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人民邮电出版社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双月刊

2096-109X

cjnis@bjxintong.com.cn

010-8105547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CSTPCD
查看更多>>《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信息安全领域的学术刊物,现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中文科技期刊。通过刊载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有突破的基础理论、创新性的关键技术、热点安全问题,以及与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交叉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充分展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向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前沿信息,开展多边的网络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为建设网络强国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视域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肖甫黄海平胡素君孙力娟...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安全态势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江苏省开设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本科类院校开展问卷调研,从布点规模、培养层次、课程体系等8个方面进行多维分析和比较研究,从政治保障、师资保障、社会保障、经费保障4个方面探索江苏省在“双一流”建设环境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双一流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社交网络中的社团隐私研究综述

    蒋忠元陈贤宇马建峰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团是社交网络的重要特征,社团检测技术的发展给网络用户带来隐私泄露的危险.如何保护敏感的社团信息不被泄露,保障用户与社团安全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社团保护技术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针对社交网络中的社团隐私或社团安全研究进展综述较少,不利于该研究方向的长远发展.因此,主要针对社团结构隐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比较,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社交网络社团检测社团隐私社团安全社团隐藏

    边缘计算开源平台综述

    顾笛儿卢华谢人超黄韬...
    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边缘计算(EC)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并从多视角讨论了边缘计算平台的设计要求;接着聚焦到4个典型的开源平台,并从应用领域、部署方式等方面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随后选取了两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分别针对它们的优势、搭建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最后对边缘计算平台之间的合作、安全、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边缘计算开源平台对比性研究应用案例

    基于可满足性无关项的硬件木马设计与检测

    武玲娟朱嘉诚唐时博谭静...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件木马是集成电路中隐含的恶意设计修改,被激活后可用于发起高效的底层攻击.由此,展示了一种新的利用可满足性无关项的轻量级高隐蔽性硬件木马安全威胁.该木马设计方法将轻量级木马设计隐藏于电路正常工作条件下无法覆盖到的可满足性无关项中,使插入木马后的电路设计与原始设计完全功能等价.攻击者只需利用简单的故障注入攻击手段即可激活木马.基于1024位RSA密码核的实验结果显示,所给出的木马设计能够逃避逻辑综合优化,通过故障注入攻击能够有效恢复RSA密码核的私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检测该高隐蔽性木马设计的防御手段.

    硬件安全硬件木马可满足性无关项故障注入木马检测

    用于硬件木马检测的电磁辐射分析方法研究

    唐永康胡星苏颋李少青...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全球化的发展,硬件木马已成为集成电路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目前能较好权衡检测成本与检测能力的侧信道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中,电磁辐射分析方法是研究热点之一.重点分析并验证电磁辐射分析方法对硬件木马的检测能力,并探究限制其检测性能的原因.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上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检测电磁辐射频率分布独特的硬件木马电路,但无法适用于电磁辐射频率分布复杂的硬件木马.

    检测能力评估电磁辐射硬件木马检测侧信道分析

    基于模型检测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研究

    张启智赵毅强高雅马浩诚...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件木马对原始电路的恶意篡改,已成为集成电路面临的核心安全威胁.为了保障集成电路的安全可信,研究人员提出了诸多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中,模型检测作为一种形式化验证方法,在设计阶段可有效检测出硬件木马.首先,阐述了模型检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流程;其次,介绍了基于模型检测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当前该技术所面临的瓶颈,并讨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硬件木马模型检测模型构建属性声明

    紧凑的Aigis-sig数字签名方案软硬件协同实现方法

    周朕何德彪罗敏李莉...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理想格构造的Aigis-sig数字签名方案具有实现效率高、签名长度短、抗量子攻击等优势.针对Aigis-sig方案,构造了一种改进的模乘计算元件,设计了一种基于快速数论变换(NTT)算法实现环上多项式运算的紧凑硬件架构;同时以此架构为基础,提出了Aigis-sig数字签名方案的FPGA软硬件协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在Xilinx Zynq-7000 SoC平台上,CPU频率和硬件频率分别设置为666.66 MHz和150 MHz时,该实现方案相较于纯软件实现,签名阶段和验签阶段分别取得约26%和17%的性能提升.

    后量子密码数字签名Aigis-sig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快速数论变换

    准静态场景下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密钥生成方法

    郝一诺金梁黄开枝肖帅芳...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物联网准静态场景中信道变化缓慢、密钥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的密钥生成方法.首先,利用RIS的捷变特性构造快速变化的信道;然后,基站(BS,base station)与合法用户通过信道估计、量化、信息协商等步骤从信道信息中提取对称密钥;最后,对相干时间内密钥生成和数据传输进行最优时间分配,实现最大传输速率的“一次一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密钥速率高于现有的中继辅助、随机信号流和随机数方法,并且随着RIS反射单元个数和相干时间内信道估计次数的增加,密钥速率有进一步的提高.

    物理层安全密钥生成智能超表面准静态场景

    基于电平转换器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设计

    韩丽娟钱蕾姚恩义娄鑫...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通用交叉耦合电平转换器的低开销新型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电路设计.该设计只需在传统电平转换电路中引入一个额外的开关晶体管,用来切换电平转换器的差分工作模式和共模工作模式,利用交叉耦合网络中两个PMOS晶体管由于开关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输出电压的不确定性,通过共模模式输出获取所必需的熵值.该电路采用标准65 nm CMOS工艺进行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PUF的唯一性为49.11%,接近理想值.在电压为1.0~1.5V内,可靠性可达96.09%,而在环境温度为-20~100℃内,可靠性可达95.31%.同时在高速吞吐率为20 Mbit/s时,每比特输出能耗仅为0.72pJ (1.2V,27℃).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工艺偏差电平转换器

    基于FPGA的新型强弱混合型PUF电路设计

    连佳娜汪鹏君李刚马雪娇...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通过提取芯片制造过程中无法避免引入的工艺偏差,可产生具有随机性、唯一性和防篡改特性的特征密钥.通过对PUF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新型强弱混合型PUF(SWPUF,strong and weak PUF)电路设计方案.该PUF可根据激励的汉明重量(HW,hamming weight)灵活地配置为强PUF和弱PUF两种拓扑结构,解决强/弱PUF分立实现的局限性.此外,利用异或去相关技术进一步优化输出密钥的统计特性.所提PUF采用Xilinx Artix-7 FPGA(28 nm工艺)实现,利用Malab结合MicroBlaze微控制器构建内建自测试平台(self-built test platform).实验结果表明,该PUF具有良好的随机性(96.98%)、唯一性(99.64%)和可靠性(常温常压下96.6%).逻辑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在HW较小的情况下所提SWPUF比传统的Arbiter-PUF具有更好的抗攻击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如密钥存储(针对弱PUF)和设备认证(针对强PUF).

    强弱混合型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