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年中国残障文学数据库建设研究

    国丽芸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中国残障文学数据库是在系统全面梳理百年中国残障文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建成的残障主题文学史料库.该数据库收录了"五四"文学以来的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残障文学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合理设计、系统建设,可为特殊教育教学、残障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残疾人文化发展策略、推动包括残障人群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百年中国残障文学文献梳理数据库建设

    追根溯源,去表还本——浅议将"图画书"更名为"图话书"

    孟宪华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画书是近年来儿童文学的热门种类之一,从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再到中国大陆的传播发展历程赋予了它众多的名称,这些名称交叠错综,带来了使用、研究和分类定位上的不便.本文分析了"图"和"画"地位变换,提出了"图话书"这一称谓,从内在特质、儿童属性、文学渊源等方面论述了"图话书"中"话"的重要性,为"图话书"称谓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图画书图话书

    元末明初胡奎隐逸心态探微

    吕亚蓓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末明初诗人胡奎的诗歌隐逸倾向突出,具体表现为追寻闲适生活、仰慕高人隐士、流露参禅抱道旨趣等三大主题.元末的战乱、明初的高压政治、友人的不幸遭遇以及隐逸风尚的盛行都对胡奎隐逸心态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奎诗歌中的隐逸想象正是他在乱世中寻求心理平衡时无意识的情感表露,为他开辟了相对适意的心灵空间,有助于平衡他现实中的仕隐矛盾心态.

    元末明初胡奎隐逸心态

    近代顾执中英语速记函授教育述略

    丁伟李齐亚李天赐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2年9月,顾执中在上海创办执中速记函授学校,专门讲授英语速记,开启中国近代英语速记函授教育之先河.他密切关注世界速记界的发展动态,及时把当时欧美国家最为先进的格式速记术引入到这所函授学校.顾执中还发明了一种适合国人学习心理及学习习惯的英语速记法,即英语不难速记术,并使用这套英语速记符号编写了一本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高质量函授讲义,有效提高了函授教学质量.顾执中为我国英语速记成人教育事业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顾执中英语速记函授教育述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演进及现实启示

    李宗思绮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握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图景,需要在回溯历史演变的脉络中追寻其演变逻辑.红色文化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坚定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本质之需、是凝聚奋勇前进力量的现实之需、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之需,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文化的传承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整合建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发展.分析中国共产党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演进,对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坚持人民立场,以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价值遵循;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传承红色传统与注入时代内涵的统筹兼顾;拓展世界眼光,实现红色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

    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传承历史演进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讨

    蒋玄李永伟莫天荣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域下需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用系统思维和协同思维将二者融合.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指导,二者相互支持,密切关联.为使二者有效融合,我们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思路,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协同推进.问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课程综合法是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具体方法.

    "大思政课"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

    杨学慧马方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虽然实施时间较短,但成效显著,当然也存在参与主体单一、教育内容单调、育人空间狭小、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三统一五融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课程化为中心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实践过程;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深化和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深化和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改革创新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

    冯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必然要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需要.当前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落后,课程思政改革制度不健全.从立德树人理念来看,高校需要充分发掘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改革制度.

    立德树人高校课程思政

    新形势下"五维联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刘杰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这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实现德育工作基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文章从新形势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通过以下几个路径进行了新形势下"五维联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即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环节的细化落实、依托政府与高校思政教育共发力、拓展校企协同发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掘家校联动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途径、利用社会实践加强思政教育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系统推进协同整合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新形势"五维联动"思政教育大学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文化资源与路径研究

    耿佳艺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中,能够赋予话语新的内涵,以富有哲学性和感染力的方式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道".本文在简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梳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文化资源脉络,并从以文化人、以文育才、以文寄情、以文提质四个层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