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寻

    江洪明钟卓良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有的放矢,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一是强化一体化建设理念;二是明晰一体化建设目标;三是遵循一体化建设基本原则;四是实施一体化建设举措.

    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路径

    乡土情怀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施宇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情怀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软化"思政教育过程,还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本文在分析乡土情怀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剖析了二者融合面临的问题,并从"有温度""有活力""有系统"三个层面提出融合的实践策略,以期通过研究为乡土情怀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乡土情怀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策略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探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例

    师慧杰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是思政课厚重、鲜活、有温度的教学资源.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对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还是贯彻党教育方针的重要要求.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仍存在融入内容浅显、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缺乏情感传递、学生学习被动等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政治教材、加强情感传递、采用多元手段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有效融合.

    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民当家作主

    温州人精神融入地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李成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人精神是温州人走向世界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为浙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也为地方中学提供了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温州人精神蕴含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是温州地区中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温州地区的中学思政教育可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熏陶、实践教育等路径,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增强育人效果.

    温州人精神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探究

    刘艳娜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中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工匠精神为特色实施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的水平、提升中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培养国家新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思政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性、培养内容的一致性、教育阶段的适配性、教学资源的保障性为工匠精神融入中高职思政课程一体化改革提供了可能.

    工匠精神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

    基于学生成长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刘红梅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环节,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的育人使命与职责,直面困难与挑战,以学生成长为导向,创新路径与方法,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立场,多措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成长创新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许凯丽张科晓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互动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新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等方面.本文在分析其具体价值的基础上,从明确互动式教学的总体原则、创新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的实践路径.

    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实践路径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优化的多维思考

    徐宾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突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地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国家安全是实现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坚守国家安全这道防线对于保卫人民、保障繁荣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求,不仅要促进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要为思政教育体系的发展融入现实需要、注入时代活力.

    思政教育优化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的价值意蕴、基本内涵及实践路径

    渠彦超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首先要研究其在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价值意蕴;其次,要全面把握其基本内涵,挖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最后要系统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路径,提升专业素养以加强红色血脉赓续的师资力量、创新赓续方式以构筑红色血脉赓续的科学范式、用好红色资源以丰富红色血脉赓续的物质载体,为大学生加强党史知识学习、培育时代担当精神凝聚力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民族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必要坚持及推进路径

    周措卓玛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与无穷的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焕发出独特的价值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中要始终坚持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融入始终,同时需要加强整体统筹,实现协同发力;培养专业队伍,厚植文化底蕴;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