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财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财富
网络财富

王非

半月刊

1672-5441

wangluocfzz@163.com

010-51295984,62865030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91-103信箱

网络财富/Journal Internet Fortu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

    战惺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争相学习的内容,这就使教育者-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利用有限教学时间和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创新能力

    如何处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张峰
    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的认识师生关系可以增进理解,而错误的认识往往为师生间的交流设置障碍.因此,体育教师作为主导者,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和公正的评价,以此赢得学生的好感和认可.

    和谐师生关系态度

    利用多媒体辅导历史教学的点滴体会

    袁利瑞
    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就根据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试从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场景,陶冶学生情操等四个方面论述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历史教学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郑玉清栗成良
    110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糟粕批判

    李任夕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振聋发聩的,反思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思想,我们不禁感慨造成这种严重后果,我国思想上的糟粕是难辞其咎的,甚至在很多方面都阻碍和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及其创新思想,致使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落后于西方数个世纪,忍受百年之辱.本文肯定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浅析并批判了其中的糟粕,旨在清洗现时代残留的萎靡国人的糟粕,以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扬弃的继承和发展.

    伦理李约瑟难题

    从目的论视角看2010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

    吴丹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在世博宣传中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外宣资料,在翻译时一方面应考虑交际功能,另一方面还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播,实际上是在良好的交际效果与文化传播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翻译交际功能文化传播

    "天"与上帝

    马新龙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方的伦理基础就是宗教信仰,对于信仰的追求是人类灵魂的永恒追求,人类先天就有很强的宗教感,通过信仰找到相互交流和相处的准则,也只有信仰这种高级的形态才可以调节人类的活动,为人类的道德和伦理提供形而上的基础.不同的是中西方各有特色和自己的语言,所以就出现了"天"与上帝的差别.人都是有信仰的,因为信仰是灵魂永恒的追求,信仰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标准,也只有人才可能有信仰,因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虽然受到自然的制约,但是人贵有自由意志,可以进行道德选择,从而产生了道德责任. "天"与上帝是中西文明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天"与上帝守护着人们心中的正义感和善恶感.伦理和道德维护着人类交往的最起码的底线规则,是不能迫害的最低伦理,也是人信仰的一部分.对于信仰的危机,源自于对现实伦理道德的危机,人生活于其中的道德伦理规范,必须得到遵守,否则就是信仰危机.

    上帝伦理道德

    自恋、孤独与幻灭——对"布里尔小姐"的赏析

    左美丽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进行赏析,笔者围绕自恋、孤独和幻灭这三个主题,对小说的写作风格,写作技巧以及细节描写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凯瑟琳.受斯菲尔德自恋孤独幻灭

    对川北某高校女厕所文化的剖析

    李楠杜学元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川北某高校女厕所文化为调查对象,根据该校女厕所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归纳了其反映的恋爱问题、性问题、考试问题和对大学生活的认识问题四个方面,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性审视,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厕所文化大学生教育引导成长

    比较与对话

    杨燕丽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从问题意识,基本概念范畴离析与中西诗学比较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读了<比较诗学导论>这本书的一些基本看法.

    问题意识诗学阐释学中西对话古今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