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创新
科技与创新

曲菲菲

月刊

1008-0570

control-2@163.com

010-6213243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14号院鑫雅苑6号楼601室

科技与创新/Journal Control & Autom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杂志 简介 邮发代号:82-946 刊号:ISSN 1008-0570/CN14-1128/TP 旬刊 每月出版3本杂志 测控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 嵌入式与SOC(微计算机信息); 综合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 测控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测量(传感器与仪器仪表)、控制(PLC与先进控制)、驱动(变频器与软启动)、执行(电机、开关、阀门、泵、电液气动动执行机构)智能化及其系统。 主导栏目: ★控制系统:PLC应用,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人工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嵌入式控制, 故障诊断,远程控制,遥感遥测遥控,RTU、SCADA、DCS、FCS、VXI控制,工业以太网控制,导航与制导控制,电子对抗控制,汽车电控,无模型控制,预估控制,混沌控制,混杂系统控制等;组态软件应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燃料电池控制;光电液气机联动控制;流程工业控制。 ★驱动与执行:变频器应用,软启动器应用,电力电子应用,步进电机应用,伺服电机应用,智能泵阀控制,智能液动系统,智能气动系统,低压电器系统,电液气动执行机构,各种电源。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各种传感器应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应用,微机电(MEMS)系统,各种仪器仪表(手持仪器,网络仪表,虚拟仪器,无纸记录仪,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率模态分析仪,仿真仪等)应用;计量仪器;检测仪表设计与应用。声发射;SAR;相控阵;核磁共振;汽车仪表等。 ★数采与监测:各种数据采集系统,NI技术应用,LabView应用,PXI,智能建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易燃易爆设施安防监测,生产安全监测(历史与实时数据库)与联锁,故障诊断,汽车安控监测。 嵌入式与SOC(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及栏目): ☆单片机应用☆嵌入式系统 ☆compact应用 ☆嵌入式计算机应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 ☆嵌入式软件 ☆设计与应用。☆ARM应用。☆微机电(MEMS)系统☆嵌入式网络技术应用。☆嵌入式数据库应用。 ☆片上系统SOC。☆DSP应用。☆PLD/CPLD/FPGA应用。 ☆RFID射频识别。☆电子产品设计。 综合自动化(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报道(及栏目): ☆管控一体化 ☆信息安全 ☆网络与接口 ☆数据库与应用 ☆3G与CDMA/GPRS ☆图象处理 ☆汽车电子 ☆智能建筑 ☆GIS/GPS ☆CAD/CAM ☆FMS/DNC/CNC ☆ERP/CRM ☆CIMS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预估评测与决策 ☆物流电子 ☆金融电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软件时空 ☆应用与实践 旬刊;每期刊登70篇技术实用文章/268页;年刊登2500篇文章供货商广告600个 大16开,出版发行36册/年。10元/册,360元/年。各地邮电局可订阅:82-946, 也可向本刊订阅。 收款单位与通信地址:100081北京海淀皂君庙14号 鑫雅苑6号楼601室 微计算机信息收 电话:010-62132436 (投稿) E-mail:editor@autocontrol.com.cn 或:自控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机叶片锁安全性及高效性提升方法研究

    刘积喜罗小峰朱一鸣马文博...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运维、数字化运维技术的发展,机组控制自动化要求提升,亟需对叶片锁定自动控制进行研究.介绍了一种叶片自动锁方案,其可实现叶片自动锁伸出或缩回操作,独立于安全链,不受安全链影响.在塔基和机舱可通过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进行锁定操作,也可通过远程监控界面操作,实现叶片锁定功能.

    风电机组安全性提升智慧运维远程控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周妍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装配式宿舍楼项目作为案例工程,系统地叙述了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的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同时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做了简要阐述.对类似工程的预制叠合楼板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种稀土金属裁切设备设计计算分析

    熊文凯刘明德曾震邓云霄...
    82-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金属裁切方法根据要求不同有激光切割、水切割、机械切割等多种方法.根据目标材料特性及工厂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镨钕合金锭的裁切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设计了一款稀土金属裁切设备.从裁切对象镨钕合金锭的物理性能入手,通过实验获取镨钕合金力学性能.依据生产加工的材料尺寸及加工要求计算设备各参数,选取相应的油缸,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所设计的设备结构梁进行了强度校核.

    稀土金属裁切镨钕合金锭有限元分析强度校核

    直流系统用中性母线接地开关的设计及工程应用

    张黎阳寇龙刚权磊陈丰辉...
    86-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直流输电作为最经济的能源输送方式,具有输送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损耗低等多种优势.直流系统使用直流转换开关可以获得多种功能和运行的灵活性.首先,介绍了中性母线接地开关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公司中性母线接地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外形和结构特点;最后,介绍了该系列产品的工程化应用等内容.

    直流转换开关中性母线接地开关工程化应用高压直流输电

    IPv6和区块链驱动的油田数据共享模型研究

    田雨王祥波吕旭东路宽一...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油田产业中,跨越部门"数据孤岛",实现部门间信息融合,是各部门互惠互利、和谐共生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石油产业数据共享机制,将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区块链技术为油田产业数据的共享提供了可信保障.IPv6为油田产业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连接.探讨了IPv6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实现油田业务数据共享中的潜力,并搭建IPv6和区块链驱动的油田产业数据共享模型,使得组织管理者可以提高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从而改善决策,赋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

    区块链IPv6油田数据共享数字化赋能

    基于EPLAN软件的电气工程设计优化方法

    叶俊杰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社会各界对电气工程质量越发重视,电气工程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升电气工程设计水平,能够有效保证电气工程开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为各类工程的后期安装与调试提供保障,提升电气工程建设质量.首先对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明确,其次对电气工程设计难点进行明确,并介绍了电气工程设计软件EPLAN,通过EPLAN软件对电气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希望能够为中国工程项目中的电气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电气工程优化设计EPLAN软件工程质量

    配电网SVG+电容混合补偿装置及系统研究与应用

    潘良曾立辉刘艳华周后良...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网技术降损是全面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出了新型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控制电容器投切与基础无功补偿容量联动的装置和线损治理架构,通过新型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自身进行无功补偿的动态快速响应和精细补偿,通过安装于分支线路或重点用户处的有源不平衡就地补偿装置AUC进行就地补偿.该研究成果在解决配电网末端线损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示范前景.

    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智能调控

    BIM模型转换造价算量模型方法的研究

    龙泽宙吴旭张涵
    99-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与造价专业清单算量模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现阶段造价人员在有BIM模型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重新翻模进行算量,效率低下.基于全字匹配、拆分匹配、常规匹配和默认匹配4种映射匹配方法建立模型映射库,对BIM模型转换造价三维算量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将设计创建的BIM模型按照造价模型算量规则做转换,再在程序中嵌入造价的规则和扣减关系进行清单算量.直接利用BIM模型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推动BIM技术在造价专业的应用.

    BIM模型造价算量模型转换方法映射规则

    基于矿用掘锚一体机截割装置滑移架的拓扑优化研究

    段延安吕璐甘宝宁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掘锚一体机是煤矿装备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主要以JM340型掘锚一体机截割装置中的滑移架为研究对象,基于先进的拓扑优化技术和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对滑移架进行优化改进.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滑移架的拓扑数值存在很大差异,说明工作时不同区域的受力表现出不均匀性的特点.通过在立板两侧和掏槽油缸连接座箱体区域设置加强筋、去除导轨套筒连接箱体中间区域材料的方式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滑移架质量降低了3%.通过累计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滑移架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可提升其使用寿命.

    掘锚一体机滑移架拓扑优化截割装置

    反制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模式研究

    龚国林周俊吉王博涵王玉...
    105-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UUV)协同作战已经成为当前大国军事竞争中水下攻防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军作战中最具前瞻性,且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最大化的作战样式之一.分析了目前潜艇与UUV协同作战的6种典型协同作战模式,通过利用复杂环境、针对UUV目前存在的缺点以打击潜艇、UUV的通信交互及构建全方位预警系统等措施提出了反制潜艇与UUV协同作战的模式,破坏敌方军事目的,减少敌方水下威胁,以期为中国在未来高科技信息化海战的无人作战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潜艇与UUV协同作战反协同作战模式无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