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损检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

耿荣生

月刊

1000-6656

ndt@mat-test.com

021-65556775-225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无损检测/Journ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应用类技术刊物,全国无损检测学学会刊,学会对外交流指定用刊,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为国内无损检测领域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USIC算法特征值损伤因子的板状结构损伤程度评估

    阎石朱瑞峰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在板状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MUSIC算法特征值的损伤因子,为基于MUSIC算法的板状结构损伤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损伤程度评估理论.首先利用MUSIC算法计算的高精度特征值和Lamb波损伤散射信号幅值的相关性,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不同程度的损伤,将板状结构中的损伤成像定位之后,根据散射信号将结构损伤程度转化为特征值变化量,根据特征值计算损伤因子,建立损伤评估模型预测损伤程度,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激励频率下,特征值损伤因子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呈现出线性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损伤程度;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一定损伤程度内能够有效地反映结构损伤程度.

    MUSIC算法特征值损伤因子有限元损伤程度

    复合型管道焊缝渗透检测机器人系统设计

    李彰吴学洲李宜全聂勇...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代替人工实施管道焊缝检测,设计了一套复合型管道焊缝渗透检测机器人,对机器人的系统组成等进行了介绍.为验证机械臂具备实施自动渗透检测的灵活性,建立了 7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擦拭和喷涂工艺进行了圆弧轨迹规划,然后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了工艺实现能力验证.最后,通过机械臂规划与控制,实现了复合管道焊缝的机器人检测,并通过渗透工艺的灵敏度测试,验证了该机器人系统实施渗透检测工艺的可行性.

    复合机器人渗透检测复合工具设计轨迹规划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支管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项小强赵岩聂向晖王长江...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开发了一套支管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了包含ACFM探头和便携式机箱的硬件检测系统,针对检测信号的特点开发了信号平滑滤波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并基于LabVIEW平台编写了集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信号显示为一体的检测软件,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交流电磁场支管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并采用该系统对Q345材料角焊缝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交流电磁场缺陷检测系统能实现支管角焊缝表面缺陷信号的有效降噪和准确识别.

    交流电磁场检测支管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探头平滑滤波

    复合材料气瓶缠绕层的内部缺陷检测

    胡昆夏莉张松松张耕...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气瓶具备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与疲劳性能好等优势,但目前针对复合材料气瓶检验的国家标准主要以宏观检查为主,内外表面缺陷以及缠绕层的内部缺陷难以检出.分析了内部缺陷对复合材料气瓶的影响,对比并分析了 3种缠绕层内部缺陷的检验方法,以期为复合材料气瓶的定期检验提供一定参考.

    复合材料气瓶缠绕层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机器学习在金属磁记忆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王慧鹏李海航石家龙董丽虹...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MMMT)能够检测以应力集中为代表的早期损伤,在铁磁性构件损伤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金属磁记忆检测信号十分微弱并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在实际检测时容易出现漏检或误检.机器学习方法对信号数据集特征分析具有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能力,较适合金属磁记忆检测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对机器学习技术在金属磁记忆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金属磁记忆信号传统特征提取方法的特点,分析了机器学习在金属磁记忆检测中的特征提取、定量识别及剩余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机器学习在金属磁记忆检测领域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属磁记忆检测机器学习特征提取定量识别寿命预测

    航空复杂构件X射线DR成像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敖波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培养高素质数字化射线检测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为解决X射线DR成像检测复杂性高、设备台套数少、课内学时不足等问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面向航空复杂构件的X射线DR成像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基础-应用-提高的3层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通过开发综合性实验内容、多样化实验教学方法、检测过程性评价等内容,有力支撑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强化训练实效.

    射线数字成像虚拟仿真实验航空构件图像评定

    不忘初心,致力于打造卓越民族品牌——访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先生

    朱绍华
    101-105页

    同心共"超"越,聚"声"谱新篇——2024年智能化超声相控阵检测及先进超声传感器技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朱艳萍
    106-108页