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语
外国语

束定芳

双月刊

1004-5139

wyxy@chinajournal.net.cn; jfl@shisu.edu.cn

021-65420358

200083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外国语/Journal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外国语》创刊于1978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是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外语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语言学及具体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理论研究;语言、翻译、外国文学类书籍评介;国内外语言文学、外语教学学术会议简讯等方面的稿件。 20多年来,在国内外语界专家和学者的关心和积极扶持下,《外国语》已成为我国外语学术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所刊载的大部分文章反映了国内外语界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外国语》作为语言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性刊物,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图书馆认定为中文社科类核心刊物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选作为世界语言类主要期刊、并摘录每期主要内容的语言研究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放深译与综合浅译:《庄子》诗学翻译分析

    殷燕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多部译本对《庄子》原著开放性诗学表征的翻译差异性处理,通过译本副文本中译者的翻译话语考察对译者所采用的诗学翻译策略予以印证,以探究不同典籍译者的翻译诗学理念.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原典的开放性诗学,《庄子》诗学翻译策略大致可归为两类:开放性深译法和综合性浅译法.开放性深译法的主要特征是译者同时采录多家注解,利用副文本功能予以深度翻译,避免原文本意义狭窄化,留给译语读者更多的解读选择空间;综合性浅译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反复考证、甄别多个注疏者不同注解或参见同行众多观点的基础上,选用译者认为最为确当的意义进行浅度翻译.文章最后提出了翻译诗学理论对典籍《庄子》外译的启示.

    《庄子》诗学翻译开放性深译法综合性浅译法

    全译"化境论"体系建构

    余承法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锺书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标举的"化境论"一直受到学界的考察、阐释、评析和运用,但被普遍认为是自发的、片段的翻译思想,而非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本文基于整体观和跨学科视域,采取"以钱解钱"、"以钱证钱"、文字训诂和阐释循环等方法,建构包括来源、本质、原则、过程和机制在内的"化境论"体系,以期发扬光大钱氏翻译思想,推动中国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深入系统的"钱学"研究.

    钱锺书"化境论"翻译思想全译体系建构

    黄衍的语用学理论思想和对语用学的贡献

    冯光武丁娇龙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黄衍对语用学的重要贡献.通过梳理黄衍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我们认为黄衍对语用学的贡献体现在理论思想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理论思想方面,黄衍创立的新格赖斯语用回指理论不仅颠覆了Chomsky的句法回指分析模式,修正了 Levinson的语用回指理论和发展了新格赖斯语用学,而且给语用-句法和语用-语义界面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是他留给语用学最重要的思想遗产.学科建设方面,在传承经典格赖斯语用学的基础上,黄衍对语用学性质与学科基础的论述、语用学疆界与研究内容的界定以及对相关术语与概念的阐释,有力推动了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进一步系统化.

    黄衍语用学回指新格赖斯语用回指理论

    译介学的创立、贡献与对外传播——兼评《译介学:概念与应用》

    耿纪永刘朋朋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译介学最初是由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谢天振系统创建的翻译研究理论体系,是比较文学学科和翻译学科的交叉成果.谢天振对译介学的理论建构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重写文学史"大讨论这一时代背景.之后,他在厘清争议中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版《译介学》,推动了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路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世纪以来,译介学在面对新的翻译问题和质疑中逐渐发展为由中国学者共同规划的译学理论.如今,Medio-translat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一书出版,标志着"译介学"理论开始走向世界,在国际译学平台上接受同行审视.本文借此契机,系统梳理了以谢天振为代表的学者对"译介学"的建构历程,同时以英文版《译介学》一书为例,评述该书在传播译介学理念的成就与不足,以期为中国译学理论对外传播提供一定借鉴.

    译介学谢天振中国译论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