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Journal WenHua XueK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代陕商周莹的历史贡献及其精神文化研究

    马竹英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珍贵文物遗存""红色革命文化""忠义仁勇、讲诚守信的陕商精神""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等四方面阐述了一名传奇女性周莹的历史贡献及其精神文化,她留给今人的不仅是丰厚的物质财富,安吴青训班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其为代表的陕商精神文化以及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对现代社会也是一种观照和启示。

    周莹历史贡献红色文化陕商精神女性意识

    论古代文学中的丑女形象——以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为例

    李露菲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翁贝托·艾柯曾在《丑的历史》对丑女形象进行过探讨,认为女性之丑是文学艺术作品中一个极为讨好的主题。如朱文纳(Juvenal)的《第六讽刺》、刘向《列女传》中的钟离春、宿瘤女等,均涉及刻画丑女。不同于在西方文学上将美和丑对立开来,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大多都是处于类比,而对于丑女的形象刻画又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中的丑女形象,并不一定都与美对立,还可能与德、善等有关。鉴于此,笔者以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古代文学作品中丑女形象的形成以及关于丑女的具体描写,以便于厘清古代文学作品中丑女观的形成与变化,以及不同阶段审美标准与社会审美意识的差别。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丑女形象

    谈谈严耕望的治史与人文文化——以《治史三书》为例

    强航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严耕望老先生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历史地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学术文化方面,他的治学方法与文化理念很大程度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熏陶,对后人"以事实为基础,以史料为依据"的治史方法影响深远。本文以严老先生《治史三书》为例,欲通过书中严老先生治史的学术思想轨迹来窥视老先生影响深远的治史文化。

    严耕望治史人文文化

    从《太平广记》"胡人识宝"故事看唐人民族心理

    肖璐璐魏娜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平广记》中收录多则"胡人识宝"故事,这类故事不仅极具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是描写唐代中原和西域互动交流的生动写照。笔者通过文本与史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透过"胡人识宝"故事对唐人民族心理进行探析。从早期"天朝上国"心理占据主导到安史之乱后的"自我纯化",贯串其中所反映出的是复杂甚至略显矛盾的民族心理。

    《太平广记》胡人识宝民族心理

    门后的世界——论"半启门"图像与文本中的能动空间

    王士超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在宋金墓葬中出现的"半启门"图像,往往含有两个关键元素:人物(通常为女性)和"门",宿白称之为"妇人启门",这一称法被学界沿用至今。启门图记载着与死后有关的世界之存在,与神祇、鬼怪灵魂的信仰观念有关。本文以一种艺术语汇和形象代码的方式来探究"半启门"图像在墓葬中的时空逻辑含义,并将探讨的焦点转向"半启门"与不同时期诗歌典籍文学作品中的文本对应关系,进而互为佐证,试图论证此图式及可能的相关叙事文本含义的能动性和其背后所反映的与性别相关的历史实质。

    半启门唐传奇仪轨

    宋代提举常平司的职能

    肖帅帅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提举常平司是熙宁变法时期,为在地方推行新法而设立的行政机构。其职能非常广泛,涉及监察、财政等许多方面,是南宋财赋征调系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梳理提举常平司的职能,直观地展现其在两宋社会各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宋代提举常平司职能

    中华文明视野中柯尔克孜族历史的根与缘

    张旭郭春颖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对中华大地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的持续性回溯,暨研究各地区、各民族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以及各民族交互往来的历史,对于考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柯尔克孜族为例,通过对该民族文字发展史、血脉交融史和协防卫国史的探寻,了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机制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民族交融柯尔克孜族历史逻辑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主义和权谋冲突——以曹操为例

    周淑敏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涵深度有无限的挖掘空间,笔者主要从《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主义和权谋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国演义》中英雄主义的表现和权谋,而后结合起来探究了英雄主义和权谋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英雄主义充满了浪漫,但是又时常违背伦理;另一方面,伦理和英雄主义也有统一的时候。最后,研究了对《三国演义》中英雄主义和伦理之间冲突的两面性看待,从两个维度探究了这种冲突的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主义和伦理困境,分写二者的具体表现和矛盾构成,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为《三国演义》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三国演义》英雄主义伦理困境

    避世玩世、愤世傲世中的才情挥洒——张岱作品"二梦"解析

    章早晨陆湘芸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的大家,亦是著名的"纨绔子弟"与山林隐者。本文结合张岱生平、文学才情,以《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为视角,探索张岱家乡绍兴和张岱梦牵魂萦之杭州两地对张岱性格、文章之影响,提出张岱之所以成其为张岱的一个缘由——绍兴之"硬"与杭州之"柔"合成了张岱的"硬骨柔肉"。张岱的避世玩世与才情挥洒成为后世读者心中张岱生存状态的定格之影。坐看风月成了晚年张岱遭受人世浮沉与家国幻梦后的唯一慰藉,看似潇洒无比,实则惆怅幽远而哀怨。

    避世玩世愤世傲世硬骨柔肉地域环境才情挥洒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