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白黎话亲属称谓

    黄思晓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白黎话亲属称谓具有以下特点:在音节方面,双音节词占优势地位,但保留着较多的单音节词;在语素方面,保留着最为核心的亲属称谓语素及保留了少量现代汉语较为少用或不用的语素;在构词方面,存在一种特殊的音变构词法;在语用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从他称谓现象.

    电白黎话亲属称谓音节语素语用

    《左传》"歌诗必类"发微

    熊子介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丰富的用《诗》材料.其中,晋平公所言"歌诗必类"蕴含着时人对使用《诗经》话语资源的原则性认识,其也是区别于"赋诗断章"的另一重要模式.从"歌诗必类"出发,分析《左传》《国语》所记载的礼仪用诗、赋诗与引诗等现象可以发现,春秋时人对《诗经》具有共通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其对《诗经》篇义的阐释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因素,而此发展中的阐释系统,或许也是战国及以后《诗序》类文本的知识基础.

    《左传》《诗序》"歌诗必类"系统性稳定性

    从汉代拟骚之作看屈原形象建构

    赵睿琪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楚辞学的兴起在屈原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屈原生平材料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拟骚的创作中夹杂了较多的汉代人主观成分,并因而建构起与屈作抒情主人公形象有所差异的屈原形象.在具体阐发过程中,拟骚对屈原赋作进行了有选择的沿用,并在具体词句的沿袭与更新上发挥了诗人的主体性,为拟骚中的屈原形象加入了新的因素.其中,黄老思想与儒家学说都展现出较大的影响力,使得汉代屈原形象建构拥有了更复杂多元的侧面.

    拟骚屈原汉代楚辞学

    元末竹枝词与民歌关系的探析

    薛一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人竹枝词发端于民歌"竹枝",自刘禹锡依民歌作《竹枝词》九首以来,历代文人在此文体上进行了诸多尝试,竹枝词与民歌的关系也由此更加复杂.元末至正年间,竹枝词的创作、传播均达到了一个高潮,其中重要的一个表现即各地的竹枝词唱和群体的形成.在元末繁荣的竹枝词作品创作中,元末独特社会背景下滋养的竹枝词逐渐回归了地方性,在创作的文人化和民歌的原生性之间达到了平衡,变得更加热情洋溢、率真淳朴.但就同一时期更具现实主义的民歌而言,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则更易受文人自身身份的影响,题材上更多偏向于爱情、民俗,存在即使是少数时政诗也更加保守,缺乏等同民歌的现实精神和批判力度的情况.

    元末竹枝词民歌

    近20年关于哈葛德"《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的研究综述

    刘思羽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翻译小说之《迦因小传》与《迦茵小传》的先后问世引发的公案不仅受到当时学界的广泛关注,还引发了后世对该问题的激烈争论.审视的角度也从双方文本内容叙述的差异性,扩展到"争论"背后可能蕴藏的内涵.本文通过总结近 20 年来学界对于《迦茵小传》两译本所引发争论的相关研究,创造性地将研究时区分为"研究的过去时"和"研究的现在时",以厘清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脉络,为后世研究者提供相关研究思路.

    《迦茵小传》林纾包笑天《佳因小传》

    时髦女郎重拾自我身份——《给我留下华尔兹》的女性主义叙事话语分析

    沈涓榕顾明生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我留下华尔兹》是美国女作家泽尔达·菲兹杰拉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其精美的女性主义叙述技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国南方时髦女郎的成长故事.它不同于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笔下时髦女郎的形象建构,既展现了泽尔达心中女性的理想形象,也表达了她对于处于父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的惋惜.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两个方面入手,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建构进行深层的分析,以期发掘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和自我身份探寻.

    《给我留下华尔兹》女性主义叙事学时髦女郎

    国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吴文杰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了总体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范式.国内对其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介绍性研究阶段和批判性研究阶段,学界考察了福克斯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的两大主题,即数字媒体批判和数字劳动批判,研究了福克斯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宏观层面.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跨学科色彩明显,成果丰富,但存在研究滞后、缺乏原创性见解、未形成总体性研究、具体批判主题并未完全展开等缺环,需要及时批判性追踪和研究福克斯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形成总体研究福克斯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成果.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资本主义数字劳动

    从大理市博物馆清代教育碑刻看清代大理教育

    沈伶燕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理地区的教育文化经过前代的经营,在清代得到较快发展.笔者对大理市博物馆的六块清代教育碑刻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碑刻所涵盖清代大理市兴建学校的原因、规模、教育资金的来源、官府对教育的态度等内容,由此对清代大理官学、书院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清代大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地方官师"政教合一"的意识,并评价其教育思想价值,旨在为清代教育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及当代教育提供历史镜鉴.

    清代大理教育碑刻

    "延安整风"影响下"鲁艺"文艺教育思想的转变

    陈威虎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整风运动对"鲁艺"的文艺教育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它使"鲁艺"的文艺教育思想由之前的"关门提高"走向了大众化、民族化,从而明确了无产阶级文艺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这一转变不仅满足了当时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因此,这一成功转变对"鲁艺"以及整个延安文艺界来说,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延安整风"在"鲁艺"的一大胜利.

    "鲁艺""延安整风"大众化民族化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崔所柱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观念的选择失之偏颇以及受社会多元信仰影响较为明显的现象与问题.新时代可以从理论阐释、情感共鸣以及知行统一等角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