业投资行为——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

    谢韵典董静李辰
    7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投资"赛道"的选择是公司创业投资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并且对企业的战略收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检验财务、创新双重目标期望逆差对公司创业投资行业选择的影响,并将投资单元的结构特征,即自主权纳入理论框架中,进一步探讨投资单元组织结构对上述关系所起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08-2018年间我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所控制的投资单元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财务和创新期望逆差的增加,投资单元跨行业投资倾向也会升高.投资单元自主权提高了投资单元对财务绩效反馈的注意力,从而增强了财务期望逆差与跨行业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同时,投资单元自主权强化了投资经理对财务目标相对于创新目标具有更高优先级的认识,因此在财务绩效出现下滑时,相较于低自主权的投资单元,高自主权的投资单元对创新目标的响应程度更弱.本文同时考虑财务和创新双重目标,拓展了企业行为理论,对公司创业投资的组织结构设计也具有启示意义.

    财务目标创新目标期望逆差投资单元自主权跨行业投资

    平台型领导赋能共同成长:"己欲达而达人"的反哺学习机制

    熊立方佳星罗元大尧越...
    8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型领导是一种以知识型团队共同成长为终极目标的新型领导模式.然而,学界对该类领导与成员、团队三方互动成长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作为共生系统源动力的平台型领导如何假手于成员来赋能自我成长.本文基于社会交换视角和向下学习过程,构建了一个平台型领导在向下知识分享中反哺学习,然后进行工作重塑以助力自身成长和团队惯例更新的链式中介模型.对共计420名知识型团队领导及1264名成员的两项配对问卷数据研究表明,平台型领导通过向下属分享知识来反哺学习(研究一),进而引发工作重塑行为,实现自身的职业能力成长和团队惯例更新(研究二).本文揭示了平台型领导赋能知识型团队共同成长的一种策略机制,完善了平台型领导的应用基础研究,也为领导者打造多方共赢的团队和自我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平台型领导知识分享反哺学习成长社会交换

    品牌发行NFT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郭晓凌瞿小菊
    10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元宇宙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NFT即非同质化通证为企业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了崭新视角,蕴藏着巨大机会.然而,关于消费者视野中的NFT具有哪些差异化特征,这些特征又如何影响消费者反应,学界研究尚不足.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采用个人深度访谈和网络二手数据,构建了"NFT特征—消费者认知与情感—消费者反应"的理论模型,识别出NFT具有艺术审美、创新性、稀缺性、互动性和资产性五个关键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角度,结合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初步明确了以上特征影响消费者反应的心理机制,并发现社会参照规范的调节作用.本文推进了对品牌NFT营销的理论探讨,并为元宇宙背景下品牌利用NFT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扎根理论NFT数字藏品消费者认知与情感品牌态度与行为

    企业"表里不一"与创新折损:内外部社会责任差异的视角

    翁若宇宁博陈秋平
    12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在内外部社会责任表现方面可能存在"表里不一",即出现外部社会责任优于内部社会责任的结构失衡问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构建起企业外部与内部社会责任水平的差异指标,并据此检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表里不一"对其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责任表现的差距增大,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明显降低,且该结论在使用地区彩礼水平作为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显示,企业"表里不一"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是造成前述现象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对企业轻微的"表里不一"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而当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表现差异过大时,创新折损效应尤为明显;此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能够削弱企业"表里不一"对创新的负面影响.最后还发现,企业的创新折损主要体现为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减少.本文有助于学术界更加全面地洞悉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并从社会责任视角揭示出利益分配公平和劳动者工作效率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社会责任外部社会责任结构失衡企业创新

    入芝兰之室:企业绿色文化与绿色创新

    白福萍黄宇杰王京商梦亭...
    13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绿色文化如何发挥非正式制度优势,促进生产方式低碳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的非正式制度视角,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有效识别"绿色"导向的企业文化,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绿色文化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文化是孵化和培育绿色创新的"芝兰之室",并通过提升资源集聚和强化高管绿色认知分别发挥"资源虹吸"和"战略引导"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文化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影响存在着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高管受教育水平越高、社会责任压力越大、受环境规制约束较低的企业其绿色创新绩效更易受绿色文化影响.本研究丰富了绿色文化理论研究范畴,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绿色文化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管理创新资源虹吸战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