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语
外国语

束定芳

双月刊

1004-5139

wyxy@chinajournal.net.cn; jfl@shisu.edu.cn

021-65420358

200083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外国语/Journal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外国语》创刊于1978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是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外语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语言学及具体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理论研究;语言、翻译、外国文学类书籍评介;国内外语言文学、外语教学学术会议简讯等方面的稿件。 20多年来,在国内外语界专家和学者的关心和积极扶持下,《外国语》已成为我国外语学术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所刊载的大部分文章反映了国内外语界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外国语》作为语言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性刊物,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图书馆认定为中文社科类核心刊物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选作为世界语言类主要期刊、并摘录每期主要内容的语言研究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翻译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许钧
    2-4页

    智能时代翻译之可为可不为

    王克非
    5-9,13页

    新技术语境下翻译文化研究何为?

    宋炳辉
    10-13页

    当下翻译批评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刘云虹
    14-16页

    数字时代的语言生活及其研究

    戴曼纯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语言生活在发生重大变化,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本文试图阐述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状况,厘清数字与非数字语言生活两种概念,分析数字语言生活的主要特点,如语言主体、群体的动态多变,语言形态的创新迭代,语言生活场域的拓展等,探讨研究方法的优化,指出问题与挑战.数字语言生活对语言的使用、发展和规范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数字语言生活研究能助力语言治理,构建数字空间开放包容、和谐高效、多元平等、规范的语言生活模式.

    数字时代数字语言生活语言使用主体语言治理

    汉语到底有没有冠词?

    孙崇飞王恒兰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汉语有无冠词的争议,本文在考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实际,从六个方面论证,汉语里弱读的"这"和"个"并不符合冠词的跨语言定义标准,进而不支持"有必要把冠词单立为汉语的一个词类"的主张.

    词类冠词跨语言定义语法范畴语用范畴

    汉语"有"的语义基元"存在"及"领属"义的来源与特征

    薛宏武闫梦月
    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概念基元"存在"在汉语里的词汇表达、"领属"的原型特征及其来源出发,通过个体与系统发生学、句法语义及认知等维度,证明了"有"的"存在"义先于"领属"义是内在的绝对的,即其语义基元是"存在"而非"领属".在此过程中,文章深入挖掘了"领属"的概念语义及"有"字领属句的特征:"领属"是人类自我中心的体现,主观性显著,是基元"存在"的次范畴化的产物,其次范畴化方式是对"存在"的经验或文化构型."有"字领属句的显著特征是一定以"存在"句作为它的底层.此外,文章还简要说明了"存在"是"有"的基元的价值,可经济、直观、与语感相宜地刻画或解释相关事实或现象.

    汉语"有"基元存在"领属"的特征

    书讯

    47,封4页

    汉语"(NP1)对(于)NP2 之 N<X>"格式的第一批用例及其语码复制现象

    潘世文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来说,以口语(包括双语社区)为对象的研究通常无法找到语法化的真正"源头"."透过翻译的语言接触"所诱发的书面语的语法化,却存在着发现某一语法化项直接"起点"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理念,本文对"(NP1)对(于)NP2之N<X>"这一格式的来源进行了专题考察,确认了其真正"起点"(第一批用例),并尽可能详尽地描写其"语码复制"现象.文章认为,这一格式是对日语"(NP1)NP2ニ对スルN<X>"格式的语码复制,其最早一批用例出自《日本国志》(1895)、《论强权》(1899)及《译书汇编》(1901)等日译汉文本,并在文言文本中完成了其语法迁移过程.由于译者采取的语码复制策略有所不同,所以在目标语言中形成了大同小异的两种次类.本文可以为相关理论的完善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案例.

    对(对于)语法化语言接触语码复制框架理论

    复杂存现句的认知机制——基于提取和激活模型的视角

    黄均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中的复杂存现句较为特殊,表现在其内部成分的限制性,句法和语篇上的特殊性.前人主要从句法的角度探讨了上述三个层面的特征,但未能很好揭示其相互关系和内在动因.本文从概念结构和认知处理的相互关系出发,有利于将各种特殊性纳入一个统一的解释方案.本文提出复杂存现句的各种特征背后反映了提取和激活这一认知机制.在该机制下,复杂存现句的结构、加工处理和语篇三者并非相互分离而是相互协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汉语的"二元共享"现象以及英语中的"融合现象"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复杂存现句提取和激活模型认知机制述谓流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