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科学学报
植物科学学报

李绍华

双月刊

2095-0837

editor@wbgcas.cn

027-87510755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74006信箱)

植物科学学报/Journal Plant Scl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植物学研究》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1983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由植物学家黄宏文研究员担任;编委会由国内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共47人(其中5位院士)组成。本刊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创新性、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 《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B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林业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20余种数据库或检索期刊收录。现已与美、英、日、瑞士等国家的十多个单位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本刊曾四次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武汉植物学研究》为双月刊,大16开本,全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70X,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49 / Q。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发行代号:BM872;国内邮发代号:38-103,定价15.00元,全年90.00元。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武昌磨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内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10755 E-mail:editor@rose.whiob.ac.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性别和叶形对圆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亢红伟岳康杰刘慧欣王佳丽...
    791-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性别及叶形对光合能力、能量分配与耗散的影响,本研究以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雌株、雄株和雌雄同株3种个体的鳞叶和刺叶为材料,测定了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含量。结果显示:雌株和雄株刺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和NSC显著高于鳞叶;雄株、雌株刺叶的非光化光淬灭系数(NPQ)和光能捕获能力(1/Fo-1/Fm)显著高于鳞叶,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光淬灭系数(qP)、潜在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显著低于鳞叶。雌株的Pn、NSC、NPQ和1/Fo-1/Fm显著高于雄株,Fv/Fm、ETR、qP、rETRmax和Ik显著低于雄株。相关性分析表明,NSC与Pn和1/Fo-1/F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ETR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圆柏刺叶通过提高光能捕获能力及热散耗能力适应强光照环境,而鳞叶通过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光保护机制,能够适应弱光照环境。雌株可通过较强的光合速率获取较多的NSC,从而满足其生长繁殖的需求。

    异形叶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光能捕获能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硒对箭叶淫羊藿有害元素吸收及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陈春丽王斌王恩余海琼...
    800-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叶面和土壤施肥两种方式进行富硒栽培,研究硒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吸收铅(Pb)、镉(Cd)、汞(Hg)、砷(As)等有害元素的影响,以及对其总黄酮、淫羊藿苷和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施硒时,除As外,10mg/kg处理组可抑制箭叶淫羊藿对有害元素的吸收,更高浓度的硒则促进有害元素的吸收;叶面施硒时,4种元素的吸收均受到抑制,且具有剂量效应。(2)箭叶淫羊藿富硒效果显著,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硒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叶面施硒肥可促进箭叶淫羊藿叶片的生长。(3)硒处理可促进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能减少有害元素的积累,有利于药材质量的提升,未来可作为箭叶淫羊藿药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亚硒酸钠箭叶淫羊藿有害元素黄酮类化合物

    ABA处理下抑制抗坏血酸氧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孙林娟刘桃李刘海袁定阳...
    806-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坏血酸(AsA)氧化是调节抗坏血酸稳态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但该过程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是否受脱落酸(ABA)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抗坏血酸氧化基因OsAAO4为对象,分析其对ABA的响应特性,及其敲除系在ABA处理下的表型与生理特性。结果显示,OsAAO4具有丰富的ABA响应元件,ABA处理9h后,其在根和幼叶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未经ABA处理时,OsAAO4敲除系KO-1、KO-2的株高、存活率与野生型('中花11')均无显著差异;在ABA处理下,两个敲除系的株高分别比野生型降低38。34%和25。72%,存活率下降21。91%和5。48%,幼苗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下降35。31%和31。81%,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下降29。72%和26。95%,而AsA含量则分别提高27。17%和16。37%。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在ABA处理下,KO-1和野生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氧化还原和氧化应激途径。研究结果表明OsAAO4介导的抗坏血酸氧化是维持逆境胁迫下AsA氧化还原稳态并确保幼苗正常生长的重要生理机制。

    水稻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氧化酶OsAAO4脱落酸

    浮萍科植物作为受体材料在重(类)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汪琪董鹏刘铭吴丽...
    815-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重(类)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工程上控制废水中重(类)金属污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且修复工程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被破坏。因此,寻求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此外,重(类)金属的存在也给淡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高效监测这些重(类)金属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上讲的水生漂浮植物浮萍(Duckweed)实际上是浮萍科浮萍属(Lemna)、紫萍属(Spirodela)和芜萍属(Wolffia)的总称。由于它们易在受控条件下培养且生长迅速,能对重(类)金属污染进行早期预警和后期修复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淡水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植物。本文对近20年来浮萍科植物作为受试材料指示淡水环境中重(类)金属生态毒性与毒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不同水平(分子、细胞、个体)浮萍科植物的响应特征和应用特点,并对现存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浮萍重(类)金属水生态系统生态风险氧化应激漂浮植物

    植物氮信号感知与根系发育

    余悦冉贵平皮利民
    825-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为应对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变化,植物体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通路来精密调控根部构型,以达到最优的氮吸收效率。本文综述了植物根部接收氮素信号的感受器及其调控根系发育的具体途径,详细阐述了氮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以及其他分子间的交互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协同调控,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应用方向,以期为今后植物根系与氮素信号互作机制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氮信号根系发育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