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王守智

月刊

1673-629X

ctad@vip.163.com

029-85522163

710054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ourna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原名《微机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和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共同主办。刊名为著名科学家胡启恒院士亲笔所提,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效祥院士写了创刊词。1991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450/TP,国际刊号:ISSN 1673-629X。该刊为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月刊。该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国内读者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国际读者分布在北美、西欧、韩国、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几年来高水平的论文刊登数量明显增加,各类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刊登数量已超过80%,各项指标在我国自然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类(TP)多种期刊中排名前列,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杂志之一。 该刊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广泛的作者群体,主要稿件来源单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数百所重点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中国水电、中国建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等。 刊载内容涉及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技术和创新的最新成就、软件工程的最新成果、应用开发的成功经验等,在学术界有较好的影响。为我国计算机的创新、设计、开发、应用创造了一个宽舒和谐的学术交流的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技术展示的平台,成为我国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刊物之一。该刊的编委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九所知名大学和七所重要研究所,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外籍专家共22位著名教授或研究员组成。以沈绪榜院士为首的编委会顾问组把握着期刊的大方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路由设备IPv6网络隧道功能驱动研究

    蒋建峰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特网的发展导致IP地址的资源耗尽,IPv6网络将逐渐取代IPv4网络的主体地位.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IPv6网络的孤岛,隧道技术是实现IPv6孤岛之间联通的关键过渡技术.IPv6隧道技术是将IPv6报文作为要发送给隧道另一端的IPv4报文的净荷数据,然后经由IPv4骨干网络传输.在网络数据的转发过程中,基于硬件的数据转发效率要远高于软件驱动的数据转发效率.依据IPv6隧道技术设计了一套驱动流程,指导隧道报文在转发芯片上的转发.介绍了系统结构图以及NP芯片的转发流程和驱动指令,基于三层单播转发将数据包在隧道中封装,在OUTINFO表项内添加隧道标记和信息,将各种指令信息下发NP芯片,生成FIB转发表指导数据转发方案.实验表明该驱动流程可以很好地指导6to4隧道报文正常转发,提高网络的数据转发速率,降低网络延迟,特别是当数据流量增大到300 Mbps以上时,网络延迟和抖动性能可以提升100%~400%,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隧道6to4中继NP芯片驱动指令转发信息库

    基于编辑距离的自适应反馈程序评测方法

    薄钧戈乔亚男齐琪黄鑫...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风起云涌,对高校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很多高校在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程序设计类课程,该类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上机编程练习以培养应用计算机去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很多高校都将在线评测系统引入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中,而大部分在线评测系统没有友好的错误反馈指导功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辑距离的自适应反馈程序评测方法,通过检测学生代码的编译信息和测试用例信息,应用编辑距离,自适应给出学生代码出错原因并给出反馈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找到代码出错位置并有针对的进行修改.结合自适应反馈程序评测方法的在线评测系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正确的计算机思维和行动方法,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研究结果为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过程智能化改良提供了理据.

    在线评测系统自适应编辑距离反馈指导程序评测

    水下管汇模块化设计技术与仿真系统研究

    郭鸿飞顾继俊柳依何安维峥...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管汇是水下生产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下管汇设计制造技术被国外公司所垄断.针对水下管汇设计技术国产化尚处于探索阶段、设计手段仍以二维和三维混合建模方法为主,导致设计效率较低、设计效果无法实时动态显示等问题,提出水下管汇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基于Unity 3D平台的水下管汇模块化设计仿真系统.通过对国内的水下管汇案例和水下管汇单元部件的总体布置原则分析,进行水下管汇模块化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水下管汇设计模块的拆分,梳理了模块设计流程,建立了模块的模型库与信息库,实现了水下管汇总体布置方案设计、管汇单元部件设计、智能装配、管汇的重量投资的计算与统计、管汇优化、作业场景可视化漫游等功能.实验表明:水下管汇模块化设计系统设计自由度高、设计结果与实际误差小、可快速验证设计布局,为水下管汇国产化、智能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下管汇模块化设计Unity3D智能装配数字化

    一种基于论文画像的科技文献数据去重算法

    白文磊常丽琼郭军刘宝英...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准确地将不同数据库中重复数据过滤清除是构建数据仓库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科技文献资源服务领域,传统的数据去重方法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检索技术,进行字段内容匹配,过滤内容相同的论文数据.然而,分布在不同数据库中的论文,一般有着不同的字段信息和字段类型,即使有相同的字段也会因为字段内容可能存在乱码信息,导致算法鲁棒性不强,这是传统搜索查找匹配方法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借鉴推荐系统中物品画像和人物画像算法的思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论文画像的科技文献数据去重算法.该算法通过tf-idf技术提取文章摘要中的关键字信息,再将关键字信息通过word2vec转换为词向量,进而计算出论文之间的相似程度并过滤掉重复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的大型论文数据集下,该算法能够有效去除重复信息,auc均值可达到0.98以上.

    论文画像数据清洗数据去重词频-逆文档频率词向量

    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卷积模型的室内定位方法

    刘伟程春玲杜金楷章丁祥...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内定位中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构建图像并实现位置分类是一种新的方法.但基于DCNN的室内定位算法受实际环境、数据采集方式、模型结构等的影响,存在拟合能力弱、定位精度较差、未知位置识别能力弱的问题,在实际定位中很难满足定位精确度和稳定性的需求.对此提出一个能够识别未知位置的改进模型:I-DCNN(Improved-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针对拟合能力弱的问题,通过增加DCNN的复杂度和调整模型结构的方法来提升拟合能力;针对定位精度的问题,利用数据增强方式扩充数据集,并在全连接层中增加dropout层;针对未知位置识别的问题,将DCNN与I-Openmax(Improved-Openmax)算法相结合,增强未知位置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I-DCNN的拟合能力明显优于DCNN和AlexNet模型,在包含未知位置的测试集上准确率为96%,均方误差为0.061,平均绝对误差为0.054,性能明显优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定位算法.

    室内定位卷积神经网络开放集识别信道状态信息数据多维图像

    基于改进YOLOv5s的烟支外观缺陷检测方法

    刘鸿瑜袁国武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支外观缺陷自动检测是卷烟厂产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步骤,它对提升卷烟质量有很大的作用.针对烟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生产速度快、要求检测精度和分类精确率高等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 s的烟支外观缺陷检测方法.首先,使用LabelImg工具对原数据进行标记,并进行合适的数据增强;其次,在YOLOv5 s网络的主干模块引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然后,优化激活函数,采用Swish,提升网络分类效果;最后,优化损失函数,采用DIoU,以更好地对小目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s方法在烟支外观数据集上的精确率达到了90.9%,召回率达到了86.8%,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94.0%.与原始的YOLOv5s网络对比,精确率上升了4.1%,召回率上升了4.5%,平均检测精度上升了3.3%.而在平均检测速度上面,改进的YOLOv5s和原始的YOLOv5s网络相比只增加了0.1 ms/支,也能满足目前烟支生产流水线的检测速度需要.因此,改进后的YOLOv5 s算法提升了传统烟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检测精度和速度,能投入到烟支外观缺陷检测应用中.

    烟支外观缺陷检测YOLOv5s数据增强注意力机制

    基于BERT的服务网站Web攻击检测研究

    范禹辰刘相坤朱建生蒋秋华...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基于规则的web攻击检测方法需要人工设计添加规则,规则较多时消耗的计算资源会增长并降低检测效率,且无法识别未知攻击;近年基于深度学习的web攻击检测相关研究大多仅对http请求的url及参数部分进行检测,会遗漏部分存在于http请求其余字段的恶意攻击.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BERT提出了两种对http请求进行全量检测的web攻击检测方法,对BERT提出改进,基于其表征输出分别在网络后增加LSTM和Transformer,用于融合特征使BERT支持长文本的输入.两种检测模型均使用服务网站真实数据集作为训练集,使用网站真实数据集的测试集部分验证其检测效果,使用CSIC2010公开数据集作为测试集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前提下有效识别网站真实数据集中的正常流量及异常流量,且使用Transformer的检测模型在两种测试集上表现更好.

    web攻击检测BERT模型LSTM模型Transformer模型深度学习

    基于OpenCV的芯片IMEI码的检测与识别

    朱德意孙晴艺董思凡麻胜恒...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的热点研究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机器能够与运动目标检测很好地结合,有望代替人们去完成那些枯燥乏味或者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工作.在芯片制造流水线中,依靠人工识别并记录芯片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效率低下且易出错.为实现芯片IMEI码的自动识别,该文使用OpenCV对视频进行预处理,通过灰度化提取芯片上的全部轮廓,通过膨胀、腐蚀操作处理轮廓,再通过面积和周长两个参量筛选得到芯片的IMEI码区域,进一步通过将该区域与原视频结合得到含有芯片IMEI码的视频,最后使用Tesseract-OCR识别芯片IMEI码.同时做了基于神经网络CRNN进行识别的对比实验,首先通过生成器函数构造了一个由字母、数字和冒号组成的数据集用于模拟芯片IMEI码输入CRNN网络进行预训练,在此基础上用15张IMEI码的图片进行迁移学习,最后基于学习到的新模型对视频中的三块芯片进行识别.通过对比发现,在小样本数据集的情况下,该方法识别芯片IMEI的准确率远远超过CRNN识别芯片IMEI码的准确率.

    IMEIOpenCVTesseract-OCR运动目标字符识别CRNN

    勘探开发数据智能质量检查方法研究

    李春生陈思宇张可佳富宇...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库作为油田的重要数据分析资源,其数据的准确性受到油田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勘探开发数据的不断增加,数据质检难度逐渐增大,但现存的质量检查方法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数据质量问题.现存的质检方法是管理人员凭借个人经验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存储过程进行数据检查,此方法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工作效率低且工作人员在统计数据时容易出现错误输入、数据遗漏等情况,导致结果准确性低,另一方面存储过程包含的质检规则宽松、灵活性差、缺少智能性,仅仅对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进行检查,只能检查出部分异常数据.现急需一种智能化的质检方法来解决当前质检速度慢、难度大的问题.因此,提出建立质检专家系统,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辅助使其智能地完成质检工作,减轻数据管理人员的压力.该文通过采集专家经验建立知识库,而后使用推理机推理得到质检结果,再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质检结果对知识库进行更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勘探开发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勘探开发数据智能质检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异常检测

    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李雪花高全力赵辉杨昊...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用遗传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局部搜索能力差及易"早熟"现象,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与混合蛙跳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用于求解单目标柔性车间调度问题.首先对单目标柔性车间调度问题进行建模,然后对算法的整体流程进行阐述,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在初始种群生成时采用混沌理论产生分布均匀的随机数提高初始种群在解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并针对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的特性改进遗传算法的交叉方式及变异规则;并在遗传算法每轮迭代后,将表现优异的个体加入优良种子库进行保护,并采用混合蛙跳算法对优良种子库进行局部搜索寻优,将得到的更优解与下轮个体交叉迭代,提高局部搜索能力,改善传统遗传算法"早熟"问题.通过对Brandimarte(mk01~mk10)算例进行仿真测试及对比其他算法,该算法得到了目前的MK08算例的最优解,证明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遗传算法混合蛙跳算法优良种子库交叉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