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刘经南

月刊

1671-8860

journalw@whu.edu.cn

027-68778465

430072

武汉市珞喻路129号武汉大学测绘校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ournal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测绘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测绘、遥感、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及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强调先进性、创造性。该刊发表的论文部分收录于EI、SCI、AJ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BAS GEO卫星URE精度及定位增强研究

    金彪陈姗姗李祝莲李语强...
    1166-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 AS)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研究GEO卫星测距对导航定位性能的影响,可为SBAS系统设计和民航应用提供有益参考.利用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W AAS)、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eiDou SBAS,BDSBAS)、GPS辅助静地增强导航系统(GPS aided GEO augmented navigation,GAGAN)和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multi-functional satellite augmentation system,MS AS)的 SBAS 信息对 GPS 和 GEO 卫星星历、时钟和观测值进行改正,固定测站位置,根据改正数残差方差加权计算接收机钟差,得到GEO卫星测距误差;将GEO卫星观测值纳入SBAS定位解算,评估GEO卫星测距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可知,WAAS GEO卫星URE优于1.6 m;BDSBAS 3颗GEO卫星分别存在14.32 m、12.64 m和17.44 m的系统偏差,经系统性误差改正后,GEO卫星URE优于2.9 m;GAGAN和MSAS GEO卫星URE分别优于13.9 m和3.2m.当GPS卫星数较少时,联合GEO卫星观测值进行SBAS解算能够有效减小定位保护级,提升系统可用性.

    星基增强系统GEO卫星用户测距误差定位增强

    全谱段多角度光学成像大气折光误差分析

    王艳丽孙克显金淑英王密...
    1176-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载全谱段成像仪能够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多个谱段进行探测,在热污染排放检测、农作物长势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受大气折射的影响,不同谱段存在程度不一的偏折现象,降低了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谱段间的配准精度,影响全谱段影像的应用效能与价值.针对全谱段多角度成像大气折光误差特性,采用高分五号全谱段光谱成像仪相机参数与大气参数,利用基于椭球分层的光学卫星大气折光改正模型,对全谱段多角度成像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折光误差差异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侧摆角为45°时,大气折光引起的蓝波段的绝对几何定位误差约为6.491m,相对几何定位误差可达2.698 m,对蓝波段与长波红外波段谱段间的配准精度的影响可达0.161 m.

    全谱段成像仪多角度成像大气折光误差配准精度

    利用Sentinel-1卫星数据和地形数据分析法国Le Teil地震与采石活动关系

    马升龙周宇沈旭章
    1190-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11月11日的Mw 4.9 Le Teil地震是法国东南部罗纳河谷地区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地震.基于哨兵1号卫星数据,利用GAMMA软件提取了该地震同震形变场.根据同震形变场,采用贝叶斯算法和最速下降法分别反演了断层几何参数和断层滑动分布.利用2000年和2006-2011年的两期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估算了断层附近采石场开采量,并根据三维均匀弹性半空间的Boussinesq解求得由采石活动所造成的断层面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升降轨卫星视线向最大垂直位移分别为14.9 cm和8.6 cm.Le Teil地震是倾角72°、走向54°、平均滑动角约108°的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地震破裂到地表,破裂面积约3 413m×1 358 m,最大破裂深度约为1.472 km;断层最大滑动量0.2 m,主滑动量(>0.15 m)集中于0~0.75 km深度范围内;反演得到的矩震级为Mw 4.79.断层面上的库仑应力变化显示库仑应力在2000年以后的6~11年内增加了 0.024 MPa.Le Teil采石场在1833-2019年被持续开采,且2007年以来,采石速率迅速增大.若考虑整个采石周期,则库仑应力变化可达0.1 MPa,远大于该地区的构造加载速率,表明2019年Le Teil地震与采石活动密切相关.

    LeTeil地震哨兵1号滑动分布反演采石活动库仑应力变化地震触发

    利用非线性高斯-赫尔默特模型与抗差估计的点云拟合方法

    赵志胜陈宇王彬
    1201-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已有的点云拟合方法大多是在线性的高斯-马尔可夫(Gauss-Markov,GM)或变量误差(errors-in-variables,EIV)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无法严格适用于非线性的曲面拟合问题.将点云拟合的数学模型统一抽象为更具一般性的非线性高斯-赫尔默特(Gauss-Helmert,GH)模型,并针对数据存在粗差的情况,引入等价权抗差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差非线性GH(robust nonlinear GH,RGH)模型的点云拟合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原始观测值的误差出发,将导出的点坐标的协方差阵作为先验随机模型,然后利用标准化残差和中位数构造权函数,进行抗差迭代计算.结果表明,当数据包含粗差时,RGH模型获得的球面仿真数据的参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仅为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的25.77%~30.67%,实测数据的参数标准差分别仅为RANSAC方法的4.63%~5.49%,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点云拟合的精度和稳健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点云拟合粗差非线性GH模型抗差估计标准化残差

    利用渐进式动态图进行图像分割

    王紫娇许春燕周传伟崔振...
    121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先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算法缺乏结合图像上下文关系的能力,忽略了上下文信息对分割轮廓的作用及影响,使得算法性能的提升有所局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的图像分割方法,利用一种渐进式动态图网络进行轮廓的变形.具体地,根据目标轮廓的拓扑结构,在轮廓上采样顶点将其转变成一个动态图,通过扩散目标点的上下文信息进行推理学习,并积累历史学习经验来进行轮廓图的动态更新,通过一种端到端的方式进行图的更新和目标位置的预测,并将其封装成一个闭环的学习过程.在Cityscapes、KINS、SBD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实时实例分割上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具体地,在Cityscapes和SBD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最好的性能:34.4%和55.3%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AP),在KINS数据集上也达到了 30.5%AP的性能,实现了很好的分割拟合效果,相比于Deep Snake模型,其分割轮廓与目标真实边界更加拟合且轮廓线更加平滑.此外,就运行速度而言,动态图模型在3个数据集上也达到了最好的结果,分别为3.8帧/s、7.6帧/s和13.1帧/s,比Deep Snake模型的运行速度平均提升了 0.5帧/s.

    图像分割轮廓深度学习上下文渐进式动态图实时实例分割

    最大可航窗口序列约束贝塞尔曲线的无人船自主航行航线规划方法

    周寅飞张立华贾帅东戴泽源...
    1224-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最大可航窗口序列约束贝塞尔曲线的无人船自主航行航线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电子海图求取碍航区,进而预生成航路点,沿预生成航路依次提取与碍航区不相交的最大可航窗口序列,构建可航约束空间;然后,挖掘贝塞尔曲线在控制点约束包络区域内进行运动参数关联计算的潜能,将航线规划转换为空间与运动参数双约束下通过凸优化求解贝塞尔航路曲线控制点的问题.最后,分别通过仿真和实船实验,对所提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所提方法能够顾及船舶运动约束来规划航线,进而有效提高无人船执行规划航线的精度;(2)所提方法可以引导无人船以特定任务所需航向、航速等运动参数自主航行通过指定位置,达到灵活机动的目的.

    航线规划运动约束自主航行贝塞尔曲线碍航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人口流动模式变化识别

    钟雷洋周颖高松夏吉喆...
    1237-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国与美国两大湾区的高时空分辨率人口移动大数据,首先构建移动变化指数、距离变化指数和波动变化指数3个评价指标,剖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人口移动差异特征.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算法识别出两大湾区的人口流动内在结构和流动模式.分析发现:(1)在人口流动管控维度上,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表现优于旧金山湾区,大流行期间人口移动量下降幅度更大,每日移动量波动更加平稳,平均出行距离更短.(2)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模式主要受春节假期与公共卫生政策双重影响,从中识别出日常出行模式、返乡出行模式和返程复工模式.旧金山湾区人口流动模式呈现强规律性(包括日常出行模式、工作日出行模式与周末出行模式),公共卫生政策对其影响并不深刻.量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控措施下中美两大湾区人口流动指标与模式的定量改变,对评估防疫措施有效性和确定有针对性的防疫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还可为未来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重要指标与经验参考.

    公共卫生事件人口流动时空特征模式识别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

    GNSS坐标时序分析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垂向构造变形和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胡顺强
    1250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