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游效曾

月刊

1001-4861

wjhx@nju.edu.cn

025-83592307

210093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无机化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有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催化等,着重研究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多铌氧簇聚物的研究进展

    杨宗斐赵晓森李靖庄文昌...
    46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铌氧簇聚物是多金属氧簇聚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类型,在碱催化、光催化产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主族元素(ⅢA/ⅣA/ⅤA/ⅥA族)为杂原子的杂多铌氧簇聚物和过渡元素(V/Fe/Cu)为杂原子的杂多铌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合成策略、结构调控、性质及应用的探索.此外,对当前杂多铌氧簇聚物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多铌氧簇多金属氧簇结构调控策略合成

    直接Z型MIL-100(Fe)/BiOBr异质结的构建及光芬顿降解磺胺甲恶唑的性能

    李雨佳王天予王茀学王崇臣...
    48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可控制备了系列直接Z型MIL-100(Fe)/BiOBr异质结.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MIL-100(Fe)/BiOBr异质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化学组成进行表征.以低功率发光二级管可见光为光源,探究了MIL-100(Fe)/BiOBr异质结光芬顿降解磺胺甲恶唑(SMX)性能.最佳反应体系MB-7/Vis/H2O2(MB-7是MIL-100(Fe)质量为BiOBr质量的70%时制备的样品)在光源照射70 min后可降解99.8%SMX(5 mg·L-1).同时,还考察了 H2O2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H值以及无机阴离子对MB-7/Vis/H2O2降解SMX影响.MB-7/Vis/H2O2能够在经过5轮循环降解实验后保持95%以上的SMX降解效率,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光致发光(PL)光谱、光电化学测试、活性物质捕获实验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光芬顿降解SMX机理进行了揭示.增强的光芬顿活性的机制主要来自于异质结的构建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促进了活性物质产生以及Fe3+/Fe2+的循环.

    光芬顿异质结MIL-100(Fe)BiOBr磺胺甲恶唑

    UiO-66-NH2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醇的催化氧化

    段章圭裴毅郑姗姗王召阳...
    496-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复合材料Cu-Cu2O/UiO-66-NH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在空气作氧化剂条件下,以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作为模型反应,系统地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各组分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在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60℃下反应5 h便可将苯甲醇定量转化为苯甲醛,并对其他苄基醇、烯丙基醇和杂芳基醇等底物也展现出良好活性.此外,循环利用3次后,该催化剂活性几乎不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Cu-Cu2O基催化剂UiO-66-NH2复合材料醇选择性氧化

    MFI纳米片沉积层气相转化制备超薄b轴取向沸石膜

    陈姣李毅谢毅刁丹丹...
    507-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乙二胺-水蒸汽进行气相转化(VPT)制备超薄、取向MF1沸石膜,通过将MFI纳米片沉积层转化为致密的沸石膜,实现了膜厚度的有效控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明,制备的沸石膜膜厚度约为280 nm,具有高度b轴取向的致密结构.丁烷异构体双组分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在333 K下,等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异丁烷混合物的正丁烷渗透速率和分离因子分别为1.5×10-7 mol·m-2·s-1·Pa-1和14.8.Na2SiO3作为低聚硅源在MFI沸石纳米片二次生长过程中能够提供硅源和碱度,通过在胺类蒸汽中实现MFI沸石纳米片间的融合生长,进一步提高了膜的取向度和致密性.

    膜分离MFI沸石纳米片气相转化法低聚硅源硅酸钠

    碱金属修饰的萘炔/萘二炔对CO2选择性吸附分离的理论计算

    赵杰刘森殷齐康鲁效庆...
    515-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结合的方式探究了不同碱金属(alkali metal,AM,包括Li、Na、K)修饰提升萘炔(naphyne,NY)和萘二炔(naphdiyne,NDY)的CO2吸附分离性能.通过结合能和结构的电子性质分析发现,AM修饰的NY和NDY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298 K、100kPa的条件下,Li修饰的萘二炔(Li-NDY)表现出高达11.37 mmol·g-1的CO2吸附量和430.85的CO2选择性(优于N2).同时,利用气体吸附密度分布揭示了不同AM修饰的NY/NDY(AM-NY、AM-NDY)具有高吸附量的原因,以及二者作用效果差异的本质.最后,从吸附热、库仑和范德瓦耳斯相互作用等角度详细说明了AM引入的改性机制.

    二维碳材料CO2吸附分离密度泛函理论巨正则蒙特卡洛

    W18O49/NH2-UiO-66复合催化剂的高效光催化CO2环加成

    程若霖王浩然任静马莹莹...
    523-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H2ATA)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Zr基MOF:NH2-UiO-66,继而以氯化钨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法实现了富含氧空位的缺陷氧化钨(W18O49)在NH2-UiO-66上的原位生长,构建了具有典型Ⅱ型异质结的复合光催化剂W18O49/NH2-UiO-66.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室温常压、模拟太阳光下,以氧化苯乙烯为模型底物,对所有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W18O49/NH2-UiO-66展现了最高的碳酸苯乙烯酯产率(58mmol·g-1·h-1).

    CO2环加成光催化W18O49金属有机骨架

    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陈丽梅赵梦菲陈琳李丁...
    53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量从47.4%提高到了 61.1%,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储热性能;向改性DIA中添加膨胀石墨(EG)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添加质量分数10%EG时导热系数提高了 113%(从0.276 W·m-1·K-1提高到了0.589 W·m-1·K-1).随着EG含量的升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有所增加,但化学相容性、稳定性等无明显变化.含10%EG的石蜡/碱改性DIA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储能性能、良好的温度调节性能和蓄放热能力.

    复合相变材料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

    用于高效去除水中孔雀石绿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3O4@聚丙烯酸@ZiF-8的制备

    徐鹏王莎莎陈难难王澳...
    54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磁性纳米粒子为核,聚合物为中间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外层的三层结构磁性复合材料(Fe3O4@PAA@ZIF-8).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层,最后通过原位沉积法在PAA外部包覆ZIF-8.在对Fe3O4@PAA@ZIF-8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Fe3O4@PAA@ZIF-8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Fe3O4的平均粒径为117 nm,PAA层厚度约为17nm,ZIF-8层的厚度约为14 nm.Fe3O4@PAA@ZIF-8对MG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此外,Fe3O4@PAA@ZIF-8还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8次循环利用后对MG(500 mg·L-1)的最大吸附量仍可达982 mg·g-1.

    Fe3O4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吸附孔雀石绿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无铅无机钙钛矿Cs3Bi2X9(X=Cl、Br、I)光电性能表面效应研究

    彭程韦建卫陈亚婷胡南...
    55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3Bi2X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区中,材料的吸收峰会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红移,其中一维结构的Cs3Bi2Cl9表面结构在光吸收能力上尤为特别且敏感;二维结构的Cs3Bi2Br9光吸收能力会受厚度影响;零维结构的Cs3Bi2I9非常稳定,且几乎不受表面特性和晶体厚度的影响.

    表面效应Cs3Bi2X9钙钛矿第一性原理

    La促进水滑石衍生镍基催化剂的原位制备及其CO2甲烷化性能

    杨文王迪迪黄子怡周亚平...
    56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水滑石衍生Ni-La/Al2O3催化剂,并用于CO2甲烷化反应,以研究La掺杂量对所得催化剂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La掺杂量能够提高活性金属Ni在载体中的分散性,减弱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并且改善催化剂的孔隙结构,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CO2甲烷化性能表明,当Ni负载量(质量分数)为30%、La掺杂量(质量分数)为10%时,催化剂30Ni-10La/Al2O3具有较优的催化性能;350℃时其CO2转化率及CH4产率分别达到91.9%和91.5%,并且连续测试60 h后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CO2甲烷化水滑石衍生催化剂La掺杂高分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