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黄庆生

月刊

1009-6833

hqs@wlaqzzs.com

010-62765013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Journal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内指导性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暗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侦查对策

    苏志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暗网技术的发展,利用暗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日渐凸显,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我国的社会秩序带来了新的威胁,但其犯罪过程隐蔽性强、犯罪跨国化的特点导致了我国侦查机关在应对此类犯罪所面临案件线索难以获取、难以进行身份同一认定、犯罪资金流向查明难、犯罪嫌疑人跨境追捕难的困境。为此,我国侦查机关应通过加强暗网情报分析、加强暗网技术反制、全链条打击暗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黑灰产业,协同各方力量,应对该种犯罪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暗网犯罪网络性侵技术反制协同治理

    网络儿童色情制品犯罪侦防对策研究

    易善廷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儿童色情制品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也愈演愈烈,其借助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为侦查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在治理网络儿童色情制品犯罪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相关立法不健全,侦查手段落后和证据难以获取固定等。为了有效预防打击网络儿童色情制品犯罪和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在侦查方面,需要重视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取证技术等;在防范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和加强儿童性教育等。

    网络色情犯罪儿童色情制品技术侦查手段侦防对策

    网络暴力犯罪的侦查取证

    石丰硕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暴力犯罪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犯罪行为,其并非明确的刑法学概念,而是某一类犯罪行为的总称。网络暴力犯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和寻衅滋事等。网络暴力犯罪主要发生于网络空间,证据形式多为电子信息,侦查取证过程及证据标准与传统犯罪侦查大不相同。针对网络暴力犯罪,应规范网络暴力案件的管辖权分配与立案标准,对侦查取证的过程和证据采用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运用好先进技术并强化侦查机关之间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治理网络暴力犯罪。

    网络暴力电子证据侦查取证

    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及治理对策研究

    朱晓琛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数量高居不下,通过深入分析将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模式分为引流、对话、刷单、转账四个环节,概括出智能化、职业化、产业化以及隐蔽性强的犯罪特征,并结合犯罪学理论,分析出网络刷单返利类犯罪高发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全链条治理黑灰产、做好反诈宣传预防、结合大数据技术提高打击效果的治理对策。

    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治理对策网络诈骗

    网络洗钱犯罪侦查对策探析

    宋明非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洗钱犯罪呈现高发态势。网络洗钱犯罪受犯罪收益、网络技术、境外薄弱监管、黑灰产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网络洗钱犯罪还存在案件发现、证据收集、赃款追缴方面的难点。针对上述难点,侦查机关应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有效遏制网络洗钱犯罪。

    网络洗钱犯罪侦查对策

    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

    苏红娟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新发展阶段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出现的新的多样且复杂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其既能在网络空间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又能推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捍卫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同时梳理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内生动力、外在保障、技术支撑和协同共建四个角度,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者的自身建设,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向"高精尖"创新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正向引领,以此助力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流意识形态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