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软实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季刊

文化软实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文化主体性

    陈金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形成的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国家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开展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巩固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化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意蕴——基于习近平11次新年贺词的文本分析

    艾楚君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迨及 2024 年,习近平 11 次在岁序更替之际发表新年贺词,新年贺词充满情感温度,引发中国人民的情感共鸣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1 次新年贺词宛如"国家相册"、定格国家大事、记录时代变迁,勾勒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实践图景和生动图像;其丰富的情感面相从若干侧面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意蕴,即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崇之情,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切之情,对大党大国责任的担当之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尊重之情,对人类共同发展的关注之情.

    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新年贺词情感意蕴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意蕴、严峻形势与优化路径

    龙献忠黄明勇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包括西方文化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散播、网络不良文化弥漫的外部挑战以及高校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文化自信教育规划和教学方法滞后、大学生自律与批判意识不足的内部形势.立足严峻形势,需要从做好科学规划、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不断增强和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政治动员策略及其现实启示

    何畏官心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革命时期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与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一套以保障农民权益、激励斗争情感、改造乡村传统和建立农民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政治动员体系,使农民群体主动参与到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并在动员农民与争取革命胜利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党的政治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政治认同感、联合乡村传统实现政治目标等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政治动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农民政治动员毛泽东大革命时期乡村振兴

    毛泽东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探析

    谭吉华李荻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文化理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的有关什么是文化建设、怎样建设文化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创性贡献既包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理论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也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立场原则,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本任务;还包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指导方针.系统梳理毛泽东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对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文化理论原创性贡献

    陈嘉庚在南洋华商遭遇欧战挫败以后的觉醒

    王琛发
    3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战时期,马来亚处在亚洲战区,是协约国战争资源的大后方,因战争需要大量原产品而曾经带动南洋经济一时繁华;但南洋华人因资金与人力分散,大量集中在原产品领域,战后一旦出现橡胶供过于求,就会由于其本身没有能力左右国际市场,以及应变亏损能力薄弱,而不断遭受殖民政策压迫和灾祸转嫁,从而在全球不景气的背景下被迫接受外资兼并.与此同时,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以扩张南洋属地,并以华人为商战对象,这进一步使华人经济雪上加霜.即便如陈嘉庚这类大规模从事原产品加工产业的民族资本家亦难幸免.但陈嘉庚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坚守对现实实际的判断,对民族资本和工农百姓所遭受的悲剧抱持深刻同情,并由此选择了批判列强殖民、反思资本制度以及支持亚洲民族反殖民运动的社会主义道路.

    爱国主义陈嘉庚精神南洋华商反殖民运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功能、风险及预前治理

    孙夕龙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技术的底层性和通用性重塑意识形态实践的要素和结构,其专业化和小规模化后将成为广泛销售并使用的智能代理,将造就意识形态生产、传播、教育和动员新形态.由于专业权威弱化、算法复现数据性质谱系以及私有化的产权和应用造成了权威性与民主性、政治性与技术性、公共性与私有性矛盾,智能代理将在实践主体、模型构建和社会应用方面引起多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风险.为治理风险,应立足未来提出预前策略,抛开为技术引发问题打补丁的思路.必须确立党管智能代理原则,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构建可内嵌意识形态知识图谱,提升意识形态数据规范性;导入意识形态管理智能代理,实现社会应用全程风险处置.

    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实践技术智能代理风险治理

    以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

    曾长秋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经历百余年艰苦卓绝、筚路蓝缕的奋斗,锻造了属于自己的革命精神,衍生了传承红色文化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载体是红色资源,遗传密码是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离不开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代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

    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文化软实力

    论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美

    文雯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崇高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审美范畴.立足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美的本体性思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的"美的规律"的重要解读,包含着伟大、理性、道德与超越的重要品质.基于传统审美教化对崇高美的推崇、马克思主义美学内含崇高美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崇高美自觉融合等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美.为此,可以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动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表现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人"导向,更好地彰显崇高美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与生命价值,从而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传播媒介变革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王芸婷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十余年,是传播媒介急剧变革和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传播媒介变革推进自身创新发展的十余年.融合化显著提升、智能化加速推进、互联化持续增强、沉浸感更趋强化的传播媒介变革新态势,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因应传播媒介变革,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高度自觉,在建设新兴平台、强化主体协同、挖掘各类资源、拓展研究视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与此同时,也面临思维误区、平台掣肘、人才稀缺、内容乏力等亟待走出的困境.面对传播媒介变革及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需要继续优化思维方式、运用传播科技、培养多元主体、提升内容质量,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传播媒介变革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