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盐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刘红光

月刊

1006-4990

book@wjygy.com.cn

022-26689297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无机盐工业/Journal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我国无机盐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无机盐生产情况,最新技术成就,市场动向、行业重要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用途、交流各方面经验,传播新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是从事无机化工生产与科研的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及大、中专学校师生不可缺少的科技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A分子筛负载Ce和γ-Fe2O3去除水中Sb(Ⅲ)和Sb(Ⅴ)的研究

    严振邱兆富金锡标王远...
    81-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度处理水中的三价锑[Sb(Ⅲ)]和五价锑[Sb(Ⅴ)],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铈(Ce)、铁(γ-Fe2O3)负载的4A分子筛新型吸附剂(4A@Ce-Fe).Ce和γ-Fe2O3的负载显著提高了4A分子筛对锑的吸附能力,当铈铁质量比为1∶3、pH=7.0时,4A@Ce-Fe对Sb(Ⅲ)和Sb(Ⅴ)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0.50 mg/g和10.03 mg/g.4A@Ce-Fe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3.70 emu/g,有良好的磁分离性能.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Sb(Ⅲ)的吸附,而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等温线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Sb(Ⅴ)的吸附.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表明,Sb(Ⅲ)和Sb(Ⅴ)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4A@Ce-Fe在初始pH为4.0~10.0时有较好的吸附效果,Ce、Fe几乎没有溶出;共存Cl-、SO42-和NO3-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小,而共存HCO3-和H2PO4-的影响则较大.XRD、SEM、BET、FT-IR、XPS等测试结果表明,Sb(Ⅲ)和Sb(Ⅴ)在4A@Ce-Fe上可能的吸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和氧化还原反应,其中M—O—Sb配合物的形成对Sb的吸附起主要作用.

    4A分子筛铈负载γ-Fe2O3负载锑吸附

    高镁磷尾矿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性能研究

    姜立龙李剑秋杨林张庆刚...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镁磷尾矿是磷矿反浮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矿物相为白云石、少量氟磷灰石和石英.将磷尾矿烘干粉磨后制成磷尾矿粉,分析了磷尾矿粉粒径分布、毒害性,参照GB/T 51003-2014《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测定了磷尾矿粉相关性能指标.以水泥、磷尾矿粉、粉煤灰为凝胶材料,制备了不同强度等级C30、C40、C50及C60混凝土,测定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并分析了掺磷尾矿粉水泥浆不同水化龄期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经过烘干粉磨后,磷尾矿粒径D90由133.1 µm降至63.4 µm,烧失量为39%、28 d活性指数为70%、亚甲蓝值小于1.4、流动度比大于100%.当磷尾矿粉占总凝胶材料10%时配制的C60混凝土,坍落度为230 mm、28 d强度为64.1 MPa、90 d强度为78.6 MPa;在养护龄期为90 d时,磷尾矿粉水泥硬化体中出现新矿物相水滑石,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磷尾矿粉可作为矿物掺合料用于制备混凝土.

    高镁磷尾矿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毒害水化产物

    利用废岩棉制备高性能泡沫玻璃陶瓷的实验研究

    战洪仁田丰张先珍马玉桂...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业垃圾废岩棉和废玻璃为原料,以CaCO3为发泡剂制备出高强度泡沫玻璃陶瓷.研究了废岩棉和废玻璃的添加量及烧结温度对泡沫玻璃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岩棉添加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熔体黏度会降低,不利于气泡结构的稳定;在废岩棉添加量为40%、750℃烧结温度下得到的样品容重为0.54 g/cm3、孔隙率为62.5%、抗压强度为4.76 MPa;样品主晶相为亚硅酸钙和石英晶相,加入TiO2作为晶核剂后主晶相改变为榍石;TiO2掺量为10%时,在750℃烧结20 min更经济,所得样品容重为0.82 g/cm3、孔隙率为50%、抗压强度为7.76 MPa.

    废岩棉废玻璃泡沫玻璃陶瓷TiO2成核剂

    高盐废水中硫酸铵和硫酸钠的分质结晶工艺研究

    魏天顺纪利俊盛勇陈葵...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理高盐废水并回收其中的盐资源是许多生产企业废水综合治理的难题.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10、15、60、80℃下Na2SO4-(NH4)2SO4-H2O的液固相平衡数据,基于相平衡数据划分了结晶区域.根据高盐废水的组成和液固相平衡数据,提出了分质结晶分离(NH4)2SO4和Na2SO4的工艺路线,设计了结晶过程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废水经3步结晶回收得到的(NH4)2SO4纯度达到了99.2%、Na2SO4纯度达到了98.9%,满足GB/T 535-2020《肥料级硫酸铵》和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的纯度指标要求.该研究可为高盐废水中(NH4)2SO4和Na2SO4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高盐废水硫酸铵硫酸钠分质结晶

    硫酸直接浸出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研究

    夏桂英杨柳春袁治冶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弄清磷石膏(PG)中低含量稀土元素(REE)的浸出规律及磷石膏浸出后品质的改善情况,通过实验研究了用硫酸直接浸出磷石膏中REE的过程动力学及磷石膏物相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REE浸出率随浸出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加、随液固比增大不断增加、随硫酸浓度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25℃下总浸出率较高,可达25%;其中La的浸出率最高,Pr的浸出率最低.REE浸出率在0~20 min内快速增加,随后趋于平缓,整个浸出过程动力学受灰层扩散控制.伴随着REE浸出的同时,石膏表面发生溶解,在溶液过饱和时重结晶形成脱水相的针状CaSO4细晶,而石膏的体相整体形貌变化较小,导致REE浸出率偏低.酸浸后样品粒径小于10 µm的颗粒占14.90%,较原样增加了5.16%,磷石膏粒径变小、杂质减少.研究结果可为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磷石膏稀土元素硫酸浸出石膏物相

    钛石膏中铁浸出动力学及其酸浸循环工艺研究

    向梦琪孟华王烨孟宪章...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过程中产生了钛白废酸及钛石膏,采用以废治废思路,将钛白废酸作为浸取剂循环浸出钛石膏中的铁杂质,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了钛白废酸循环酸浸钛石膏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33.15 K、液固质量比(以下简称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60 min、循环酸浸2次的条件下,钛石膏的除铁效率能达到80%以上.结合SEM、XRF、XRD等表征结果对比分析酸浸前后的钛石膏产品,结果发现酸浸条件能降低钛石膏中多种杂质组分含量,且酸浸前后钛石膏的物相组成均为CaSO4·2H2O.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钛石膏处理工艺,研究了在钛白废酸体系下,钛石膏中铁元素的浸出特性,并使用浸出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与计算,结果表明,该浸出过程受内部扩散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9.08 kJ/mol.

    钛石膏钛白废酸浸出动力学活化能

    铁铬液流电解液中三价铬的测定方法

    华蔓车莹杨合雄温启浩...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HG/T 4311-2012《工业氯化铬》滴定法测定三价铬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多步氧化法,将铁铬混合物中Cr3+完全氧化成Cr6+,实现了较大浓度范围内 Cr3+含量的精确稳定测试,解决了铁离子干扰;同时,对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条件(蒸馏水添加量、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和盐酸溶液添加量)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比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测定步骤主要为:先在酸性环境中用过量的氯酸钠溶液把Fe2+氧化成Fe3+,然后加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用双氧水初步把Cr3+氧化成Cr6+.此时由于部分被铁络合物包裹的Cr3+未被氧化,所以加盐酸溶液调节到合适的pH后,使被络合物包裹的Cr3+完全释出,再用双氧水完全氧化成Cr6+,然后添加硫酸溶液和磷酸掩蔽铁离子,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结果表明,测定的Cr3+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12%~0.51%,加标回收率为95.0%~99.2%,且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满足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中三价铬含量的测定要求.

    铁铬混合物三价铬相对标准偏差

    磷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

    张利洁李德刚韩文渊徐会君...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一种磷掺杂碳量子点(P-CQDs)的方法,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P-CQDs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证实磷成功接入了CQDs.引入磷可以减少CQDs的禁带宽度,从而提高对光的吸收和促进光生电子转移.在可见光照射下,P-CQDs的用量为0.5 g/L、过一硫酸盐(PMS)的浓度为0.4 mmol/L时,10 min内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为99%.考察了P-CQDs用量、PMS浓度和MB浓度等因素对体系降解MB效率的影响.同时,用自由基淬灭实验考察了P-CQDs光催化活化PMS降解MB的机理,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2·-)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碳量子点过一硫酸盐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多级孔纳米SAPO-34分子筛制备及甲醇制烯烃性能研究

    陈旭杨刚李海涛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缩短SAPO-34分子筛的高温晶化时间,提高其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的寿命和选择性,以三乙胺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作为双模板剂,采用分步晶化法快速制备了粒径为300~500 nm的纳米SAPO-34分子筛,同时添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一步对分子筛进行改性,得到多级孔纳米SAPO-34分子筛(C-ST1T2).对制备的所有样品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并应用于甲醇制烯烃的催化反应,考察了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分步晶化法可以有效缩短分子筛的晶化时间,并且得到纳米级SAPO-34分子筛.用CTAB改性后得到的多级孔纳米SAPO-34分子筛晶型完整,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和适中的酸强度.催化性能测试表明,C-ST1T2的甲醇转化率能够达到100%,并且催化寿命可以达到690 min,较单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有较大提升,同时低碳烯烃的选择性稳定在8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TAB对纳米分子筛的多级孔改性,有利于分子筛的MTO反应性能进一步提升.

    SAPO-34纳米分子筛分步晶化MTO反应

    磷酸改性CeO2纳米棒负载Pt催化剂催化丙烷燃烧性能的研究

    金声势刘凯杰刘秋文张一波...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2-yPOx催化剂,发现磷酸改性之后丙烷催化燃烧T50降低了60℃.通过XRD、TEM、EDS mapping等表征发现Pt和P均匀分布在氧化铈表面,且在磷酸改性和Pt负载过程后,氧化铈结构保持稳定.XPS和原位CO-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Pt在催化剂表面颗粒大小随磷酸改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并存在最优的Pt2+和Pt4+比,有利于丙烷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反应.H2-TPR和NH3-TPD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酸性位,而磷酸改性并未大幅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了铈基催化剂的丙烷燃烧活性.

    铈基催化剂磷酸改性丙烷氧化贵金属稀土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