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警医学
武警医学

李小萍

月刊

1004-3594

wjyx@vip.163.com

010-57976436,57976439

100039

北京永定路69号

武警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警总部卫生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等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论著”、“救援医学”、“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栏目,刊登军内外基础、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管理者的学术论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先后获得北京市全优期刊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和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事训练致少见或罕见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高超张联合王丹丹姚泽林...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中少见或罕见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规律.方法 以"应力性骨折或疲劳性骨折"为关键词在图片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上查询2018-01-01至2023-05-31确诊的军人应力性骨折,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身份)、临床资料(现病史、体格检查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X线、CT及MRI图像).所有病例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医师独立阅片,如有不一致结果相互协商后取得一致意见.纳入标准:(1)现役军人;(2)除外胫骨、跖骨、腓骨及股骨四个常见部位;(3)军事训练中发病,无明确外伤;(4)以少见或罕见部位疼痛为第一临床症状就诊,病程1 d至1年;(5)X线/CT可见骨折征象,或MRI可见骨膜或骨髓水肿伴或不伴骨折线.结果 共收集军人应力性骨折682例,其中少见/罕见部位应力性骨折49例,占比7.2%.49例中,新兵35例,占比(71.4%)最高.男47例(95.9%),女2例(4.1%).年龄18~44岁,中位年龄21岁,平均(22.41±4.78)岁.病程≤1个月16例(32.6%),>1个月且≤3个月26例(53.1%),>3个月7例(14.3%).49例,按发病部位整理如下:下肢20例,骨盆11例,腰椎4例,上肢6例,其他8 例.24 例经X线/CT确诊,16例经MRI确诊,9 例经CT+MRI确诊.11 例合并常见部位应力性骨折.7例两侧对称性发病.8例累及≥2个少见/罕见部位.结论 军事训练中少见/罕见部位应力性骨折常有特定的训练模式、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

    应力性骨折少见/罕见部位影像学特征军事训练

    鼻咽旁黏膜肌肉瓣在宽大腭裂修复中的作用

    周剑虹任常群李勇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旁黏膜肌肉瓣在宽大腭裂修复术中对裂隙关闭的作用.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 910 医院于2005-06 至 2021-06 收治的宽大腭裂患者 138 例,其中 81 例采用常规两瓣法行腭裂修复术,57 例在两瓣法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游离鼻咽旁黏膜肌肉瓣来辅助关闭鼻腔侧黏膜裂隙.术后统计患者腭瘘发生率、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来比较两种术式的差异性.结果 采用鼻咽旁黏膜肌肉瓣来辅助关闭裂隙,患者术后腭瘘发生率及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5.26%vs.29.82%)均低于常规两瓣法(16.05%vs.48.1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咽旁黏膜肌肉瓣能显著减低患者术后腭瘘发生率及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在宽大腭裂的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腭裂鼻咽旁黏膜肌肉瓣腭瘘腭咽闭合不全

    武警医学参考文献编排规范

    101页

    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吴磊王严昊吴午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3 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新疆总队医院2019-03 至2021-06 治疗的C3 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9 例)临床资料,其中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 28 例(支架组),T形钢板治疗 21 例(钢板组).术后以最后一次随访结果为准,对两组患者患侧尺偏角和掌倾角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同时对患侧腕关节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统计,并采用PRWE评分了解患肢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 收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 个月.支架组尺偏角(22.23°±1.36°)恢复情况优于钢板组(21.09°±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尺偏角度为(27.04°±2.58°),大于钢板组(25.24°±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PRWE评分为(17.21±4.78)分,钢板组为(20.71±5.58)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3 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尺偏角及尺偏功能的恢复,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满意度,且术中操作灵活,对粉碎程度较严重的病例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采用.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

    部署前军事人员复原力干预方案有效性的Meta分析

    孙占颖宋咪陈静茹甘雪洋...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部署前军事人员复原力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限为建库至 2023-08-30 发表的部署前军事人员复原力干预研究,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复原力干预方案有效性.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5.4 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9 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原力干预组军事人员心理弹性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MD=0.57,95%CI(0.46~0.67),P<0.01];并以干预方法为分组标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CBT干预方法的复原力干预组军事人员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MD=0.59,95%CI(0.35~0.83),P<0.01].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部署前复原力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军事人员复原力,有望在部队推广实施.

    复原力军事人员干预Meta分析

    康复机器人结合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唐迪王方王心刚李月...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机器人结合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 2022 年 4-12 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就诊的初发脑卒中患者 46 例(病程<3 个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3 人.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前,试验组采用动作观察疗法观看与上肢有关的日常生活动作和活动视频,之后患者想象自己利用患侧上肢完成这些动作;对照组观看英文字母、汉字、几何图形或没有动物及人的视频.治疗前、治疗 4 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MAS-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UE、MAS-UE、MB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UE、MAS-UE、MBI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后,试验组FMA-UE(P=0.039)、MAS-UE(P=0.027)、MBI(P=0.00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机器人结合动作观察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上肢康复机器人动作观察疗法上肢运动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非药物相关三酰甘油、尿酸异常的相关因素

    雷春璞刘龙范荣霞王兴河...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非药物相关三酰甘油(TG)、尿酸(UA)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02 至 2022-02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开展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的 96 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于筛选入组当日(D1)、D3、D5、D15、D43、D99 六个时点对受试者的血清TG、UA水平进行监测,分析以上指标异常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有42 例(43.75%)出现血清TG水平异常,有66 例(68.75%)出现血清UA水平异常,受试者在各监测时点血清TG、U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D3-D99 的血清TG水平均高于D1 水平,D5、D43、D99 的血清UA水平均高于D1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血清TG水平异常与D1 时点的血清TG水平和体质量指标(BMI)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受试者血清UA水平异常与D1 时点的血清UA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受试者D1 时点TG、BMI水平预测TG异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857 和 0.684(P<0.05),受试者D1 时点UA水平预测UA异常的AUCROC为 0.845(P<0.05).结论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发生非药物相关TG、UA异常的比例较高,其发生风险与基线TG、UA水平、受试者的肥胖程度等因素有关.

    Ⅰ期临床试验非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三酰甘油尿酸相关因素

    黑地雷方联合艾瑞昔布治疗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的疗效

    黄楠张军武永刚郭浩...
    121-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黑地雷方联合艾瑞昔布治疗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TIMP-1)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04 至 2023-04 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外二科就诊的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患者 63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瑞昔布片,n=31)和联合治疗组(黑地雷方+艾瑞昔布片,n=32),疗程 4 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加拿大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奎森膝关节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等判定,计算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取患者血清测定MMP-9、TIMP-1含量及MMP-9/TIMP-1比值,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 6 个月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0.6%,与对照组的 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 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及血清 MMP-9 含量、TIMP-1 含量、MMP-9/TIMP-1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膝关节 VAS 评分、WOMAC 评分、Lequesne指数及血清MMP-9含量、TIMP-1 含量、MMP-9/TIMP-1 比值均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4%,与对照组的 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内,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P<0.05).结论 黑地雷方联合艾瑞昔布可有效缓解风湿热痹型骨关节炎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可能与其调控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动态平衡有关.

    骨关节炎风湿热痹黑地雷方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鼻咽癌患者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罗晓华郑艺君王丽红林丹凤...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鼻咽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05 至 2022-04 联勤保障部队第 909 医院因置入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的 94 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2020-05 至 2021-04 的 46 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05 至 2022-04 的 48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涂联合 3M透明敷料行PICC换药,观察组采用喷涂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联合 3M透明敷料行PICC换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患者的自付费用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 周、第 2 周总有效率(95.83%,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91%,89.13%)(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0.43±0.52)d]、换药次数[(3.30±0.69)次]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18.15±0.33)d]、换药次数[(5.67±0.96)次](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71±0.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5.67±0.96)(P<0.05),两组患者在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及患者自付费用三方面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效果明显,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局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接触性皮炎治疗效果

    CT定量分析在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丁梦江李学任彭守春张玉华...
    130-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定量分析在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ASS-IL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 至 2022-06 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呼吸科收治的ASS-ILD患者临床资料 42 例.CT影像利用定量软件自动分析,计算出肺总容积(TLV)和平均肺衰减值(MLA),计算出不同区域的体积和重量,以及其占肺总容积的百分比,然后分析CT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PFT)参数的相关性,并对ASS-ILD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合并机化性肺炎(NSIP/OP)和机化性肺炎(OP)两种类型的CT定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500~-100 HU区域CT值呈正相关(r=0.58,P=0.048;r=0.79,P=0.01),FEV1/FVC与-950~-500 区域CT值呈负相关(r=-0.23,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P/OP组不良通气体积(Vfibrosis%)高于OP组(P=0.03),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低于OP组(P=0.01);OP组的过度通气体积(Vhyper%)和过度通气重量(Whyper%)较NSIP/OP组高(P<0.05);NSIP/OP组总肺平均衰竭值(MLAtotal)明显高于OP组(P<0.01).结论 HRCT定量分析指标与PFT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肺功能的评估,并对NSIP/OP和OP的类型判定有参考价值.

    抗合成酶综合征高分辨率CT定量分析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