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杨锋

双月刊

2095-414X

xuebao@wtu.edu.cn

027-59363626

430073

武汉市武昌鲁巷纺织路1号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各类学术研究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业技术、农业技术等研究领域,将纺织服装学研究作为重点建设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艺术特征及设计应用

    张金滨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蒙古族图案艺术传承与发展,经实地考察、访问,查阅文献资料,从题材、造型、色彩、结构4个方面对锦缎面料中蒙古族图案的造型艺术特色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调研问卷统计分析,运用基元重构法对其二次设计进行探究与实践,融合现代审美生成新图案,最后,探索在地域化旅游纪念皮包中的实践应用.该研究可为民族图案设计实践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锦缎面料蒙古族图案造型艺术特色旅游纪念皮包设计应用

    闽南砖雕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与实践

    王莹黄灿艺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砖雕作为传统特色的装饰技艺,历经千百年不断装点着古建筑的外观,其图案资源丰富,装饰色彩沉稳,独特的红砖雕刻艺术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本文旨在将闽南传统特有的砖雕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令其呈现极具传统文化特点的艺术个性与魅力.本研究从闽南砖雕元素的造型、纹样、题材等角度分析,以闽南砖雕元素特色作为切入点,探讨并实践了闽南砖雕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碰撞融合,该设计实践不但丰富了服装设计创作题材,同时又将使得闽南砖雕的建筑美学更好地得到传播发扬.

    闽南砖雕服装设计设计传承创新思维

    浅析服装中性别模糊现象的形成、演变及特征

    石华梅黄皆明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当今服装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契合当今时装的消费需求.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服装时尚中的性别模糊现象进行探讨,归纳分析出性别模糊服装形成的原因、演变的阶段以及服装的特征.研究认为: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伴随着战争期间男女生产力角色的变化,导致了性别模糊现象的形成.该现象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体现为女装男性化、女性元素在男装中出现、男女装相互融合.性别模糊现象的特征可以从色彩、廓形、面料三个方面体现.本研究对当今服装设计和服装的消费具有实践应用的指导意义.

    性别模糊现象色彩廓形面料

    南方谈话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三十周年

    朱丽霞金豆豆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在世界向何处去、中国该怎么办的重要历史节点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邓小平党建思想成熟的标志.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从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思想进行了集中论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政治路线不动摇、坚持做好干部培养的组织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建设、坚持反腐倡廉的作风建设,从而促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迈向新征程.

    南方谈话党的建设新时代邓小平

    抗战时期党对华北根据地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探析

    姜迎春阮琪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为着眼点,全景式地描绘党领导农村妇女社会教育运动的全貌,实现民族解放、妇女解放与政权巩固三者的有机统一.为党领导妇女解放的研究提供一个文化视域,对促进新时期农村妇女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价值.

    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纺织服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两个结合"为视角

    常沛孙凯迪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纺织服饰类"非遗")源自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因此,本文通过挖掘纺织服饰类"非遗"中所蕴含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契合度,分析纺织服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探究纺织服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和促进纺织服饰类"非遗"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作品展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